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音的舌尖前音声母([is]组)来自古“精”组声母,舌尖后音([tξ]组)来自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汉语方言中,大多数方言存在[ts]组和[tξ]组不分的现象,多半是将[tξ]组声母混成[ts]组声母,如官话区的沈阳、扬州、成都、西安以及上海、广东梅县、长沙、南昌等方言中都没有[tξ]组声母.而以这两组音  相似文献   

2.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它的编排体例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知庄章”三组的分合问题便是焦点之一。我们认为“知庄章”应该分为两组互补的声母,即/ts、ts’、s/和/tg、tg’、g/。同时,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可以证明“知庄章”两分在《中原音韵》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山西汾西方言古知庄章组字今读一般都读为ts类声母,只有来自古合口章组的一部分字今读f声母。读f声母的章组字,其实是古知二庄与知三章两分格局的遗留,也就是说,汾西方言是古知庄章组声母合口两分型的方言,这种情况在山西方言中是极为少见的一类。  相似文献   

4.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它的编排体例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知庄章”三组的分合问题便是焦点之一。我们认为“知庄章”应该分为两组互补的声母,即/t■、t■’、■/和/t、t’、/。同时,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可以证明“知庄章”两分在《中原音韵》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苗慧 《长春大学学报》2011,(9):41-42,72
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讨论了铁岭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一些不同之处,如平翘舌不分;舌面塞擦音[t][t‘]和擦音[],送气和不送气音相互混淆;零声母音节前增加声母[n];声母[■]一般由[l]或者[i]所代替;用[iau]代替[ye];省略介音[u];圆唇元音[o]读成[γ]等。声调的区别则体现在调值和变调上。  相似文献   

6.
九江县位于江西省北部 ,其方言区划与周边的九江市 (包括浔阳区、庐山区 )、瑞昌市 (市区及大部分乡镇 )一样同属北方方言区 ,属于江淮官话。在赣语、楚语的包围圈内 ,这三地的方言在发音方法、声、韵、调等方面都有某些共同性 ,如发音时气流均匀流畅 ,入声韵塞音尾消失 ,并可延长 ,因此语调都显得比较柔和平缓 ,颇类吴侬软语 ;声母 [t ][t ‘][ ]与 [ts][ts‘][s]分明 ;韵母只有后元音 [浕],无中元音 [A];[t ][t ‘][ ]只拼 [ ]不拼[u],“猪”“居”不分 ;韵母有 [in]、[ n]无 [i ]、[ ];还有唐、宕、江三摄字的鼻化等等 ,…  相似文献   

7.
山东方言反复问句[VP-neg-VP]和[K-VP]两种类型共存。[VP-neg-VP]具体表现为[VP-neg]和[V-neg-VP]两种形式。其中,通行于山东腹地的[VP-neg]式反复问句在其共时特征、演变规律及动态变化层次等方面显示出类型学的意义。从山东方言的分区看,只能或主要使用[VP-neg]形式的山东腹地属于山东方言的西区;[VP-neg]型反复问句的分布情况体现出华北方言、山东西区方言、东北方言之间的一脉相承,三者同属于冀鲁官话或中原官话区;从汉语方言反复问句的分布格局的角度看,山东腹地与河北、河南及以西的地区共同归于华北方言区。  相似文献   

