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测技术是目前多种学科的关键技术,检测中有两个难题:一个是无法检测的问题,另一个是检测精度提高的问题。基于可拓学矛盾转化的思想方法,提出了一种与传统检测技术不同的新技术--可拓检测,这种检测技术利用可拓学的物元概念及相关方法,从矛盾转化去研究检测技术,以解决无法检测的物理量检测问题。文章给出了可拓检测的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及结构,并且提出了有关的实施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入侵检测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侵检测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也是当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的一些相关知识和概念,归纳并提炼了入侵检测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异常入侵检测及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实现方法,然后介绍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最后讨论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及主要难点,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CIDF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一种基于CIDF的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同时运用异常检测与特征检测,能够较好地检测到各种攻击,而且可以在有噪声数据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训练,克服了一般的基于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要求在无噪声数据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缺陷。通过CIDF通信协议,入侵检测系统还可以与其他的入侵检测系统通信,实现多个入侵检测系统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和成功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网络安全检测中防火墙技术的不足、变被动检测为主动防御等问题,在对入侵检测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实施过程,并着重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新的攻击类型,实现知识库的自动更新,从而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增强了网络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刘晓红 《科技信息》2009,(23):306-306
由于检测业务量的增加及对检测数据要求的提高,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对检测数据、检测业务及检测机构内部事务进行管理已成为当前各检测机构的必要选择:本文充分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按照捡测机构质量体系文件对大量的检测数据和管理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对检测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减轻检测人员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其在质量检测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对现有的检测概率模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更新裂纹尺寸分布的检测概率模型,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大部分现有的检测概率模型都是新检测概率模型的特例.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检测概率模型中参数的取值,并用算例对新检测概率模型和现有的检测概率模型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将新检测概率模型用于分析船体结构裂纹尺寸分布更新的问题,采用贝叶斯更新方法分析了检测概率模型对裂纹后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检测概率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检测数据的能力,不同的检测概率模型对裂纹的后验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粮情检测是粮食保质存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粮食的温度检测、湿度检测、水分检测及虫密度检测等,介绍了粮情实时动态检测的方法。对原有的传感器进行了改造,针对雷电的影响,系统多处电路采取了干扰措施,从而提高检测的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入侵检测的模型,此模型融合了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的优点,既能检测已知入侵又能检测到未知入侵,弥补了以往入侵检测技术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一种快速的运动车辆特征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运动车辆的特点,并根据图像区域灰度的连续性,提出一种新的边缘检测算法,在判断有车的情况下,把检测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检测基准点,对连续拍摄的序列图像沿检测基准点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符合条件的第一个运动目标进行边缘检测,用运动目标的外接矩形的长和宽作为目标的检测输出数据,该算法最大的特点是仅对特殊目标进行检测。因而,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可满足交通量检测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各有优缺点,所以人们提出基于网络且同时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即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文章提出一个新型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由于Agent收集的数据既可以是主机上,也可以是网络上的,所以本模型是属于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后面进行了遗传算法检测的试验,并且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使用遗传算法可以有效的进行检测,并且可以提高检测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网络安全防范与入侵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侵检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网络安全策略,它实现了网络系统安全的动态检测和监控。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检测方法,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分析了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多种检测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研究入侵检测技术人手,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然后分析了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的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了当前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对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中,提出将主机知识、网络域知识结合到检测系统中去,解决了检测系统易受插入攻击、躲避攻击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检测子网的概念,根据检测需要将物理子网划分为几个检测子网,可以实现负载的分流和检测任务的专业化分工,负载分流可以彻底解决高速网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威胁,专业化分工可以大大提高检测引擎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3.
石化企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加油站是防雷防静电检测的重点场所,其安全性是众人所知的,检测结果只有符合设计规范的标准要求,才能保证人员的安全和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本文主要介绍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检测,就检测的准备工作、检测程序、检测项目及其他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对检测的内容、方法及程序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检测技术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分为误用检测、异常检测和数据完整性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将不同的检测技术集成,才能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刘军 《科技资讯》2006,(12):5-5
本文针对目前检测站对汽车前照灯检测的合格率偏低的情况,从车辆技术状况,灯具,检测条件,检测仪器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猜测,提出了提高前照灯检测合格率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ID)通过监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某些信息,加以分析,检测入侵行为。并作出反应。入侵检测系统所检测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记录,网络流量,应用程序日志等。入侵定义为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使用者以及不正当使用计算机的合法用户(内部威胁),危害或试图危害资源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行为。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是实现入侵检测功能的硬件与软件。入侵检测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入侵行为与正常行为有显著的不同,因而是可以检测的。  相似文献   

17.
传统INS辅助的伪距检测模型难以敏感低于惯导漂移误差的位置拉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INS辅助的BDS伪距率一致性欺骗信号检测方法。利用惯导误差发散缓慢的速度信息,构造经INS校准后的伪距率,与实际测得的卫星伪距率差分获得一致性检验量,并采用故障检测的思想制定欺骗信号检测方案,分析得出检测门限。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随时间发散严重的伪距模型,所提方法同时适用于对位置欺骗和速度欺骗的检测,降低了检测误警率,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证检测灵敏性,且高精度的惯导系统辅助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交通流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视频交通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无需进行视场标定的交通流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检测线上的点及其近似点作为检测区域,通过对背景模板上检测区域中的突变点的分析和统计,可以实时地检测车辆的驶入、存在和驶出,提高了检测速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视频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并用软件实现检测算法和图像处理算法。试验结果表明,其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都能够满足实际要求,达到了用最小的系统规模实现交通流信息采集的目的,能够为交通管理与控制提供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排水管道缺陷检测是地下管线高效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性问题。针对工程项目中对管道缺陷判别的需要,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实用的地下排水管道缺陷智能检测FEDDR(frame extracting-detection-duplicate removal)系统,将视频缺陷检测过程分为检测前的视频预处理阶段、缺陷检测模型构建阶段以及缺陷检测优化3个阶段,采用帧间差分算法及VGG16网络对管道视频抽帧处理,筛选出兴趣检测帧,减少待检测数据量;选取YOLOv3为网络主框架,用轻量高效的EfficientNet结构替换原来的主干网络,采用迁移学习策略,用自建数据集Pipe-DATA对其进行训练,建立起高效的管道缺陷检测模型,并在检测帧输出检测结果时采用两次输出的优化策略来防止缺陷漏检;对检测出的缺陷帧图像进行文字识别,去重优化自动生成结果表单。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某区域的将近3 km的管道视频数据中,共检测出了656个缺陷,与人工判别结果对比,准确率达94.3%,召回率达到98.7%,整个过程一体化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排水管道缺陷的检测效率,具有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蓝宝石晶片质量检测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  姚绍峰 《应用科技》2005,32(11):21-24
阐述了蓝宝石晶片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根据蓝宝石晶片国家标准和国际质量保证体系,结合目前蓝宝石晶片生产和科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蓝宝石晶片质量检测体系,包括蓝宝石晶片质量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通过试验研究,该质量检测体系能够满足光电子领域所需的蓝宝石晶片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