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发展科技术语是国家进行科技、文化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是选择术语民族化还是国际化,抑或二者兼容,是中文术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现代汉语语词的特点,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日本式的音译术语的道路。实行民族化和国际化兼容的“科技双术语”,是当前行之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础科学》2001,(3):29-32
基础研究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重大成果少、创新不够、分散重复、年轻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新技术先导和源泉的基础研究的发展将更为重要.面向新世纪,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科技实力,针对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后不久,国家科技部又举行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这是国家在倡导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同时,对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石和先导的基础研究的一次新的推动。上海这几年在贯彻“科教兴国”、“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中,在把主要力量集中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一直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础科学》2001,(10):39-45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新技术先导和源泉的基础研究的发展将更为重要.面向新世纪,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基础研究水平,落实科教兴豫战略,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科技实力,为此,特制定河南省基础研究"十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基础研究"十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研究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我省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总体战略和部署,根据“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全省长远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基础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多年资助工作的基础与经验,透选并实施“十五”优先资助领域,推动我省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实现我省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人才资源,制定本计划。  相似文献   

6.
经济竞争力的焦点是科技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是兴国的根本途径,发展经济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阶段的根本任务. 根据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增强竞争力的角度,探讨了经济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并对科技竞争的能力建设问题提出了看法.分析认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关键环节是效益、市场、信誉、服务和新一轮国际分工的定位.每一个环节都与科技水平和实力相关联,科技竞争力是经济竞争力的基础.文章提出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是能力与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指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要走中国特色道路;科技转化能力严重缺位现象要抓紧弥补;创新环境建设的基础地位要受到重视. 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环境问题,文章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出了看法,即整合、共亨、提高三方面的任务都很重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我国宏观层面科技体制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全国科技大会明确要求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前科技进步、科技合作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与经济日益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科技合作已从单纯的技术合作进而深入到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也已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力量.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在云南昆明建立定期定址举办的“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发展”主题,建立一个创新性科技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东盟各国间的科技合作交流,发挥科技引领市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对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特别是促进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和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获得更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的建立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竞争尤其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科技日益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竞争的焦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世界新一轮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东盟区域急需通过科技合作来提升区域创新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分析与发展报告——管理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84年,根据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薄弱、力量分散,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难以有大幅度增加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探索适合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新体制,由原国家计委牵头,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定位,研究方向在战略上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研究成果、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改革、创…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2月25日发布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制订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是由实体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具有地缘性、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性、包容性、多样性、集聚性、大众性等特点。伴随休闲时代的即将到采,城市发展在注重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的同时。必须对城市文化的人文性要素予以更多的重视;必须坚持地缘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大众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吴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2):23-26,58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和“语言作为存在的家”,二者都以语言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但究其实质还是有所不同。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解决认识支点问题的必然选择,这是寻求认识客观性的必然结果。然而,这种符号系统的精致分析,无疑容易踏上语言的迷途,而惟有将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对之进行形而上的审视,才能使语言还乡。  相似文献   

13.