8.
中古知章庄组声母读音在现代湘方言表现复杂:有读舌尖中音(t组),与端组混读;有读舌面前音(tc组或t组)或舌根音(k组),与见组混读;有读舌尖前音(ts组),与精组混读;还有读成舌尖后音(ts组)、舌叶音(t∫组)等.这几类齿音声母在湘方言历史上也应经历了极剧烈的变化,我们搜集有关湘方言、楚语、南楚语的出土文献、历史方志以及历代学者运用湘方言语料写作的文字、音韵学著作,统计和分析他们的读音在历史文献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清徐方言两字组重叠时,前字大多要发生变韵.前字的主要元音是半低元音[藓]、低元音[鬑][a][蘅]、央元音[調][藜]时,前字发生变韵;前字的主要元音是半高[奕]、高元音[i][u][y]、舌尖元音[尢]时,前字不发生变韵;有时变与不变与年龄有关.变韵的同时还伴随着变调.清徐方言重叠变韵是异化作用下的语音变化形式,这种异化与并州片普遍的元音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它的编排体例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知庄章"三组的分合问题便是焦点之一.我们认为"知庄章"应该分为两组互补的声母,即/ts、ts'、s/和/tc、tc'、c/.同时,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可以证明"知庄章"两分在<中原音韵>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调查洛阳方言的语音,重在描写洛阳方言中合口呼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并加以辨正。调查显示在洛阳市所辖的6区9县内:(一)普通话韵腹为[u]的洛阳方言中,老成区、栾川等地区的读音只存在声调的不同,洛龙区、宜阳等地区的韵母变[u]为[u],某些特殊字变[u]为[Ч];(二)普通话韵头为[u]的洛阳方言中,市区、偃师等地区韵母[ue i]可以同声母[n]、[l]相拼,洛宁、汝阳等地区逢声母[t]、[t‘]和韵母[ue i]相拼,则丢失韵头[u];(三)洛阳方言中没有合口呼韵母[uo]、[uai]、[u n],与之相应的是韵母[u]、[ue]、[un];(四)个别与合口呼有关的特殊字也需要单独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12.
通城(麦市)知系字的读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位于鄂湘赣交界的通城方言成为方言学界讨论的焦点。其中,对知系字读舌尖塞音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古音的保留,一种认为是中古音以后语音演变的结果。其实,通城话无论是知章组字读塞音,还是章组合口字读k或f声母,都是创新。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介音的作用。i介音使知章组开口三等由t^-或t^h-声母演变为td声母;知组合口三等字除外,u介音使t^-声母变为td声母,并且韵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章组合口则变为k声母或f声母。  相似文献   

13.
由于汉语方言发展的复杂性,山东武城方言日母字今音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面貌.日母儿类字[ι]、[( )]共存;非儿类字以今洪、细为条件,分化为[l-]、[Φ-]两种语音形式.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非儿类字是移民和文教传习造成的韵母洪、细的叠置和声母[l-]、[Φ](j-)的叠置;儿类字的[ι]、[( )-]与非儿类字的[l-]、[j-]分别对应,分别是文读和白读.在非儿类字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条件音变的局限性,以及韵母的文白异读可以导致声母的不同读法.  相似文献   

14.
榕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东南部,按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区域,榕江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但由于受当地方音上语的影响,与普通话相比较,差别很大。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两个方面。一、声母榕江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主要是几组声母相混的问题。因而榕江人要学好普通话,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对应规律,并寻求有效方法加以辨证。(一)声母的对应特点1、检江方言一般没有以山、oh、山为声母的音节,普通话里以出、Ch、北为声母的音节,格江方言对应归并到以z、c、s为声母的音节去了。2格江方言h一般不…  相似文献   

15.
小江话与北京话共同的声母有15个,韵母有16个,调类有2个,但所辖的字以及声韵调的拼合情况不尽相同,不同的是:小江话有[η.η j v kw kwh]无[ts tsh z]声母,有丰富的辅音韵尾[m n η Ptk]和声化韵[m η]而无撮口呼韵母[y]、舌尖韵母[ll]和卷舌韵母[ ],调类有8个,小江话有入声韵。  相似文献   

16.
以碘丙烯为中间体合成了N-丙烯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对产物用IR,^1HNMR进行了表征,讨论了N-丙烯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的洗涤及提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微  杜佩娟 《科技信息》2012,(35):271-271
日语一段活用动词和力变活用动词(来る)的可能态是由动词未然形后加[られる]构成的。可是,在实际语言中却存在[食ぺる][见れる][起きれる]等表达方式。而且这种被称作是[ラ抜きことば]的使用频率很高。那么这种[ラ抜きことば]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归纳了日本的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主要有音节的脱落、构词法的改变和方言深入三种见解。通过反正推理分析.笔者认为方言渗透说是比较妥切的。笔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既不要将这种构词法向外扩大,也不要刻意回避。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方言演变的速度和进程不尽相同,微母字声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呈现出不同的演变层次。江汉平原有不少方言的微母字至今仍保留中古重唇音[m],在西南官话乃至整个官话中,这是非常特殊的现象。江汉平原诸方言的归属值得商榷,它们属于北方话和南方话之间的过渡带方言。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都存在破擦音[ts],但这一相似性并没有带给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正向迁移。在以汉语为二语的教学中,学习者对汉语[ts]的习得过程显现出一定的困难。该文通过分析[ts]在汉语和英语中的音系表现来解释这一现象,并得出结论:在语音和听觉感知上相同的两个音,其音系结构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0.
多重积分中的 Liouville 公式被文[1][2]进行了推广。本文中对[1][2]中的积分变量改为正定列满秩矩阵,也得到了相应的 Liouville 公式,它将包含[1][2]中的 Liouvillie 公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