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发酵乳制品中杂菌变化、感官品质变化、理化品质变化以及有益乳酸菌活性变化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发酵乳制品变质的微生物学原理及控制研究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是以乳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细菌的总称,主要有连球菌属、足球菌属、明串球菌属、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几个属。人类对乳酸菌的应用虽已有很久的历史,但真正从科学上认识乳酸菌的作用则是本世纪初的事。乳品经乳酸菌发酵后,不但可提高营养价值,而且还能获得较好的风味。当今,风靡全球的健康食品中,发酵乳制品已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研究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对食品中常见微生物,包括黑曲霉、青霉、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在高浓度时对几种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明显,抑菌效果随作用时间增加,含有的抑菌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新型抗菌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在食品及食品发酵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以乳酸菌发酵酸浆作为凝固剂的酸浆豆腐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酸浆豆腐发酵过程中以乳酸菌为优势菌,在酸浆豆腐点浆时,需在75℃以上高温下进行。普通乳酸菌无法耐受此温度且大量失活,影响产品的后熟。为了开发耐高温乳酸菌,以课题组从云南建水豆腐酸浆中分离的菌株为出发菌,通过紫外诱变的方式,温度梯度筛选获得4株耐高温产酸性能好的菌株。诱变获得4株菌均可在75℃耐高温30 min并保持较好的活性和产酸效果。研究所得突变菌株相比原始菌株均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产酸性。其中HCUL 1.1801-1912Z活性最强、产酸能力最好,为4株菌中最优菌株,将该菌株用于发酵生产酸浆豆腐,将显著提高乳酸菌在豆腐中的活性和豆腐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的细菌素及乳链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酵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酸菌的细菌素是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其中 乳链菌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无毒的天然食品防腐剂,评述了乳酸菌素的分类剂乳链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20,(3):34-35
正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顾青领衔的"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筛选及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顾青教授团队历时10余年,针对中国人群营养健康特征开展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筛选,突破了高活性乳酸菌菌剂制备和稳定化生产工艺等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建立的动物模型和人体外肠道菌群模拟系统结合的功能解析体系,以及阐明的乳酸菌的特定功能,突破了功能性发酵乳制品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从而为实现从菌剂到发酵乳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利用SYTO?24与PI双染色对发酵乳制品即发酵乳饮料和发酵乳中的乳酸菌进行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用现行国标中推荐的平板计数法检测得到的结果相比较,两者对发酵乳饮料和发酵乳中乳酸菌的计数结果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 9014;和0. 9653,都符合较好.而且FCM稳定性更好,活性细菌的变异率为3. 46%,非活性细菌的变异率为3. 56%;检测速度更快,单样品检测时间不超过10 min;灵敏度更高(10~3AFU·mL~(-1)) FCM在需要快速放行的液体产品检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酸化食品的种类较多,以牛乳为原料有酸牛奶、酸奶油、酸奶粉、乳酸菌饮料和干酪等。以蔬菜为原料有泡菜(酸菜)、酸黄瓜等。还有以糖化淀粉乳酸发酵成的乳酸饮料等。这些食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是由乳酸菌利用糖类物质生长繁殖,使糖转化成乳酸,因此统称为乳酸菌酸化食品。乳酸菌酸化食品,不仅有其独特的爽口型风味,而且还有独到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如大部分乳酸菌能利用人体内的糖类物质转化为乳酸,使PH值下降,从而抑制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发酵乳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乳酸菌发酵乳的营养成份、生理功能及其机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比较了乳酸菌种(类)型及其产物特点、生理功能方面的实验过程,为更好地开发发酵乳、乳酸菌饮料作为保健食品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食源性乳酸菌抗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病原菌耐药性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乳酸菌在食品发酵、饲料青贮等领域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是公认的安全性菌株。但是研究发现,有些乳酸菌具有抗药性,根据抗药因子的可转移性,乳酸菌的抗药性可分为固有抗药性和外获抗药性。外获抗药性多由接合质粒或转座因子编码,这些抗药基因随发酵食品或益生菌剂进入肠道,是否与肠道共生菌或病原菌进行传递进而对机体带来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食源性乳酸菌抗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检测方法以及可能的抗药基因水平转移方式进行综述,以便对食源性乳酸菌的抗药性有一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1.
