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倡通识教育是国内外教育家的共识。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素质教育,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
从通识教育目的所界定的通识教育内涵出发,结合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的特点,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强调整体培养功能,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通识教育”进行了溯源和内涵考证,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同时认为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有着先天的优越性,在民族高校中它的必要性表现得更为充分。本文同时指出了充分发挥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作用的方法:需要积极建构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下,人自身的关怀与教育受到了专业与技能教育的挤压,它会破坏知识、思想与文化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因此,在高校开展人文通识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思想与文化任务。通过对中外通识教育及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应强调入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共同作用,以克服狭窄的专业教育及其对人的限制,从而促成人格的完善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现阶段,一些因素阻碍了通识教育的发展,掩盖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摒弃通识教育中的功利化、实用化,理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形成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培养底蕴深厚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是提高我国通识性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施通识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通识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高职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实施高职英语通识教育的可行性以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科学素养和通识教育的学理梳理,采用改进的基本科学素养量表(TBSL)对我国大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修读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方面的课程和参与通识教育理念下课外学生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显著影响,而学生整体课程学习成绩水平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没有进行测量,并进一步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实证分析.因此,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只有纳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通识教育体系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刘玲玉 《科技信息》2013,(10):24-24
本文通过解读通识教育内涵,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只从课程层面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仍然保留了严重的工具化倾向,并未彰显其课程应具备的人文性;提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人文性的核心在于文化价值观教育,试图探讨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机构建。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其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立足中国、着眼世界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通识课程在拓展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利用“四度”方法,即思政定位有高度、教学内容有广度、教学方法有温度、课程评价要多度,在更大的坐标上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中国历史文明、中国人民奋斗圆梦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等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体现中国智慧和价值理念,引领学生去观察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进步与发展,让学生拥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  相似文献   

10.
朱晓江  陆遥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9):106-107,110
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以科技和创新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之较量,而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教育为基础。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方面经历了从专业教育到人文素质教育,再到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通识教育对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将主要对中美通识教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大智 《科技信息》2011,(31):309-309,331
通识教育很有必要: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并且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通识教育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应注意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相结合,融入多学科知识,利用网络技术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大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阐述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其在我国高校的复兴,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改革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文从国内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实践通识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并坚持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实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高职院校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提出高职院校要在通识教育理念下依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探索高职人才培养路径,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郭晓华 《科技信息》2008,(13):281-281
教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已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应试人才,而是培养实用人才。本文就从优化课堂教学这一方面来谈一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推行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视野,这些都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然而通识教育要在高职院校里落实,一定要有适当的发展策略。从通识教育的目标来看,应发展其广度和深度;教育内容应包括课程项目,课程内容,及师资规划;在实施上,应从观念、制度及组织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8.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是新时期引领和指导法学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方针,卓越法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必需的法律职业道德。通识教育为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专业学生的公共品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价值与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通专教育的关系,抓好专业的顶层设计,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配备良好的师资,同时课程设置体现通识教育目标,为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修养的需要而实施的全面素质教育.大学通识教育主要通过通识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与漳州师范学院在通识课程设置理念、学分比例、内容结构、管理模式及非正式通识课程开设等方面,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通过分析比较,在汲取港台高校通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大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通识课程提出改进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通识教育已由一个"域外"的理念转变为高等教育内化的共生需求。在地方应用型大学,教育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误区,致使人才培养还存在工具性、功利性等特点。通过分析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基本问题,以浙江科技学院五结合培养模式、三核心培养体系、三延伸育人平台的"五三三"通识教育体系建构为例,从通识教育模式创新、多体系融合、多平台支撑等角度,探索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实践结果表明,该通识教育体系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理念提升、课程建设及资源整合等方面为应用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