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X射线面探测器衍射系统的晶粒尺寸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晶粒取向不同其衍射花样也不同的原理,检测了取向硅钢片晶粒尺寸.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准确测量在一定尺寸范围内的板材的晶粒尺寸,并与背散射电子衍射结果进行了比较,探索了用X射线面探测器衍射系统在工业上进行金属板材晶粒尺寸在线检测的可行性.该方法有希望发展成为工业生产中金属板材的晶粒尺寸在线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一些常见液晶的多畴X射线衍射和光学织构观察的实验结果,对衍射花样和织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将多畴X射线衍射和织构观察这两种检测手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鉴别常见液晶相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测定薄膜厚度的基片X射线衍射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X射线衍射与吸收理论,建立了一种薄膜厚度测量方法,即基片多级衍射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高速钢表面的TiN薄膜厚度,由于膜下基片的衍射强度较高及衍射峰形良好,可以确保薄膜厚度的测量精度.本法克服了非晶薄膜材料中薄膜衍射信息较差以及存在织构等不利因素所导致测量结果不可靠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在不同工艺下制备的两组纳米SiC颗粒分别进行了小角X射线散射(SAXS)、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显示,两组颗粒试样存在尺寸和粒度分布差异,不同测量方法所包含的信息各有侧重.利用二维探测器XRD系统进行了SAXS和XRD测量,探讨了该系统在SAXS测量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对这些测试结果及其与SEM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发现SAXS更适合于样品尺寸的总体状态表征。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计算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5.
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散射能力弱的生物膜时,缩短衍射时间并能获得可靠的数据是本研究的目的。用小角X射线衍射相机及位置灵敏探测器两种实验装置对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制备的多层脂质体进行小角X射线衍射研究,文中简要叙述仪器工作原理,样品制备方法及实验结果,由得到的五级衍射环和四级衍射峰,计算出相应的重复周期为 6.3nm和6.4 nm。  相似文献   

6.
磁控溅射Pt薄膜织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了磁控溅射Pt薄膜的纤维织构.并给出了一种表征薄膜纤维织构的一般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X射线衍射的特殊扫描方式可以实现薄膜纤维织构的定量和定性表征.对于制备态Pt薄膜而言,织构漫散 400℃退火后,薄膜{111}型纤维织构变强,表明Pt薄膜的强{111}织构系退火时薄膜的再结晶所致.  相似文献   

7.
蚀坑法求算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的 OD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向硅钢的再结晶织构因晶粒粗大而难以用X射线衍射测量.根据板材表面金相蚀坑的几何特征,确定了晶粒在欧拉空间的取向{ψ,θ,φ},并编制出了由蚀坑测量参数直接求算ODF的软件程序.采用该程序快捷而准确地求算了具有粗大晶粒的取向硅钢的三次再结晶织构.实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合理、实用,弥补了X射线织构分析方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用X射线衍射和动电位扫描方法研究了热浸镀锌钢板镀层织构、相分布和耐蚀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镀锌层中纯锌相的主要织构组分为{0002}基面织构,当镀锌层厚度增加时,纯锌相中{0002}基面织构密度水平增加,纯锌相自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以及耐蚀性增加.X射线衍射分析电化学剥离后的铁锌相,结果表明,镀锌层由纯锌相和合金相组成;电化学实验表明,镀锌层各相耐蚀性不同,合金相的耐蚀性高于纯锌相的耐蚀性,且Fe--Zn合金相的耐蚀性随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深冲钢板在线检测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当今的钢板在线检测技术状况,探讨了X射线和超声波板在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获取织构信息是在线检测的关键环节,借助对IF钢板织构的取向分布函数分析,讨论了取向分布函数展开阶数lmax对织构信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在线检测技术上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提高检测精度的可能性,经比较认为X射线法具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药形罩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以及内在织构形态等都直影响破甲弹的破甲威力,尤其是因其具有特殊的内部织构,而有旋转补偿能力。本文提出用X射线衍射法来测定旋压药形罩的织构不对称特性,从而提供一种检验其内在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极图数据与板材织构信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板材织构在线检测为应用背景,以铝板和超深冲钢板为例借助X射线测量了8组不同的极图数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取向分布函数,用以分析极力数据和板材织构信息的关系。研究表明,增加极图数目有利于缩小极图测量范围。同时极图测量范围缩小的方式也应与板材织构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晶材料织构取向分布函数(ODF)对单晶性质进行加权平均可有效预估其宏观磁性各向异性.运用ODF分析法对电工钢的磁感应强度进行了成功估算,并通过测定相同材质的多晶标样的磁感来确定计算所需的单晶性质.  相似文献   

