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薛亭亭 《科技信息》2011,(24):I0372-I0373
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骨》讲述了住在旧金山唐人街的一个华裔美国移民家庭的悲剧。对于这一悲剧的根源,很多人认为是由于夹在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冲突中,华裔美国人在对其自身的文化身份的困惑所造成的,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因素。本文将从种族和阶级的角度探究《骨》中华裔美国家庭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从建国到现在,种族歧视问题一直是困扰美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非裔美国人、拉美移民、亚裔等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歧视。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从历史根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多方面来认识。只有从这些方面共同入手才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使各民族、种族取得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浅谈美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华 《科技信息》2008,(11):210-210
从十七世纪非洲黑奴的引进开始,种族歧视在 美国已有了长期的历史,虽然内战及其后的法案结束了奴隶制,但并未结束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事实上,在美国公共场所的种族隔离作为法律制度在美国存在了70多年。政府只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上实行改革,才能从根本消除种族歧视,各种族才能得到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尽管美国还存在着种族矛盾、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的现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表现出美国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形成这一特征的因素之一是对人才的重视,从而淡化了其中的种族因素。只要这个人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就会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达到这一目标,这在公司和任何一个部门也都是如此。 波士顿是一座文化城市,最著名的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出了不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华裔美国人,如丁肇中。这样的高等学府中可看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大陆去的中国人也不少,有的是已在美国定居下来,有的是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悲剧》与《土生子》同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虽然小说分别描写的是不同种族的人:黑人下层人民的反抗与穷白人的苦难,但是两部小说悲剧情节类似,主人公都是被压迫与被损害的人。美国的白人统治阶层利用种族歧视论离间了被压迫者,使得白人统治阶层可以分别通过阶级和种族对他们分而治之地进行压迫。  相似文献   

6.
杨明霞  唐秀峰  袁媛 《科技信息》2011,(15):J0281-J0281,J0285
美国黑人英语作为英语中最重要的种族变体,以其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特点与标准英语存在较大的区别.黑人英语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它受到时间、地域、种族、社会和社会集团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黑人在国内遭受的种族歧视和迫害,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腐朽的、反动的本质。由于肯尼迪上台以后特别标榜什么“自由”、“平等”、“人权”,等等,这种歧视和迫害就显得更其触目,而引起美国国内外正义与论的严厉抨击。今年6月24目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登的一篇文章,对国内种族关系问题表示不安。文章认为由于失业现象的加深而使种族歧视问题更趋严重,暴露了肯尼迪政府有关措施的虚伪和无济于事。文章还企图以失业问题不能解决,黑人遭受歧视迫害的问题也就不能解决这个论点,来掩盖美国垄断资本对黑人进行超经济剥削和种族压迫、阶级压迫的实质。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编者  相似文献   

8.
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德西蕾的婴孩》长期以来被误读为肖邦抨击种族歧视的力作,作品中的女主角德西蕾有着灰姑娘般的身世和经历,却与灰姑娘是完全不同的命运与结局。她们之间存在的相同和相异之处构成本文对此小说进行戏仿解读的基础。通过戏仿解读,可以看到潜藏在表层文本下的肖郑的真实种族观、肖邦对黑人的厌恶、对白人的同情和她作为白人的优越感都在戏仿解读下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日常家当》中,通过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外边世界获得"成功"的黑人姑娘迪"衣锦还乡",探访在偏僻乡村的母亲和妹妹玛吉的故事,探讨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和种族身份,并号召黑人积极把握自我,团结友爱,在美国社会中确立真正的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郑有利 《科技信息》2011,(31):448-448,433
《美国在心中》是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代表作。布洛桑通过自身的经历描述了美国对菲律宾长达48年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人民带来的痛苦,第一代菲律宾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种族迫害以及菲律宾人民对美国的殖民统治和种族压迫的反抗。而布洛桑想通过这样一部自传为自己本民族的人民发声,颠覆主流话语的统治与压迫,重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孟子的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又进行了新的拓展。其具体内涵包括对父母生时的奉养,对父母死后的丧祀,娶妻生子以延续香火三个方面。孟子的孝道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有糟粕,也有合理内核。他的孝道思想对《孝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合理内核对于我们今天建立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是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时代,拥有悠久的海外移民和经商传统的苏格兰也进行了一系列建立殖民地﹑发展殖民贸易的尝试和努力,但始终受到1603年王位联合后英苏王国关系不睦的消极影响。17世纪后期,苏格兰人在殖民扩张活动中既面临来自欧洲主要海上强国的重重阻力,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这成为1707年前苏英双方选择议会合并,组建不列颠国家的重要助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由于高额利益驱使、造假技术提高、买方市场扩大、监管措施不力等原因,近年来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致使国家、公民利益受损,经济运行秩序遭到破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追根溯源,深入分析成因,认真研究对策,在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防范和遏制假发票的产生和流通。  相似文献   

14.
民族同化指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同化是研究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民族同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后,进行了一番梳理,区分了易与民族同化相混淆的概念,对民族同化进行分类,总结了影响同化的因素,以及看待民族同化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现行的坐标系统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立新的城市独立坐标系统,解决城市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投影变形问题,是当前南昌市测绘基准建设的重要工作.依据《城市坐标系统建设规范》,结合国家推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要求,应用地方独立坐标系建立的方法,对建立CGCS2000椭球下的南昌2000坐标系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软实力是一种精神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对方,发挥着硬实力难以替代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备因素。整个国民素质的高低、软实力的强弱,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在促进和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同时致力于提高软实力,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试论晚清社会变迁与史家民族史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剧烈的社会变迁导致史家的民族史观发生根本的嬗变,这种嬗变从结构上来说,一方面是传统民族史观的基本要素中的文化观念的被重新估价,从而导致中国中心观念在晚清史家民族史观中的退化;另一方面它又是传统民族史观中族类观和政治观的被重新体认,并把这种体认融归为民族国家思想,这实质是一场文化的反思和抉择,它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经特别强调民族的“想象”品质,强调先有想象,后有国家;先有想象,后有民族。在一个国家危亡的时代,当先驱者重新建构现代的民族国家时,女性问题往往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由此导致的另一种结果是: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一面往往被忽略,而其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公共性一面则被凸显出来和刻意强调。《新青年》中的“女子问题”讨论,男性论者更多地申述民族自强、国家独立对于女性的要求,彰显女性意识与国家思想相交融的一面。女性成为在场的缺席者,导致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的一面被遮蔽。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人口发展问题。他关于人口发展问题的精辟论述 ,为我们党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人口战略的主要内容有 :人口问题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 ;人口问题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邓小平同志的人口战略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也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生育事业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发,其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