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应用概率论对NC系统的可靠性概念、可靠性分布函数、NC系统的联接方式以及NC机床的利用系数等实际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提高NC系统可靠性和NC机床利用系数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NC特征的概念及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地抽象描述数控加工工艺信息的NC特征概念,使特征的概念贯穿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形成特征工艺链;并讨论基于知识的NC特征自动创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塑窗型材锯铣加工中心CAD/CAM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借助基于数据库的CAD/CAM集成、工艺共性特征的提取以及利用RS485总线组网通讯等系统关键技术,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窗型设计和工艺处理能力以及更可靠的NC代码自动生成、设备网络化管理和生产自动化监控性能。  相似文献   

4.
面向智能制造中加工信息在语义层次的信息集成,构造一个基于包容模型的加工过程监督控制系统,利用NC特征实时生成加工过程的传感配置策略、实时控制策略与故障消除策略,并以在立式加工中心上的平面铣削为例,说明利用切入切出与正常切削这样的NC特征对加工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相似文献   

5.
微软的PC97代表着,在电脑信息业的重大分歧之下,比尔·盖茨作出捍卫Windows在个人电脑领域中地位的行动。尽管网络电脑(NC)重整旗鼓,再次显露侵犯意图,但PC的主权却不会在九七移交。这个现实,连首创NC概念的Oracle总裁Larry Ellison也间接表态同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电脑业在1997年可以平静渡过。反之,从今年第一个月发生的事情推断,NC还是要大闹天宫。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面向实时加工的基于特征的产品模型概念,讨论了基于二级工艺规划原理和三级插补原理的实时特征插 建立基于实时特征插补原理的新型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7.
面向制造的特征设计和工序图形的自动生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特征节点和工艺间模型的概念,对模型特征树进行分析,实现特征节点到工艺间模型的映射,利用特征回退技术直接得到部分工序的工序图形.归纳了特征设计中面向制造的设计约束,扩充和细化模型特征树,使其包括可以映射到相应的工艺间模型所必须的特征节点,可生成所有的工序图形.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零件和装配体.在Pro/E上二次开发了工序图自动生成系统,并用该系统生成了某非轴类零件和某子装配的工序图形.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发生萎缩的重要脑区,实现正常老年人(NC)对照组、MCI与AD三组人群的分类,选择了178名被试的脑部MR影像,利用体素形态学与方差分析方法,考察NC,MCI与AD三组人群的MR影像中灰质体积差异;然后,采用递归特征消去法对特征进行降维;最后,利用线性支持向量机对这3种人群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MCI组与NC组、MCI组与AD组、AD组与NC组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0.2±1.3)%,(74.7±0.9)%,100%.对分类产生重要影响的脑区包括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梭状回和嗅皮层等.所提方法不仅能有效揭示NC,MCI,AD三组人群的脑灰质差异,阐明MCI患者与AD患者脑区发生萎缩的过程与特性,而且能准确区分这3组人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可实用的CAD/CAPP/CAM集成系统。该系统是由机械产品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NC编程人员共同努力,在商品CAD/CAM软件Pro/ENGINEER平台上开发的。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零件信息识别子系统,CAPP子系统和自动CAM子系统。零件信息识别子系统从三维零件中提取零件信息,CAPP子系统分析零件信息,自动生成零件加工工序和工步,从刀具数据库中查询刀具及切削用量,并完成各工序的工步排序。自动CAM子系统根据CAPP的结果,自动生成Pro/ENGINEER的NC工步,经过NC仿真后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面向实时加工的基于特征的产品模型概念,讨论了基于二级工艺规划原理和三级插补原理的实时特征插补原理,以建立基于实时特征插补原理的新型数控系统.为实现运动控制、加工过程控制和在线质量控制的集成,建立智能加工的理论及其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图形自动编程系统(LGAPS)。该系统具有图形输入、自动工序设计、自动编制NC加工程序单、加工过程模拟等功能。该系统用特征法来建立零件信息描述体系,是一种CAPP/NC自动编程集成化的图形编程系统。  相似文献   