13.
In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a significant non-uniform recrystallization orientation and a substantial texture gradient usually occur, which can degrade the ridging resistance of the final sheets. To improve the homogeneity of the recrystallization orientation and reduce the texture gradient in ultra-purified 17%Cr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in this work, we performed conventional and asymmetric rolling processes and conducted macro and micro-texture analyses to investigate texture evolution under different cold-rolling conditions. In the conventional rolling specimens, we observed that the deformation was not uniform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whereas there was homogeneous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asymmetric rolling specimens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uniform recrystallized grains and random orientation grains in the final annealing sheets. As such, the ridging resistance of the final sheet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employing the asymmetric rolling process. This result indicates with certainty that the texture gradient and orientation inhomogene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non-uniform deformation, whereas the uniform orientation gradient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is explained by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shear bands obtained in the asymmetric roll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电场退火对冷轧工业纯锌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X射线衍射的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了电场退火对70%,80%和90%冷轧变形量的工业纯锌板在160℃分别保温1,3,5,10,15,30min条件下再结晶织构的影响.ODF分析结果表明:电场并没有改变工业纯锌板退火过程中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而电场显著提高了3种冷轧压下量工业纯锌板退火样品再结晶织构的强度.电场明显促进了冷轧{1 0 1 8}面织构向再结晶{1 0 1 3}〈1 0 1 1〉板织构的演变,其中以70%冷轧变形量样品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热轧(终轧温度在Ar1以下)到成品各工序的织构,以取向分布函数(ODF)的形式对加临界变形的半工艺无取向硅钢的织构演变作了分析.发现其热轧板表层织构基本是典型的铁素体再结晶{111}组分,心部和1/4厚度处以铁素体剪切织构和轧制变形织构为主.冷轧变形后,心部和表层织构组分比较接近,{111}、{112}和{100}面织构都增加,但{111}组分增加最明显.软化退火后,{001}<110>与{112}<110>组分迅速降低,织构组分以γ纤维织构为主.通过增加临界变形,在最终去应力退火后,{111}不利面织构大量减少,高斯组分增加明显.Taylor因子可以表征不同取向晶粒对变形能的储存能力,从轧制变形时Taylor因子的分布可以解释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退火条件对BH-IF钢组织和织构演变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加,BH-IF钢晶粒得到细化,但并不明显,强度和延伸率提高,再结晶织构仍为典型的管状γ织构;在超快速加热速率条件下,XRD织构分析显示BH-IF钢γ取向纤维织构组分及强度差异缩小,各组分更趋均匀.随保温时间增加,γ取向纤维织构强度增加,因而由其决定的r值(塑性应变比)增加.在超快速加热速率条件下,试样平行于轧向的r0降低,而垂直于轧向的r90增加,其均值rm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多晶材料在物理冶金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的织构,织构存在的普遍性以及织构对物相定量分析的影响。以0Cr18Ni9钢为例,本文比较了修正织构影响前和采用不同方法修正后的物相定量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相定量分析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中借助取向分布函数(ODF)所作的修正结果最好。 X线强度直接比较法经常被用于测定双相材料的相体积百分比,而且测定时有时假定材料中没有织构。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很难找到没有织构的多晶(非粉末)材料,因此在进行物相定量分析时,忽略织构影响很容易造成较大偏差。只有确定了所得X线衍射强度中织构影响的程度并加以修正才能得到准确的定量分析值。  相似文献   

18.
6111铝合金在冷轧过程中织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并研究了6111铝合金在冷轧过程中织构的演变及轧制工艺对冷轧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111铝合金冷轧后,主要轧制织构组分均为Copper织构组分、S织构组分和Brass织构组分;冷轧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较强的旋转立方织构,而且继续轧制时,随着轧板的减薄,旋转立方织构会迅速减弱而Copper,Brass,S等正常轧制织构组分迅速增强.此外,在总轧制形变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道次压下率的提高,轧制织构减弱.  相似文献   

19.
退火方式对深冲压钢板晶粒尺寸不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续退火或罩式退火后的深冲钢板和超深冲钢板的组织以及织构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罩式退火后钢板表面晶粒比心部的细小,而连续退火后钢板表面晶粒比心部的粗.这种区别主要来源于热轧钢板原有组织和织构的不均匀性,退火加热过程也会对钢板表面和心部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先进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深入研究了冷轧工艺变化和道次间退火处理对工业纯钛板材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不同一次冷轧变形量样品经退火和二次冷轧加工后的EBSD取向分布图、取向差角分布图和极图得知,一次冷轧产生的孪晶对退火再结晶晶粒尺寸及晶粒取向(织构)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又影响二次冷轧的变形组织和织构特征,使二次冷轧变形孪晶的生成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孪晶分数随着轧制变形量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同时会降低二次冷轧组织中{0001}基面织构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