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学的"江河"包含着"长时段"、多层次的人类生产活动与文化创造,也是观照中国地方社会与文化传统的尚佳范式。文章在珠江水系—百越古道的整体性背景上,以"水""域""人""家"为文化结构维度,对右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考察,分析探讨了右江流域文化的地方性、走廊性、交融性和共生性。右江的江河水系联通了"水"—"域"—"人"—"家"的文化生发脉络,生动诠释了"江河文化"作为"家园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洋 《太原科技》2010,(7):56-58
走进山西三益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热水器行业十佳品牌"、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者无投诉产品"、中国五金协会推荐的"强档品牌"、中国燃气热水器市场用户购物"十大信誉品牌""山西省优质产品""山西省名牌产品"等一系列荣誉,赫然映入眼帘。  相似文献   

3.
在电脑美术设计中 ,可用参数方程来描述一些有规律的变化多样的图形 ,这些图形在电脑美术设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通过建立旋轮曲线参数和方程并用电脑编程绘制出图形的实例 ,说明了参数方程在电脑美术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电脑美术设计中,可用参数方程来描述一些有规律的变化多样的图形,这些图形在电脑美术设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通过建立旋轮曲线参数和方程并用电脑编程绘制图形的实例,说明了参数方程在电脑美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6.
宋胜普  刘明  黄智鸿 《科技资讯》2013,(16):133-134
通过对14个不同大豆品种"长农18""绥农14""长农16""吉农24""黑农38""吉农15""吉育47""吉农6""吉林30""吉农23""吉农1号""吉农12""吉农14"和"206"这14种不同大豆品种的生理指标和生育期的常量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和研究,根据冀西北地区种植的需求,我们可以筛选出适合高产品种,筛选出来两种,分别是"206"和"吉林30"。  相似文献   

7.
山,是中国大陆型地理环境的典型地貌特征;海,则是西方海洋型地理环境的典型地貌特征。"大陆型地理环境"文化图式与"海洋型地理环境"文化图式决定了"山""海"中西文化内涵的重叠与差异。这些重叠与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和多元化。了解"山""海"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与"山""海"有关习语的中西文化内涵,对于跨文化比较并确定适宜的翻译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波 《科技资讯》2012,(21):244-244
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有"的""地""得",其中"的""地"在博白地佬话中用"嗰1""嗰2"表示,文章讨论这些结构助词在地佬话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北京话"真"类副词包括"真""真个(的)""真是""真真""真正"等5个。"真"是"真"类副词中最常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副词,是其语法意义的主要承担者。从古至今,"真"的用法并非一成不变,发生了一些演变;随着双音化趋势的发展,"真"类副词相继产生了"真个(的)""真是""真真""真正"等双音节副词,并与"真"发生了激烈的竞争。他们自身无论在语法意义还是在语法功能上也都产生了变化,发生了演变。  相似文献   

10.
京剧是中国国粹。京剧元素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展示在世界艺术舞台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关注,现代的美术设计中融入京剧元素,使美术设计更富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且增添了美术设计空间的虚拟性效果,实现了创新美术设计的作用。本论文针对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京剧元素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语文概念的认识一直存在各种模糊不清的观点。"语言""文字""文学""文明""文化"等是与之关系密切的关键概念,研究这些概念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语文"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妙"是道家美学的重要范畴,具有本源性特征。美学史上的"传神"说、"妙悟"说、"澄心"说、"象外"说等,都与道家美学所标举的"妙"这一审美范畴密不可开。正是对"妙"的追求,才使得中国美学的"超旷空灵"与特有的"有""无""虚实"等审美观念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国美学对宇宙人生独特的把握方式,也显示出中国美学从有限中获得无限,从瞬间获得永恒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3.
马宁 《科技资讯》2014,(8):223-223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体现着更深层次的文化艺术,是现代文化以及设计的基础素材,促进着美术设计的革新。然而,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参照传统文化,而是将其更新,将传统的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的美术设计中,推陈出新,笔者论述了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以及如何借鉴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饮食传统是一笔丰盛的文化遗产,这已为共识;然而,大多数人都只是将其视作果腹、生计、养身、烹饪的事情、作业,将其置于"俗文化"范畴,是大谬也。事实上,饮食文化遗产不独事关国家大体,也是关乎世界观的学问,我们可视之为哲学的微缩景观,而"体味"不啻为一个身体力行的视角,可备讨论。文章以《尚书·洪范》为引,以"体味"入微,讨论我国传统饮食文化遗产中的相关问题,诸如"体味"的本义和衍义,分类以及反哺等,姑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岑伯宁 《世界博览》2011,(14):54-57
专搅中国概念股的"浑水""浑水研究"靠揭露炙手可热的金融产品背后黑幕赚钱。这个炙手可热的金融产品,如今正好就是中国概念股。  相似文献   

16.
"旅游六要素"论曾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今天,面对我国旅游业全新发展态势,有必要重新审视"旅游六要素",检讨其存在的历史局限,探讨"休""养""学""商"等"旅游新要素",以指导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兆楼 《科技信息》2010,(36):359-359
当前以区域差异来分类"菜系"的方法,分割了中国饮食整体性,对中国烹饪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中国烹饪当前的任务是:努力提升菜肴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保持好各地区菜肴之间在文化上、艺术上的独立个性。  相似文献   

18.
黄琴 《科技咨询导报》2010,(24):169-169
数学文化教育是对忽视数学思想文化价值的传统数学教育的补救和超越。在数学文化语境下,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实现由如下转变:由"知"到"乐",由"形"及"神","体""用"并举,化"静"为"动"。  相似文献   

19.
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以其"言志寄情""意象寓意""以意构象"的造型,成为了赞美爱情、讴歌生命、祈求吉祥、热爱自然的隐喻象征符号,她是经过历代"真""善"和"美"的积淀、升华而逐步形成的对生命、对自然的礼赞,充分寄托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20.
从方位词"左"的语义入手,结合史料,对"尊左""卑左"现象加以归纳和分析,认为"卑左"和"尊左"的现象在古代中国同时并存,适用于不同的范围、情景。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人把握世界时的多元和灵活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