风险观念视野下的科技观立足于对“技术公害”等现实问题的反思,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复杂矛盾。这对于我们超越传统科技观,富于启发意义。但这种科技观的后现代主义消极立场,决定了其诸多的局限性。本文意在表明,我们应当把化解风险危机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作为新型科学技术发展的契机,切实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中后期,作为与阳明心学并存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影响了一大批学者做学问的理路。他们逐渐以"实用"为指向,以面向生产、生活为研究旨趣,总结扬弃以往实践经验、设计开发新型实用技术,直接促成了明朝技术科学的大发展。其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样一股"实用"之风,是经济、政治、社会、中西汇通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产物。我们从明代此阶段技术科学兴衰发展的因果分析中,可以尝试着找到回应"李约瑟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大气层以外空间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此领域的某些术语一直不统一,例如常见的“空间”、“太空”、“外空”等等,成为一些比较混乱的多学科常用词,给大家带来很多困扰,使用时无所适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认为应当适时地解决这个问题(包括相关的重要词)。本刊特辟专栏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书面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组织专门的研审会,力争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统一的意见。此项工作得到许多专家热情的支持,在此谨向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这里我们先选登一部分稿件。欢迎读者来稿发表新的意见,以便科学地、民主地、全面地研究,做好定名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近45年的历程,参与这一事业的人们,对中国航天所经历的事与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于航天等名词的理解和认识同样有异同。尤其是中国航天这个行业比俄、美及欧洲一些国家起步晚,涉及航天行业一些事与物的名词,由外文引进译出也是自然的。由于译者的知识、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同一外文的译法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又没有合适的机会组织各方面的人员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所以现在对同一事与物出现的“叫法”未能统一。由此造成出版书刊混乱,在国际交流中也带来诸多不便。时至今日,应该将这些名词的统一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制订一个计划,按照民主与科学的原则,逐步达到统一。在此仅就个人了解的一些情况及见解一并述及,同有关人员商榷。一、《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的主要情况20世纪80年代初,在编订《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时对“航天”这类名词就存在分歧,几经研究,采用了通融、通用的说法,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弥补了当时的争论和分歧。例如:航天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在航天这一条目中还写到:“有人把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在该书中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的条目中也指出:“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在《航空航天》卷的开篇中也写到:“随着航天飞机和其他新型空间运输系统的使用,空间组装和检修技术的成熟,人类将有可能在太空建造各种大型空间系统。在近地空间建立起永久性航天站、太阳能电站和空间工厂,甚至可能建立空间城市和开展空间旅游,太空将成为人类频繁往来的新场所。”总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对航天、太空、空间、宇航等名词采用相容的办法,对航天、航天学、宇宙航行、星际航行、航天工程、空间技术等,都作了专门的诠释。但也可以看出,对“航天”、“太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将“宇宙航行”和“空间技术”都统一到了“航天”和“航天工程”的条目之中。二、钱老(学森)的有关论述及历史情况钱老当年提出“航空是航空气,航天是航天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世界上热门的说法是星际航行或宇宙航行(似乎是日语译过来的);英国还设立了星际航行学会,还有《星际航行》杂志;美国最初是火箭(推进)协会,后来是Astronautical学会。中国科学院60年代曾组织过星际航行座谈会。1979年成立宇航学会时,钱老没有参与,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和坚持,所以按照最远阔的思想,取名为宇航学会。后来,钱老将“航天”界定为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把“宇航”,即在宇宙航行界定为在太阳系外的航行。三、分歧出在“航天”和“空间”两个词;“航天”的含义已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空间一词出自于space。在Webster词典中释space,第5条:The region beyond the earth atmosphere or beyond the solar system(地球大气层外或太阳系外的区域)。在1979年修订版的《辞源》中对“宇”和“宇宙”有相类似的解释。《淮南子·齐俗》:“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天”的释语中,天是地面的上空,与“地”相对,“天空”——无际空阔,“天穹”——天空高远。“空间”一词的释义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由此看来,space一词译为空间容易和物理的空间相混淆,显得不够确切,译成外层空间倒还好些。对这些名词如何使用,我的意见是将名词的含义,指的是何事何物搞清楚。遇到外文只要词能达意即可,不必拘泥于哪个英文必须对哪个汉字。时间久了,自然会统一的。正是由于将space直译成空间,1968年成立的从事卫星等研制工作的新研究院取名为“空间技术研究院”(后为七机部五院)。1978年,为了便于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建议英文的名称为: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简称CAST。现在习惯上将卫星、飞船涉及的技术,包括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如通信载荷、遥感等涉及的技术统称“空间技术”。如果按专业技术分工讲,空间技术称为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或卫星平台更符合实际。而通信、遥感、摄像技术是卫星的有效载荷,属于其他的技术领域。1982年,第七机械工业部改为航天工业部之后,“航天”这个词使用得越来越普遍,现在航天已包括我国所有导弹、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测控、发射场及各协作单位的工作、任务和产品。尔后,航天政策、航天规划、航天队伍、国家航天局等复合名词接踵而至,全国上下很容易理解航天所指的内容。“航天”是动宾结构的名词,“空间”是位置范围的名词,用“航天”可以取代大多数“空间”这个词,如当前所指空间技术,就可以由航天技术覆盖。又如航天医学比空间医学更反映实际,因为要研究发射时和下降时人对过载的承受能力,而空间医学则不能反映这方面的问题。至于shuttle译成“航天飞机”时,并不确切,实质上是火箭飞机,外形像飞机,内部是火箭。等到spaceplane研制时,只好译成空天飞机,很勉强。如理解带翼的飞行器,包括用火箭动力、用火箭-吸气式复合动力、核动力和其他动力,只要是在外层空间飞行的,统称为“航天飞机”,可能更合适些。当然有的复合名词为其他学科所惯用,如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等,这些位置特征显著的词不必强求用航天代替。四、“太空”这个词是好词,比“空间”更能描述大气层外的空域“太空”的释义是极高的天空。当年台湾先将space译成太空,后来我们没有采用。现在看来,我赞成用“太空”描述大气层外的空域,比“空间”更合适、更准确,比“天”、比“宇”、比“空间”更形象。总之,我建议将航天作为我们这一行业与技术领域的基本词,能用航天取代的都用航天取代;宇航(航宇)、太空这两个词及由此衍生的复合词,视需要给予保留,如太空工厂、太空站等;不再使用“空间”这个词;有些专用名词,如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等,人们都已习惯,不再改动;空间这个词基本被“航天”和“太空”两个词取代,个别由空间衍生出的复合名词,特别是有些机构已长期使用,可作为专用名词保留,如空间法、外空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工业主体和受众研究是文化工业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中心环节。在此问题上,形成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消极受众"说和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积极受众"说的对立。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化工业兴起背景下受众主体特征的考察,从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相比较的视角,得出文化工业下受众实质的定位,指明文化工业对受众造成的双重影响及在二者的博弈中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7.
抓住西部大开发大好机遇,加速西部信息化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在知识与信息的经济、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时代背影下,我国西部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尽快取得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首先应该把加快信息化发展进程作为第一重要的,也是第一关键的战略目标。在分析了影响西部信息化发展速度的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速西部未来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对策性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把知识创新看作是创新信息的运动过程,从创新信息的概念及其时代特征的分析入手,对创新信息的运动机制、运动方式及运动模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工程风险是指影响工程活动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工程风险的原因存在于对工程风险的认知,对工程主客体的判断,工程主体的工程思维,工程活动中的自然、政治、经济、技术因素,以及工程风险管理方法之中。工程风险的规避机制包括经济、法律、管理、伦理等机制,伦理机制尤为重要。规避工程风险的伦理机制应综合多种伦理原则,建立起一种涵盖工程师个人、工程共同体和整个社会的应对工程风险的伦理。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20世纪数理逻辑的面貌,并展望了21世纪或者21世纪早期数理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