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国休闲体育人才供给与培育现况,揭示休闲体育人才的结构能力特征,寻找制约运动产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方法:以四川成都运动休闲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指导者及健身者为问卷对象,访谈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相关专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目前该地区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现状、问题、原因,为构建中国式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寻找现实土壤.结果:1健身者经济收入、职业特点影响其对休闲场所的选择,月收入较高或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主要选择规模较大且距离住宅区较远的休闲场所;2休闲场所现有人才分布不存在性别、学历差异,亦与休闲场所的地理位置无关,但大规模休闲场所人才主要来源于综合性大学体院毕业生,而中、小规模的休闲场所则以自我培训为主;3整体看,休闲场所人才需求大于供求,表现为规模大且远离居民住宅小区的休闲场所人才最缺乏;4休闲急需人才排前3位的依次为健身指导、保健康复及体育销售;5休闲人才素质结构集中体现在"指导能力"、"团队合作"、"知识结构"、"身心素质"、"经营策划"及"服务能力"6个方面.结论:成都市对休闲体育人才有较大的需求,缺口集中在较大规模且距离居民住宅较远的休闲场所;我国休闲体育人才知识结构不全面,供给及培训困难较大,加快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进程与力度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体育科技的进步,同时也对新时期的体育信息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信息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调研体育用人单位对信息技术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找出毕业生已具有技能与体育领域对信息技术人才技能要求之间的差距,对体育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休闲体育专业拟景教育模式的概念、理论基础、内涵以及内容涵盖,认为实施休闲体育专业拟景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在于:符合休闲体育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休闲体育不同专业方向能力的要求,缓解休闲体育学科的交叉性与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休闲体育专业拟景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是,进行校内外社会实践(见习)基地建设,构建学生全程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健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从年龄和性别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动机、频率、项目、场所及对职工体育工作的要求。建议:1)高校教职工树立休闲体育的价值观。2)学校领导重视开展教职工休闲体育竞赛活动,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加快引进新兴项目,加大对休闲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以促进高校教师休闲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5.
休闲体育专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实施是专业办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专业教学的有效手段。采用文献资料与个案分析等方法,围绕休闲体育专业应用型与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研究该专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首先,针对休闲体育专业就业平台与对应岗位进行分析,确立评价标准研究的思路;其次,探讨休闲体育专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的构成,从基础知识指标、基本技能指标与专业技能指标三个方面进行确立与设计;最后,在分析各项评价指标选择与权重的基础上,确立休闲体育专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的实施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进入了休闲时代,体育休闲健身娱乐业发展迅速.面对缺乏管理人才和指导性人才,辽宁师范大学创建了社会体育(休闲体育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的休闲体育人才,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大众体育,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安徽省22所地方高校教师的体育休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休闲的限制因素中,个人的体育休闲时间、体育休闲服务质量和体育休闲产品的安全性这三方面的限制等级都大于3,说明高校教师体育休闲的时间有限,体育休闲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较差;缺少专业指导和体育场所的管理水平的限制等级也大于3,同样是限制性较强的因素.由此可见,安徽省地方高校教师全民健身运动还没有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何沛恩 《科技信息》2011,(12):I0239-I0241
本文是以广西休闲体育发展为基础,从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的未来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点,休闲体育人才应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可概括为:面向未来,引领发展,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休闲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休闲体育内涵对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休闲体育与阳光体育的相容性,认为可以将休闲体育的形式、内容等引入阳光体育活动之中。建议在高校建立体育活动指导站,以指导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高校要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休闲体育技能的培养,已解决当前高校休闲体育和阳光体育师资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湖北省社区体育的现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活动意识较强,社区居民的年龄层次与健身地域的选择差距较大,现有的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基本上可满足老年人的健身需求;但体育场所单一、设施损坏严重、专业健康指导员缺乏的现状,不能满足中年和青少年居民的健康消费要求.构建多元化、对口性体育设施,一方面可推进湖北省社区体育和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拓展体育人才的就业市场,缓解体育人才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依托专业工作室实施工学结合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后,先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进入学校相关工作室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再下企业顶岗实习提高综合技能,可以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省地方高校本科物流类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结论是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着眼于"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分析了国家级舟山群岛新区港口物流业未来发展对港口物流类本科人才的数量和专业素养的需求,提出了浙江省地方高校本科物流类专业方向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蓝本,对重庆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各个方面进行现状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重庆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培养方案尚不完善,尤其在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建设方面,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开发新型课程资源、树立复合型创新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特色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珅 《韶关学院学报》2014,(10):108-112
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背景下地方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对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地方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内部资源和外部优势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制定相应的体育人才发展计划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日语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专业技能,而是越来越看重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日语旅游人才,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旅游院校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使旅游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架构技能型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科学的人才发展观的内涵分析,明确指出,架构技能型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建立真正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同时寻求构建人才培养平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体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省为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实际情况,认为浙江科技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能力的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通过分析汽车类人才的市场需求、车辆工程专业定位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建立了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且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经过实践证明,该体系适应车辆工程专业教育和学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需求,以辽东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载体,分析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探讨区域产业结构的产业分工、技术层次、生产组织过程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制订符合该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高质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的调查,提出了培养企业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为培养既掌握日语专业知识及各种技能,又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知识,有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外语人才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