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并没有按理论分析那样如期出现大规模转移现象,而是出现的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滞阻作用和中西部地区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与争夺产业转移的盲目竞争进而规模偏小、分散转移等现象,经过对两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推进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东部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2.
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首先利用区位商指数对东部10省区需转出的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其次利用改进后的梯度系数,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转出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基于AHP分析方法对中西部产业的对接进行分析,提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西部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在概述纺织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产业转移的五种力量:中央政府的引力、产业转出地(东部地区)的推力和粘力以及产业转入地(中西部地区)的拉力和阻力.据此构建了纺织产业转移的五种力量模型,并对产业转移矩阵的四种组合状况进行了分析:当产业转移的合力>0,即引力+(推力-粘力)+(拉力-阻力)>0时,东部纺织产业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区域布局调整,国际产业承接和国内产业承接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继续采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兼并收购两种产业承接手段外,承接跨国公司项目外包逐渐成为新兴的产业承接方式。目前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仍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面临诸多障碍和困难。  相似文献   

5.
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它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同质竞争,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既要发展产业集群,也要开发沿江资源。  相似文献   

6.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本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其他省份的激烈竞争.通过分析,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产业聚集区位的选择,培育产业集群适应产业转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鑫  杨延哲  董冰 《河南科学》2014,(11):2399-2402
针对目前对中西部地区意义重大的产业转移承接问题,对比研究了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构建了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河南省在内共9个省份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以充分了解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情况,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并对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州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向可从产业异质性、企业异质性、空间异质性三方面进行着手。郑州创新驱动产业承接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宏观推进框架,首先确定需要承接的产业和承接方式,按照差异化的承接方式,秉持创新的发展理念主动促进地区产业再造。这主要包括集群转入模式下创新驱动产业承接、产业链式模式下创新驱动产业承接、区域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承接三种方式。为防止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郑州应从制定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健全绿色创新的政策体系、鼓励郑州开发区绿色升级、强化郑州创新主体建设、完善针对郑州的环境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原因l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江城市带已是我国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几年,皖江城市带已成为与长三角联系最为密切、承接产业转移较多的区域之一.皖江城市带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对不再适合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转出提出了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有地方政府力量、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力量所起的作用明显强于国际产业转移中市场力量所起的作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能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企业规模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而欠发达地区承接地在以上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在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共同作用下,发达地区部分产业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欠发达地区承接地政府应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找准产业承接方向,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在思想观念、产业、政策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地进行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第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日益显现,迎来了承接东部地区甚至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的驻马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河南的中南部,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区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诸如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此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之后,在外需萎缩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加快了向内地迁移的步伐。中西部地区面临承接转移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承接到适宜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将关系到中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走势。从成本因素、市场化程度、产业设施配套能力、经济外向度、技术创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6个方面构建了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指数。此外,利用该指数分析了产业承接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承接能力每提高1%,则导致经济增长0.843%。因此,产业承接能力的提高对于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培育产业承接能力。有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13.
聂勇 《安徽科技》2011,(8):8-10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对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科学发展和加速崛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二五"期间,皖江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规律,增强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经济全球化促使新一轮产业大转移更加汹涌澎湃,奔涌而来的产业转移劲浪连绵不断地拍打着中国热土。"腾笼换鸟"方兴未艾,产业升级此起彼伏。跨国公司溯流而来,沿海制造业漫天向西飞,而中西部地区为承接更多的产业更是不遗余力地进入了群雄逐鹿的"争霸"时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产业梯度系数分析了河南省与某些发达地区(主要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的产业梯度和相对产业梯度,并结合河南省自身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确定了河南省对不同地区需要承接的重点产业以及各地区适合承接的产业.河南省作为承接地应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自身条件来吸引转移产业,并利用转移产业融合本土产业,实现河南省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李东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87-92
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实现跨跃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目前,韶关市武江区正在积极主动地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了使韶关市武江区产业转移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从十个方面明确加快韶关市武江区产业转移园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吕连生 《太原科技》2011,(11):10-17
分析了中部地区各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近况和特点,介绍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做法和探索。提出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不同区域共同发展,必须提高欠发达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欠发达地区分为三类。与发达地区毗邻的地区称为一类区域,离发达地区最远的地区称为三类区域,在这二者之间的中间区域称为二类区域。欠发达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思想观念落后,服务不优,人才难进。因此不但要改善硬环境,同时要加强软环境建设,而软环境对承接产业转移至关重要。对此要分层分类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更新思想观念,优化服务,提高效能,惜才留人,让承接产业转移顺利进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这些地区往往有着要素低成本、资源丰富等优势,但又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劣势。以原巢湖市为例分析安徽省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并针对这些问题给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创造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韶关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区位优越、劳动力成本低廉、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配套产业不足、政策边缘化、第44号文件限制等一些劣势。韶关市要想抓住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产业外移的大好机遇.同时规避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环境威胁,就必须扬长避短,采取吸引产业整体转移,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规划,发展生态产业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