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丽格海棠叶片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丽格海棠(Begonia elatior hybrids)的叶片组织进行培养研究,认为丽格海棠组织培养最佳配方:诱导培养基,1/2MS+6-BA0.5mg.L-1+NAA0.2mg.L-1;增殖培养基,MS+6-BA 0.2mg.L-1+NAA 0.1mg.L-1;生不定根培养基,1/2MS+IBA 0.2mg.L-1.  相似文献   

2.
以丽格海棠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接种模式和培养方式对丽格海棠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格海棠叶片诱导分化培养时,叶片反放的接种模式优于叶片正放;丽格海棠丛生芽增殖培养时,液体培养,尤其是丛生芽前期增殖时采用液体旋转培养效果优于固体培养.此结果对丽格海棠组培快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初步探讨了采用16S rDNA片段鉴定鳗鲡病原菌的方法.根据已知细菌16S rDNA序列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PCR法扩增16株已鉴定的鳗鲡病原菌的16S rDNA片段,测序分析后,通过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检索,并构建相应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6株鳗鲡病原菌均扩增到了400 bp左右的基因片段,其中14株菌的16S rDNA片段序列与网上已发表的同属菌株的同源性为100%,其余2株为99%;8株病原菌被鉴定到种,分别属于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其余8株被鉴定到属,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属;鉴定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在属的分类单元上的符合程度高达82%.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对重庆市璧山县大路渔场大规模发生败血症的患病黄颡鱼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首先把从患病黄颡鱼脾脏中分离获得的优势菌(命名为YC-1)人工感染健康黄颡鱼,该鱼患病症状表现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再从人工感染鱼脾脏中分离病原菌,再次感染健康黄颡鱼,其症状仍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因此确认分离菌株YC-1为黄颡鱼"败血症"的致病菌.根据菌株形态学特点、生理生化指标和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其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患病黄颡鱼肝组织严重坏死,肝细胞排列紊乱;脾脏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核膨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囊腔间隙增大.  相似文献   

5.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简称Xcc)8004菌株的一个转座子插入突变体186807,其Tn5gusA5插入位点位于一个推测的双组分调控系统的感受蛋白基因XC2229中.该突变体对寄主植物满身红萝卜的致病力显著降低.为了进一步证实XC2229基因与该菌致病力之间的相关性,本工作构建了该基因的缺失突变体DM2229.DM2229与186B07在寄主上的致病力基本一致,均显著低于野生型Xcc 8004.生化及表型检测结果表明,DM2229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产量降低,细胞运动能力减弱.用带有完整XC2229基因的pLALR6互补DM2229,互补菌株CDM2229在EPS合成、细胞运动能力以及致病力方面与野生型Xcc 8004基本一致.这些实验结果表明,XC2229是一个与EPS合成、细菌运动相关的基因.推测该基因通过调控EPS的生成和运动能力而影响Xcc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6-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o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而侵染果实的病原菌可能还包括果斑菌(Acidororax.arenae subsp citrulli)。  相似文献   

7.
甜叶菊斑枯病生物防治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甜叶菊根部土壤中分离到放线菌A01和A64两个菌株,生长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抑菌效果好,为高效拮抗菌株.两个拮抗菌株的拮抗活性能稳定遗传.初步鉴定两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crnyces Waksman and Htenrici),A01为黄色类群的一个种,A64为蓝色类群的一个种,种名未定.喷施抗生菌剂,可有效降低斑枯病病情指数,平均防效为56.3%.A01和A64混合构成的抗生菌剂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两个菌剂单用,差异达到显水平.抗生菌剂可显提高甜叶菊叶片产量,平均增产18.7%,尤其在连作小区,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细条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oc)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为了探明水稻对细条病的应答机制,我们应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研究了水稻品种明恢63在水稻细条病病菌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全蛋白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以及分析归类.共鉴定出17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和10种表达下调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细条病侵染的信号识别及防卫应答,其中包括信号转导类蛋白、防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蛋白等.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磐安地区发生叶枯症状的杭白菊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病原菌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致病性测定后显示该菌能引起杭白菊枯叶和叶边缘萎缩等症状,与田间观察到的症状一致,符合科赫氏法则,这是目前国内外首次报道的一种新病害。  相似文献   

10.
1988~1990年从石河子辣椒病叶上分离到17个菌株,经形态学特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等测定,确定这17个菌株为油菜黄单胞菌疱斑致病变种即Xanthomonascampestrispv.vesicatoria(Doidge)Dowson。选用5种药剂分10个浓度,经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药剂喷洒试验,其中以硫酸链霉素和C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对鳖黑斑病的病原分离、人工感染、生理生化、药物敏感试验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确定该病的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该病的治疗宜采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氟嗪酸等。  相似文献   

12.
研究含多个抗性基因的聚合品种和单个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对云南省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抗性差异.基因聚合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抗性达到高抗至免疫水平,病斑长度比单基因品系明显缩短,表明聚合抗病基因提高了水稻品种的抗性.单个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对这些菌株的抗性均不高,对我省生产中的主要白叶枯病菌株多表现为中感;这一研究结果为培育具有持久抗性的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它在实践应用方面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瓜尔豆细菌性疫病是新疆新发现的一种病害,本文对4份瓜尔豆种子根据症状分为无症状型(占总调查种子数36.55%)、中间型(占总调查种子数51.94%)和严重变色型(占总调查种子数11.51%)三类,不同类型种子的室内发芽率、带菌率和出苗率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变色型种子发芽率最低,为31.11%;中间型和无症状型种子的发芽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7.78%和63.33%;在室内培养基上进行种子带菌率检测,结果表明,严重变色型种子的带菌率最高,为51.11%,中间型和无症状型的带菌率为31.11%和24.44%。在水琼脂上严重变色型种子的出苗率为42.00%;无症状种子和中间型的出苗率分别为71.67%和90.00%。盆栽幼苗出苗和发病实验结果显示,无症状种子的出苗率为83.33%,而严重变色种子的出苗率仅为40.00%;不同类型种子的带菌率存在明显差异,无症状种子的带菌率为59.18%,而严重变色种子的带菌率为84.38%,远高出无症状种子的发病率;表明种子严重变色(或带菌率较高)都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继而造成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的降低。人工接种寄主范围测定结果显示,瓜尔豆细菌性疫病还可以感染、大豆(Glycine max)、豇豆(Vigna unguiculata)、绿豆(Vigna radiata)和芸豆(Phaseolus coccineus L.var.albonanus Baile)等豆科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