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迁,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趋势,公共利益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提出从研究政治哲学史上关于公共利益问题研究成果、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角度研究公共利益问题,及跨学科研究公共利益问题三条思维进路来分析研究公共利益问题,寻求对公共利益问题研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共同调整。一旦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需要代表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专门国家机关通过公诉手段救济。完整的公诉权应当包含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和行政公诉权。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应然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人,由检察机关掌握刑事、民事、行政公诉权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网络参政是指政治主体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自身利益,以网络为主要依靠平台去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公民利用网络参政议政不同于传统的参政议政,它有自己的内涵、起源、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围观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为大学学术卓越发展提出了全新需求,亟待全面提升大学学术卓越能力。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型国家,瑞士拥有世界最密集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瑞士联邦政府依循“教育-研究-创新”的“知识三角”生态逻辑,通过“知识三角”组织主体协同、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多渠道资助机制融合、多元平台聚合,有效推动大学学术卓越发展,进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构建‘知识三角’生态系统”“多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多维协同创新”是瑞士联邦政府推动大学学术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益格局一元化,个人利益囊括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中,没有离开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单独存在的个人利益,在此条件下,任何个人的独立利益诉求被视为"非法".市场化改革之后,利益分化,私人利益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并受到认可、尊重和保护,私人利益的实现非常活跃.公共利益作为私人利益交互实现的产物,私人利益实现的活跃则造成了大量公共利益问题的凸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公民意识日益觉醒,传统的公共利益至上的观点引起了人们更多人们的思考:国家、集体的利益并不是无条件地存在,个人也取得了自身的合理利益和合理空间。总之,公共利益并不必然优于私人利益,公共利益的合法性系于以下四个维度:公共利益的来源、公共利益的界定、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的程序正义以及补偿机制。本文正是以城市拆迁为例,从以上四个维度系统论述公共利益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王玉华 《科技信息》2007,(23):265-266
本文就公益诉讼、公益诉讼主体及构建公益诉讼制度意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广泛保护。其次,有利于维护正当社会秩序。再次,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后,公益诉讼制度具有预防的功能。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极为有效的司法途径,这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经验,因此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为适应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完善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事公诉制度源于西方国家的国王代理人或皇家律师演变而成的检察制度,它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层面干预民事诉讼,享有提起民事诉讼并出庭支持诉讼的权力。我国应当借鉴这种制度,在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域限范围内构建具有符合本土化和现代化的民事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9.
公共管理     
蓝志勇 《科学观察》2019,14(4):53-56
<正>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公共管理学科是以公共利益、公共价值为导向,研究如何设计和运用公共组织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调节社会收入、协调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目标是寻求弘扬和捍卫公共利益、协调人类合作、追求人的发展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公共管理的实践目标是设计和运行高效能的国家治理体系。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公开是对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的一种行政行为。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在我国受传统行政方式及思想的影响,个别行政主体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例外的现象;在公开还是不公开信息的利益博弈中,公共利益成为关键的平衡器。从安全监管信息公开的法律位阶、与公民知情权的关系以及自由裁量权的角度分析,那些公开的信息,其背后的公共利益往往与知情权、民主政治、公众参与等价值相关;而不公开的信息,其背后的公共利益则更多考虑公共安全与社会利益。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公共利益的两面性的存在,加大了安监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中利益衡量的复杂程度。安监部门决定某一信息是否公开,不仅需要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还需要在合法与合理中体现出政府部门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及执法的智慧与自信。  相似文献   

11.
"强势国家观"是社群主义者根据西方社会的变迁与时俱进地建构起的国家观。其中,新集体主义、积极的集体权利和时代吁求分别是其得以建构的哲学基础、政治基点和现实基础。在此国家观下,社群价值、集体权利、公共利益优先、国家积极作为等成为当时代的又一话语体系和价值导向。这一国家观的提出为当时代的西方社会提供了国家政权建设的又一选择路径,弥补了新自由主义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合法化危机,从而成为可与新自由主义相抗衡的政治思潮。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宪法文本出发,通过对“公共利益”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试图对何为“公共利益”以及如何衡量“公共利益”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13.
张小蔓 《广东科技》2008,(6):182-183
工程建设监理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业主合法权益等方面日益显现它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工作是围绕着利益问题进行的,城市规划成为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的一种工具,城市规划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本文在对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进行简要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对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伦理巨著。这部著作全面制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形成,与唯物史观的成熟相一致,该书还阐发了成熟而深刻的伦理道德思想。从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道德产生和发展的根据、单个的个人利益和特殊的阶级利益与普遍的社会公共利益、批判功利论与享乐哲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Agent的主观世界理论框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认知科学更多地被运用到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当中.基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立Agent主观世界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的最根本宗旨是保护社会总体公共利益,它通过对社会利益同个人利益间的不协调关系的调和,在"以个体为最基础,以社会为最优先"的价值思想引导下,把私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同整体社会利益的达成有机结合。反应到企业社会责任当中,即强调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承担对社会所具有的责任,这也是经济法同企业社会责任联系的最好纽带。  相似文献   

18.
公益诉讼缘起于古罗马法,在二十世纪取得重大发展,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各国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公益诉讼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确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告主体资格,建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公共利益”是政治学和公共行政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争议较大、令人困惑的范畴。本文试对学术界关于公共利益的定义、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关系等有关问题的争论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邵帅 《科技信息》2012,(21):125+146-125,146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我国的村级治理必须要在遵守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以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为主导,同时兼顾各边缘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个农村利益相关者应共同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和调控,以达到村域公共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对村庄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