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复合材料船体板梁结构的流固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液面上的复合材料船板条梁结构,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以及流固耦合效应,导出结构振动时流体作用力的解析表达式;将板条梁的有效振型展开为Fourier级数形式,用Rayleigh-Ritz方法求解,讨论了不同材料时的铺层角度、铺层数目以及流场深度等因素对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层合板条的流固耦合动力屈曲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导出置于液面上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条变形时流体作用力的解析表达式;由Hamilton原理建立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及流固耦合效应时迭层板的非线性动力屈曲控制方程;采用差分方法求解了轴向面内加载时板条的流固耦合动力屈曲;讨论了铺层角度、铺层数目、流场深度、加载形式以及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动力屈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ANSYS软件对双闭室复合材料箱型薄壁梁进行模态分析。首先,建立双闭式箱型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模型,然后,针对两种铺层方式以及不同的纤维铺层角,分别对薄壁梁进行模态分析,揭示复合材料的铺层方式以及铺层角度对双闭室箱型薄、壁梁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腹板铺层参数对风力机叶片结构性能的影响。以某1.5 MW水平轴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软件中梁单元模拟腹板铺层,保持叶片前缘、后缘以及梁帽的铺层形式不变,通过改变腹板铺层角度、顺序和不同铺层角度的层数占整个铺层层数的比例,得到多种研究方案,并对不同方案时的叶片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腹板±45°铺层较其他铺层角度能够更好的承受剪切载荷;腹板铺层角度应以±45°为主,且±45°铺层占整个铺层的58%左右时叶片结构性能最好;为了减小各层之间的剪切应力,应避免0°铺层和90°铺层连续铺放。  相似文献   

5.
考虑铺层的耦合效应和筋条的扭转效应,推导了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柱壳的稳定性计算公式,研究了加筋柱壳各项设计参数对屈曲性能的影响.由计算结果总结的规律可以指导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和选择结构形式,并为定量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车辆轻量化的效果,基于某轻型乘用车钢制防撞梁,根据车辆低速碰撞 标准对采用碳纤维材料的防撞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 通过全因子试验确定防撞梁的截面参 数,考虑到各铺层区域之间厚度不同导致的材料不连续问题,提出了基于铺层相容性的铺层 原则,并以此确定防撞梁的厚度空间和对应的铺层顺序 . 在对防撞梁的铺层厚度进行优化设 计时,采用基于 kriging模型的加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 多目标加点策略,能够有效解决由于近似模型精度不够导致的重复试验设计,提高了优化效 率. 优化设计后的仿真和台车试验表明,碳纤维防撞梁低速碰撞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Hamilton原理,导出了对称层合梁大变形非线性振动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引入一位移函数,将微分方程组解耦,进而得到了层合梁非线性振动Dufing方程.对于简支梁边界条件,求得梁自振周期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摄动方法,得到强迫振动问题两项近似解.选取硼/环氧、碳/环氧和玻璃/环氧材料,进行数值计算,表明材料各向异性的强弱和相对剪切刚度对层合梁非线性振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应变电测法是飞机飞行载荷测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研究了纤维增强层合复合材料垂尾的飞行载荷应变电测方法。首先建立复合材料垂尾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在均布载荷下垂尾表面应变分布。然后根据有限元仿真应变分布结果,避开应力集中部位选取应变片粘贴位置,设计载荷测试电桥,利用载荷标定试验可测得垂尾的飞行载荷。最后对相同层数不同铺层顺序的垂尾模型进行计算,对应变片粘贴位置的表面应变进行细观分析和比较,分析了铺层顺序对表面应变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表层铺层角度对应变测试结果有较大影响,复合材料结构应变测试时应考虑结构的铺层顺序,而在载荷测试时选取线性应变区则可不考虑该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应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变高度、变宽度对称层合梁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用微分求积法计算了等截面、变截面对称层合梁的自由振动频率。对一些简单特殊情况,本文的计算结果和解析解进行了对比,表明微分求积法求解变截面层合梁是一种简洁高效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为复合材料结构的工程振动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考虑铺层的耦合效应和筋条的扭转效应,推导了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柱壳的稳定性计算公式,研究了加筋柱壳各项设计参数对屈曲性能的影响。由计算结果总结的规律可以指导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和选择结构形式,并为定量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found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many engineering fieldsdue to their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properties,such as high strength- to- weight ratio and highstiffness- to- weight ratio.Specially,compositebeam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automobile industry,robotics and sportingappliances.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structures are of greatimportance in the design andservice process.  As acknowledged by some researchers[1] ,t…  相似文献   

