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力,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乡村语文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存在欠缺,这是制约其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专业发展和职业成就感获得的重要因素。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培养方式,加强乡村语文老师专业基础,提高文化能力和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建构乡村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实现核心素养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实施“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培训员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高校美术类教师培训员提出几点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此期望“国培计划”可以充分调动优质资源,促进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共建共享,保证其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作为乡村教育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流砥柱,新生代乡村教师关系到乡村师资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教师政策的支持和作用下,新生代乡村教师在教师资源供给、师资整体质量和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然而,由于职业转换能力强、城市化特征明显和离农化倾向突出,新生代乡村教师队伍依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结构缺失和人才流失等问题。树立由“本地化”转向“本土化”的建设理念,完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师资培养模式,提前回应新生代乡村教师的真实关切、动态调适现行有关乡村教师发展的政策和加快维护乡村教师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师教研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关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更关乎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乡村中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得出以下结论:乡村教师教研意愿较高、定位与实际存在差距、教研培训相对较少、教研成果较少。影响乡村教师教研的主要因素有缺乏时间、缺乏专业引领、缺乏合理的教研方法等。从多主体协同构建乡村教师教研共同体,创新新型乡村教师教研帮扶模式,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提出乡村教师教研提升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培计划"以农村教师为培训主体,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展现其职业价值,而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是培训中的关键点,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能帮助教师提高职业幸福感,在工作中获得更强烈的个人成就感,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上饶市乡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发现,上饶市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存在教师数量不达标,高学历、高职称和事业编制占比偏低的现象,乡村幼儿园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研能力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的需求。针对这种现状,可以探索构建“集中培训、送教下乡、送培到园、园本研修、自主学习”一体化的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体系,通过建设集中培训精品项目,打造一支稳定的培训专家队伍,定期送教下乡和送培到园,并建立园本研修常态化和教师自主发展机制,有效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掣肘着我国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文章从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创新与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开展多样化农村教师培训等三个维度分析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时采取的积极举措,同时予以案例说明,以期为尚在探索当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旭 《奇闻怪事》2005,(10):48-48
为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优化共享教育资源,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局以“城乡手拉手”活动为载体,加大教师教育教研能力的培训力度;在城区学校教师送课下乡的同时,也请农村教师走进城里课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图为农村小高庄小学教师张向丹正在参与新生路小学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教学全过程的视角,探讨了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双向提高的意义所在和实现途径。笔者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基础教育,广大农村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科研能力,以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热爱乡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是乡村教师的正确价值观;爱教、求真、向善、致美是乡村教师的必备品质;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是乡村教师的关键能力。发展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在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体验性原则的基础上从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三个维度重构具有适切性的乡村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课程重心是构建乡土教育情怀的教育信念类课程。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育是社会公器,教师短缺一直是乡村教育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师范生进行统一分配到如今采取凡进必考的制度安排,教师录用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每年统一招聘教师时都拿出相当多的指标向乡村学校倾斜,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乡村教师“难招难留”困局依然存在。要消弭乡村教师招聘难症结,必须改革现有乡村教师招聘方式,把实习与招聘有机结合,选择愿意留下来的师范生;精准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提升“育人”与“用人”的契合度;招聘同工同酬式的合同制乡村教师,提高对其专业发展的支持;实行乡村教师专项招聘,落实“待遇补偿”;实行“乡村优质师资输入计划”,提高乡村基础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对农村教师培训供给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分析,农村教师培训具有准公共产品的一般性质,因而其供给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结合供给侧改革理论,农村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主体改革、要素改革、结构改革和制度改革。为保障农村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宜从优化政府教育行政职能、完善教师培训法律制度和加强供给主体内部管理建设等方面构建起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和润 《科技资讯》2013,(35):173-174
宁夏大学按照“统筹规划、面向农村、突出重点、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借鉴各省国培计划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教师的需求和教学问题的解决为中心,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着力解决自治区农村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课标解读、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影子跟岗实践等能力.同时,发展教师自我教学经验的潜在价值,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搞好“进课堂”是落实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关键环节。加强“两课”师资培训 ,不断提高“两课”教师素质 ;鼓励“两课”教师创新教学模式 ,实行多样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是搞好“进课堂”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优秀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和守护者,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通过对“最美乡村教师”事迹资料的文本分析,发现其专业特质主要表现为:源于乡土情怀的扎根坚守,始于仁爱之心的教育教养共融,来于实践累积的向农式教学。因此,为实现更多乡村教师走向优秀,提出唤醒乡村教师乡土情感以提升乡土情怀、师范教育增设地方性知识、培训关注乡村性等建议,以促进乡村教师走得更远,教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慈航 《科技信息》2007,(14):13-13,6
现行的农村教师教育培训存在滞后、剥离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应建立一个连续阶段模式,以校本培训为主,构成集中培训式、师徒结对式、主体体验研修式和联合培训式等培训体系,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素质提高成为迫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得到迅速开展。但培训过程中缄默知识的缺失、针对性指导性不强等因素严重地挫伤了农村教师的培训积极性。本文拟在缄默知识的视角下,根据教师培训这一成人学习的特点,从培训观念、培训模式与培训平台三方面分析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鞍山市实施几年来,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设备运行的效率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应用的关键是资源和教师,资源的使用者还是教师,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制约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的原因,包括: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欠缺,远程教育卫星资源不配套,农村学校终端设备欠缺、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方面。对照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主要是从教师的培训入手,在培训层面、培训组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从教师及使用者入手,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徐亮 《科技信息》2009,(26):273-27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了解到河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关于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培训的实际效果以及进一步发现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教学现状等实际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如何更好的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教育、实施好河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严禁任何教育行政部门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但是还有不少学校追求经济效益,追求所谓的名校效应,兴办了各种形式的“校中校”。众所周知,“校中校”不仅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损坏了公众的利益,更挫伤了学校多数教师的自尊心,让学校教师无形中产生了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