12.
结晶器搅拌桨采用船用螺旋桨结构,桨叶为复杂曲面.应用Delphi7开发了搅拌桨叶面型值点计算模块,并以CAD/CAM集成系统UG软件为平台,应用其二次开发工具OPEN GRIP建立了搅拌桨的三维实体模型;在分析搅拌桨数控加工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搅拌桨多轴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利用UG的CAM模块完成搅拌桨的数控编程,实现了搅拌桨CAD/CAM集成.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搅拌桨生产,搅拌桨的设计一制造周期缩短了70%~80%;几何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搅拌桨加工精度显著提高,搅拌桨导边与随边几何误差小于0.05mm;经静平衡检验,不平衡量小于搅拌桨质量的0.05%.  相似文献   

13.
PMAC在球头立铣刀前刀面刃磨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了球头立铣刀前刀面的加工数学模型,根据PMAC可实现多轴控制特点,设计了一台四轴联动的球头立铣刀专用刃磨设备,实验验证了球头立铣刀前刀面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刃磨设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特征的回转类零件CAD/CAM集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作者已有工作,进一步扩展一个基于特征的回转类零件CAD/CAM集成系统,在新系统中,零件设计可利用DM特征完成,特征包括圆柱、孔、槽等。一旦零件设计完成,系统即可自动生成零件的加工工艺规划和数控程序。此外,该系统还能完成数控加工程序的整个过程的仿真及单步仿真执行,并直接通过RS232C串口实现计算机与数控机床之间的数控程序双向通讯传输,系统采用面向对象C++语言编程,已用在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技术特点和覆盖件模具CAPP 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宏工艺的面向数控编程的包含自由曲面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划模型,解决了曲面加工特征识别的难题-并提出了曲面数控加工区域划分的概念,在子区域内优化走刀路线的策略,解决了曲面数控加工刀具轨迹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因异构数控系统多样造成设备数据采集和状态评判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通用的数据采集和设备状态智能评判方法. 首先由能耗信号采集器采集设备加工时的能耗信息并分析能耗特征. 采用加工仿真或预先采集的方法,收集各NC代码加工时设备主轴的能耗信息,进行信号变换形成标准能耗信息库. 然后检测数控设备的能耗信息并视为时间序列,应用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信号进行变换,采用基于编辑距离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将该时序信息和标准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判断数控设备的加工工件类别和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 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数控设备状态智能采集系统,实现了设备数据的采集. 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建立彩电零件多工位级进模CAD/CAM系统,研究开发了板料零件的特征构型、条料排样、模具结构设计和NC编程软件.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结构、运行流程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火花铣削(EDM)加工过程中,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能够根据加工间隙状态实时调整轨迹运动速度的功能以及特有的短路时按照原轨迹快速回退的功能,基于PC上位机和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MAC)构建了EDM数控系统,并按照实时性要求分配任务的执行. 提出使用正、反向2个运动程序结合后台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程序进行加工的方法,实现了加工过程中高效、精确的短路回退运动.利用PMAC时基功能,使工具电极的运动速度随加工间隙状态的变化而调整.轨迹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改变完全由PMAC完成,减轻了上位PC机的运算负担,提高了加工的实时性.给出了三维型腔的加工实例.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在四轴专用数控试验台上铣削加工罗茨鼓风机三叶扭叶转子的方法.针对扭叶转子的曲面特征,着重阐述了其三维建模、刀具轨迹生成、数控仿真与实际加工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家“八五”项目“重型数控机床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在I—DEASVI—i环境下研究并实现了零件的参数化造型与自动拼装.通过创建特征而记录整个设计过程.一个特征对应多个数据文件,从而生成不同规格零件的实体模型来实现参数化的目的.根据零件在装配中的姿态造型,装配实质是对零件进行定位操作.产品的层次结构使装配过程限制在一定数量的装配对象范畴内,使自动装配的过程易于实现.参数化造型与自动拼装节省了大量的存储空间,免去产品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