12.
夹层梁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夹层梁的单元分析,建立了位移基本方程,对于多种边界条件的夹层梁,得出了相应的振动特征方程,并且讨论了梁的受迫振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典弹性理论,建立了含脱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运动控制方程,研究了脱层复合材料层合梁自由振动频率和振动模态。分析中,对脱层梁结构采用分区处理,同时结合边界条件、内力平衡条件以及位移连续条件,建立了梁模态分析的特征方程。最后利用具体算例,探讨了具脱层梁不同脱层参数、铺设角度下的一、二阶固有频率,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的脱层深度、脱层长度和脱层位置以及不同的铺设材料对复合材料层合梁模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fiber volume fraction on damping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 three-dimensional and five-directional( 3D-5Dir)braided carbon fiber / epoxyres in composite cantilever beams were studied by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method. Meanwhile,carbon fiber plain woven laminated / epoxy resin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fiber volume fraction were concerned for comparis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of braided specimens shows that the first three orders of natural frequency increase and the first three orders of the damping ratios of specimens decrease, when the fiber volume fraction increases. Furthermore,larger fiber volume fraction will be valuable for the better anti-exiting property of braided composites,and get an opposite effect on dissipation of vibration energy. The fiber volume frac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vibration performance design of braided composit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braided specimens and laminated specimens reveals that 3D braided composites have a wider range of damping properties than laminated composites with the same fiber volume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5.
提出用于金属一复合材料骨架组合结构减振优化设计的层合部件法(1aminatecomponentmethod,LCM)。定义骨架结构中待设计杆件和梁为层合部件,杆件在有限元模型中必须用由待选材料构成的层合梁单元或层合板单元模拟,以避免弯曲振动模态丢失。结合结构拓扑优化SIMP(sotidisotropicmierostrueturewithpenaltymethod)法,建立了钢一复合材料组合骨架结构材料选择、拓扑与尺寸优化的综合数学模型,实现材料选择与拓扑优化设计变量的连续化。以桁架结构质量为目标函数,振级落差、加速度、位移和应力等为约束条件,给出金属一复合材料组合桁架结构减振优化设计实例。优化结果表明,LCM用于金属一复合材料组合骨架选材优化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铁摩辛柯各向同性梁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迭合刚度法和Hamilton原理导出了适合于复合材料叠层梁静支力分析的梁理论。此理论能够考虑同剪切变形和旋转惯性的影响,而且便于分析和求解叠层梁的各种静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邓志恒  陆春阳 《广西科学》2000,7(3):161-164
通过6根二次受力连续叠合梁和1根一次受力叠合梁及1根整浇梁的试验,研究二次受力叠合梁受力性能及内力重分布规律,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组合梁的应力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精确分析叠梁、加楔块叠梁和整梁的承载能力,采用温克尔假设法和电测实验技术,完成了矩形截面叠梁受力弯曲时的模型简化理论计算与实测分析。研究了同截面、同材料的叠梁、加楔块叠梁的应力分布、内力变化和承载能力。理论和实验均表明:叠梁的应力最大,加楔块叠梁的应力次之,整梁的应力最小。  相似文献   

19.
20.
现代竹结构技术在人行天桥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以胶合竹板为基本材料的现代竹结构人行桥梁,并通过3根足尺试件的试验,研究了短薄胶合竹板制成长梁的成型工艺和构件的力学性能.试验显示竹梁的破坏是由受压区竹材分层导致对接头错位引起的,FRP增强层对竹梁的强度有所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短板拼接、整体胶合成型的大尺寸竹梁刚度和承载力均能满足人行桥建设的要求.根据试验和分析结果,作者们采用预制装配方式建造了一座现代竹结构人行天桥,并在建造中对竹结构人行桥采取了整体防水处理.该桥经过一年多的使用,主体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