曾用海藻酸钠、琼脂,聚丙烯酰胺、中空纤维等载体对固定化乳酸菌进行发酵产酸的研究,但都存在着载体强度低,操作稳定性差或载体价格高等不足。我们用市售卡拉胶和廉价易得的木质刨花制备了两种固定化乳酸菌,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卡拉胶,刨花及固定化乳酸菌的状态,半连续发酵产酸表明两种固定化乳酸菌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2.
酸乳是一种传统的保健饮料。活的乳酸菌在肠道内能合成人体必需的VB_2、VE、叶酸等多种营养物质,牛乳经乳酸发酵后其营养价值得到提高,具有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和抑制肿瘤作用。而螺旋藻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功能食品,被誉为“人类最理想食品”。本文试图将这两种食品优化组合成一种营养价值更高的新型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3.
胡柚汁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可以有效降低其苦味。探讨了胡柚汁乳酸菌发酵脱苦工艺,结果发现热处理温度为90℃,处理时间为5min,发酵初始pH值约为5.0,发酵温度为32℃,发酵中止时间为48h,复合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琼脂比例为1∶1)的加入量为0.40%较好。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得到橙黄色的胡柚汁产品,具有发酵胡柚汁的清香,口感细腻,苦感和酸味适中。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快捷地掌握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KRH-BI0300型发酵罐控制系统、细胞密度监测系统、SHP8400PM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生物传感分析仪等多种发酵过程分析检测手段,对乳酸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细胞数、尾气成分、葡萄糖及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应用多种现代化分析检测手段可以快速、精确地掌握乳酸菌发酵过程参数变化情况。该研究为乳酸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及规模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进行了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发酵实验,乳酸菌饮料小试生产,选择了最佳发酵条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与高温发酵酸乳相比,嗜温乳酸菌与霉菌联合发酵酸乳有更丰富的风味物质,且嗜温发酵酸乳粘稠、细腻,香气浓郁、纯正,酸甜适口.采用编号为3-7和3-9的嗜温乳酸菌与1株产香白地霉联合发酵生产酸乳,通过混料试验设计,得到酸乳发酵剂的优化菌种体积配比(乳酸菌3-7∶乳酸菌3-9∶白地霉)为50∶5∶45时,其风味、质地和气味较佳.该酸乳具有很高的有效营养成分,其胞外多糖质量浓度高达643.2 mg/L,具有较高的生理功能.其中白地霉不仅能与乳酸菌互利共生产生真菌胞外多糖,而且其产生的香气成分还能有效地提高呈香型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改善酸乳的风味质量.  相似文献   

17.
如月 《世界知识》2013,(17):60-61
新西兰最近“摊上大事了”! 8月2日,新西兰最大的原料奶供应商恒天然公司称其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随后这一事件持续发酵.多个国家对新西兰乳制品下达进口禁令,新西兰货币在金融市场上也受到了打压.乳制品出口占新西兰出口总额的1/4,中国则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要深入调查事件的原因,追究相关责任,希望中国消费者能尽快恢复对新西兰食品安全性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酵素食品的多种保健作用,在日本和我国已成为保健人群的新宠。以红薯、酸枣仁为主要原料,通过复合多种益生菌进行酵素食品的最佳发酵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乳酸菌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SOD酶活力的测定结果以及活菌总数测定结果,确定出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42,℃,发酵时间8,h,接种量1.5%,,红薯酵素配料比红薯∶水=1∶10,加糖2%,,酸枣仁酵素配料比为酸枣仁粉末∶水=1∶25,加糖4%,。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梅奇科夫的“酸奶长寿说”,首先提出了乳酸菌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作用,该学说促进了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酸奶市场的发展。随着对乳酸菌营养保健作用研究不断深入,乳酸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推动了乳酸菌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70年代出现了双歧杆菌制品。80年代后,以双歧乳酸菌为主的多株乳酸菌的混合发酵产品开始盛行,如曾经风靡全国的“三株口服液”以及市场上畅销的“昂利1号”等。目前,双歧乳酸杆菌已被公认为能在肠道内定植,是人体内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这些以活细菌数为主…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我国发酵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问题现状,结合原辅料质量、常见微生物污染、噬菌体污染和包装材料迁移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安全危害来源,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发酵乳制品安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前瞻性展望,为提高发酵乳的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