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选取江苏省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借助MATLAB、SPSS、EXCEL等软件求解,将13个城市依据城市建设水平高低分为3类,并给出13个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排名。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的城市建设水平具有严重的区域差异性,苏南和苏中地区明显优于苏北地区,基于研究结果,最后对江苏省现阶段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议题.本文以长江经济带的3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环境压力、状态、恢复潜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城市生态环境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长江下游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整体高于长江中游和上游.根据长江沿江36个城市生态环境各指标的差异,借助PCA排序对其进行分类,将36个城市大致分为六大类型.最后,利用相关分析探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压力、状态、恢复潜力等指标的关联性,了解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压力呈现指数曲线变化;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间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的耦合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3.
秦晓娟  陈怀录  王亚明 《甘肃科技》2010,26(24):57-60,42
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生态环境城市化四个方面构建反映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其分类,对各城市的优势和差距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宜居城市内涵探讨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程度、生活方便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构建宜居性指标评价体系.以省会城市及直辖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决策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宜居性进行评价.得出我国宜居性城市分布不均衡,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对城市的宜居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拉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旅游竞争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自然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江苏省各城市的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通过上述方法对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和对旅游竞争力进行分类,继而对各市的旅游竞争力水平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江苏省旅游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地级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综述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分3层,以发展为表征,涉及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发展潜力、发展外向度、发展调控度等5个方面共29项指标,运用SPSS对2003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函数,并对江苏省地级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苏州、南京、无锡3市城市竞争力最强,常州、南通、镇江3市较强,连云港、泰州、徐州、扬州、盐城5市较弱,淮安、宿迁市2市最弱.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包头市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对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生态环境水平整体较高且环境质量整体向优,城市的污染物控制力度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成为生态环境评价的短板要素.据此提出加强对包头市的工业固体废物的控制管理,从而加快推进"绿色包头"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系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态健康研究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针对南昌市的生态环境变化,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3个方面选取了共22个指标构建了南昌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和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2007-2017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的生态环境安全状况在2007-2011年不断改善,但于2011年后,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南昌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逐步增大;研究期间影响南昌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主导因素是生态压力指数指标,其次为生态状态指数指标;在具体障碍度指标里,影响南昌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有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化水平、建设用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顾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基础理论,选取与城市发展有关的20个指标,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作了主成分分析.按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大小排名选取中心城市,并利用基于GIS的可达性分析,计算最小时间成本,确定各个中心城市的影响边界,将江苏省划分成3个经济区.这一划分结果对缩小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位理论在我国生态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生态城市研究,选取了我国35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进行城市生态建设状况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地城市生态建设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各城市自身的特点,解决突出限制城市生态建设水平提高的主要矛盾,促进我国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地协调持续发展,同时针对不同的城市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地市自然资本的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生态足迹需求为1.5403 hm2/人,三角洲整体及9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占总生态足迹需求的72.67%,位居第一位.珠江三角洲生态足迹供给量最少的地区为佛山、东莞和广州.珠江三角洲地区及9市均存在生态赤字,珠江三角洲人均尚需要生态足迹1.14 hm2/人.具有多种较高生态服务功能的耕地、草地、水域和化石燃料废气(CO2)吸收用地的供给均远远小于需求,包括林地在内的生物生产用地正在以较高的速度流失.受工业化程度的影响,化石燃料的供需状况是影响各地区生态赤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阮君  何刚  王莹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6):6951-6957
为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现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中.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区域的八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理想点赋权确定各指标权重,引入未确知测度理论对研究区2010—2018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表明:生态安全等级提升明显,截至2018年,安徽区域所有城市生态安全等级均达到Ⅲ级及以上水平,但区域内发展差异较明显;2010—2018年所有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得分在波动中直线上升,城镇化快速推进对资源的消耗是制约生态安全提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吴梦成  孙燕  刘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0):8986-8994
基于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建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出一种改进的云物元模型,利用云模型的双重不确定性和物元可拓理论相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山东省2009-2019年城市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重点研究济南市生态安全及指标贡献度。结果表明:该模型所给出的生态安全指数既能描述生态安全状况,亦可对不同城市进行比较。济南市虽一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但生态安全指数稳步上升,受生态系统压力和状态影响较大。山东省16个地级市生态安全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处于临界安全级别,威海、青岛、济南处于排名前列,德州、枣庄、菏泽处于较不安全。建议山东省政府注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制定相关政策方案来缩小各城市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深圳等8个城市1992-2002年间资源环境状态、资源环境压力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子系统共21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加权求8个城市不同年份生态安全指数值,再用逐步回归法构建不同显著水平的3个预测模型,并验证2002年的实证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大连、深圳在不同年份内生态安全指数都较高,基本处于生态安全水平,上海与重庆的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值最低;三个回归模型显示出非常相似的评价结果,并与PSR模型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3个回归模型预测城市生态安全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在城市规划中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的聚居环境越来越重要。阐述了生态城市及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结合有关实例研究探讨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主要内容,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海洋生态文明城市的界定入手,从海洋生态、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海洋制度6个方面构建了环渤海海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大连、威海、烟台3市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东营、天津2市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唐山、盘锦、葫芦岛、营口、丹东、秦皇岛6市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城市;潍坊、锦州、滨州、沧州4市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城市。基于环渤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分析,提出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重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品质演化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基础设施同城市生态安全和健康密切相关.鉴于目前此类问题中量化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从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出发,参考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国际、国内有关指标标准,以大气系统、绿地系统和水文系统为依据,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4个重点城市即重庆主城、宜昌、涪陵、万州等2002-2005年间的生态基础设施品质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城市生态基础质量都在上升;目前宜昌、涪陵属于较好等级,万州、重庆主城属于一般等级;4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质量状况排序由高到低为宜昌>涪陵>万州>重庆主城.通过评价分析,了解了三峡库区4个重点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质量状况,为三峡库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立足生态文明视角,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涵盖经济水平、城镇水平、民生水平和生态水平等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并采用复合指标法对河南省各地市2014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估,进而从规划城镇发展格局、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体系,结合甘肃省14个市州2010—2016年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基础保障和生态质量4个维度测度甘肃省14个市州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甘肃省生态文明的协调度情况,并借助ArcGis 10.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 2010—2016年,甘肃省14个市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生态文明聚类特征由微弱的正相关向较强的集聚倾向演变,且2016年集聚倾向最为明显; 3)甘肃省各市州生态文明发展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生态文明水平大体上呈现出集群化、梯度化、极差化的分异特征; 4)甘肃省14个市州生态文明建设离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目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河西走廊地区整体协调性较好,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协调性较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1)生态文明建设分区治理; 2)加强陇中地区、陇东地区、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协调性建设,借助政策支持、城市合作等提高区域协调性水平; 3)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