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海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20(3):62-64,69
北魏永兴四年,太史令晁崇和鲜卑族天文学斛兰受语主持铸成我国历史上第一台铁浑仪。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及唐初的天文都用这台铁浑仪测天观象,直到725年,唐一行和尚另造新浑仪后,才停止使用,历时300余年。该浑 仪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作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朝鲜李王朝世宗时代为重建皇家天文台共制造了十五种天文和计时仪器。其中浑仪、圭表、水运浑仪和浑象是根据中国古代史志记载和郭守敬的仪器模型制造,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复制。日星定时仪和自击漏等东亚历史上钟表仪器制作取得硕成果的杰出例子,测雨器和水标是世过王天文仪器制造的过程中的新发明。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19):66-68
现在有很多人。说到中国历史的耻辱就是宋朝。 为什么呢?因为宋朝被少数民族欺负,被蒙古灭亡。其实在当时的世界历史,被蒙古灭亡的又何止宋朝。连最强大的阿拉伯(花喇子模等部)、波斯都被蒙古灭亡。  相似文献   

4.
对"浑天仪"一词的历史渊源,以及"浑象""浑仪"两种仪器的取名做了较为详尽的考证,试图理清"浑天仪"一词在历史上使用与演变的线索。并比较和分析了现代部分辞书中"浑天仪"条目的解释,按学术界和日常使用现状对"浑天仪"一词的界定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对“浑天仪”一词的历史渊源,以及“浑象”“浑仪”两种仪器的取名做了较为详尽的考证,试图理清“浑天仪”一词在历史上使用与演变的线索。并比较和分析了现代部分辞书中“浑天仪”条目的解释,按学术界和日常使用现状对“浑天仪”一词的界定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
玲珑仪新考     
关于元代郭守敬所制玲珑仪功能与结构的探讨一直没有定论。通过对明清浑仪记载与利玛窦手稿中所述南京鸡鸣山天文仪器两条线索的再考察,结合《玲珑仪铭》以及其他相关文献的重新解读,承续前辈学者的相应研究观点,基本可以明确玲珑仪既不是浑仪,也不是现代所追认的天文演示仪器"假天仪"。结构上,玲珑仪的主体是一个按周天度数划分为细密网格状的球体,整体呈镂空"玲珑"之貌。功能上,玲珑仪亦仪亦象,但用于观测时与灵台上专门的观测仪器不同,用于演示时亦与假天仪有所区别。玲珑仪是郭守敬创制的新型仪器,其设计与制作继承了宋代仰观天文仪器的理念和汉唐天文演示仪器的测候验历传统,并很可能受到了欧洲-阿拉伯天文仪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京古观象台兀然矗立在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正统七年(1442年),当时称作观星台,高约14米,台上安放着浑仪、简仪浑象(天体仪)等大型铜制天文观测仪器。在台下,从公元1442年至1446年,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布局,先后建成了紫微  相似文献   

8.
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北极地区上方的臭氧层首次出现大面积空洞,足以被称为‘北极臭氧洞'。"也有报道称,北极上方出现了一个面积相当于5个加利福尼亚州面积的臭氧洞,这个规模空前的空洞有时会向东欧、俄罗斯和蒙古地区移动.  相似文献   

9.
日本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传奇故事:"神风"在元朝时期曾两度施威摧毁蒙古入侵者的船舰,将日本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此后数百年中,日本人一直对"神风"项礼膜拜,兴起了大规模拜神的活动.然而,最新的科学发现却否定了这个传奇故事.近期发表在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的一项考古新发现指出:拙劣的造船工艺和船体设计是导致蒙古舰队葬身鱼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蔡伟 《科学大观园》2010,(20):76-76
<正>"沙特尔可汗"大帐篷于今年7月5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首次向公众开放,成为该市未来派建筑的"新成员",它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及其设计师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帐篷。"沙特尔可汗"大帐篷"沙特尔可汗"大帐篷由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福斯特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该公司高级合伙人尼格尔·丹西说,这个倾斜的针尖状娱乐中心设计用以唤起人们对蒙古包的回忆:"蒙古包作为传统游牧民族的建筑形式在哈萨克民族的历史上引发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