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词义扩展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对隐藏于词义扩展背后的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思维进行探究。通过对两种认知机制及两种词义扩展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隐喻机制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基础,而转喻机制则是词类转换现象的主要认知理据,从而为词义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语义演变背后的认知机制。喻体的特征是多层次、多侧面、系统的,喻体潜在特征随着人们的认知深化得以显现,引发跨域意义转移。概念转喻机制及其突显原则对大部分词义的发展做出合理解释。大多数词义变化是由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隐喻和转喻是基本的认知方式,在概念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是互补分布的。  相似文献   

3.
索绪尔符号理论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因而它无法解释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存在着理据性,即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从词汇意义扩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扩展的主要认知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中不难发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4.
董艳媛 《科技信息》2011,(9):I0252-I0252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普遍存在于人们认知和生活的各个阶段。转喻的本质和认知基础决定了认知语境的制约作用,而认知语境的操作以"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对认知语境中某些文化因素构成的转喻的理解,实质上就是对已经固化在人的意识中的"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的激活。因此,转喻的认知构建离不开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5.
刘苏丽  李瑛 《科技信息》2009,(36):I0024-I0025
传统的修辞学和语言学把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但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已明确地认识到转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主要通过转喻是同一认知模型中的概念映射和同一矩阵域中的概念激活对转喻的本质加以探讨,然后对转喻进行相应的认知分类,以加强人们对转喻的进一步了解和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牛的形容词意义是本身固有的,其衍化是人类在对牛性状的认知中经历了隐喻及转喻的过程,使其原型性状在各主体间经历了抽象与泛化,而且,人类对原型性状的这种认知及词义的转换方式是很多名词衍化成兼类形容词所共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词义的演变是语言变化中最活跃的,英语词义也是如此。本文在总结前人词义演变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并从现代语义学的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以及语法化理论对英语词义演变做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说"裸"     
通过对时下的自然语料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汉语"裸"字在词义、句法、词法方面在近期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中主要表现为该字用作修饰语的高频率以及词义的隐喻-转喻引申。在这种发展变化的背后可以追溯到认知和语用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李青 《菏泽学院学报》2012,34(4):116-118,122
人类认识事物总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认知的基本参照点,进而认识周围的事物,再引申到抽象的层面,因此表示人体各部位的词的意义被赋予了厚重的转喻性.根据邻近原则和突显原则,人体词语词义通过认知转喻机制由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不断延伸.人体名词词义延伸有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部分代部分三种转喻形式,词性变化延伸主要突显事物的状态、关系、动作或过程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词的所指对象依照认知经验会在人的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心理意象,可以称之为"语义取象"。通过对"嘴、口、脸、面"的词义分析发现:受深层认知因素的制约,两个词即使词汇意义大致相当,但它们在人们认知体系中有不同的意象和各自突显的特征,这深刻影响着词的组合和词义的发展,对词义系统的自我调控与平衡是极有利的。聚焦于词的语义取象,能够获得词义分析的新视角,能够为词义的组合和发展趋势提供解释,也为同义词的辨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大量研究调查,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并以具体实例着重阐明了意象图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隐喻、转喻在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和词义发展中的创作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苗苗  李瑛 《科技信息》2011,(10):I0046-I0047
在网络铺天盖地地向人们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同时,网络语言也在潜移默化地向现实世界渐进,影响着人们日常语言的表达。对于网络语言,每个人都持有不同的态度。"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本文从转喻的视角分析了网络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转喻机制,并探讨了促成这一机制运行的心理动因,从而揭示了转喻在网络语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一种固定搭配或固定短语.认知语言学认为习语是概念系统的产物,其本质具有概念性和系统性.习语的语义不是任意性的,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通过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概念的隐喻一转喻对情感习语进行解读,目的在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索英语情感习语的认知机制.情感习语的隐喻、转喻和隐喻一转喻的认知机制为人们理解习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  相似文献   

14.
语义取象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以“首、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的所指对象依照认知经验会在人的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心理意象,我们称之为"语义取象"。通过对"首、头"的词义分析,文章认为,受深层认知因素的制约,两个词即使词汇意义大致相当,但它们在人们认知体系中有不同的意象和各自突显的特征,这深刻影响着词的使用和词义的发展,对词义系统的自我调控与平衡是极有利的。聚焦于词的语义取象,获得了词义分析的新视角,能够为多义词的义域分布和发展趋势提供解释,也为同义词的辨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普遍的思维认知方式,转喻对人们认识事物、促进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外语词汇教学中,转喻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外语词汇.本文试图通过转喻的思维模式与词汇习得的关系,探讨它在外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转喻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式(ICM)内,转喻体为目标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根据K觟vecses总结的转喻认知模式类型深入分析英语委婉语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借助整体与部分之间或部分与部分之间互相替代的转喻认知模式的运作,英语委婉语实现了温和、间接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是用最突显、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事物来代替与之相关或由该事物联想到的另一事物。省力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经济性”是人类行为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为了满足交际的“经济性”,人们通常选择简单的、易于理解的事物,来转指与之相关联的、抽象的、难于表达的事物。这正是转喻工作机制的核心思想。转喻与人类心理认知机制的紧密联系使其反映和实现人类思维的“经济性”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是词语的替代关系,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转喻的认知模式,探讨了转喻中转体和目标之间联系的不确定性现象,反驳了传统语言学所认为的转体与目标之间只是明确限定关系,认为不确定性现象是存在的并且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称谓名词动用是具有转喻认知理据的语法现象。在名词动用过程中,作为事件ICM的主要参与者,称谓名词所指称的认知主体具有较高认知突显度,能为同一ICM中的动作或其他参与者提供心理可及。基于事件ICM中参与者与动作之间的转喻关系,文章将称谓名词动用现象大致分为施事者代动作、结果代动作与方式代动作三类,并结合语言实例对其进行阐述,进一步证实了概念转喻认知机制对于语法具有促动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和认知现象,其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借相邻或相关的A事物来表达B事物,以增强语言的距离感,实现婉转表达的目的;而转喻运作的基础也是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或邻近性,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相邻或相关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二者在认知上的相似性,使得概念转喻理论为探讨委婉语的认知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