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预计至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超过4 000亿元人民币。北斗导航产业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科技创新重大方向。《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导航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开展新一代导航卫星等前沿技术攻关,掌握未来高精度导航产业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连接上海与长三角腹地——呈现出"Y"形产业轴结点的青浦,其在地缘位置上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并以"动力驱动源"的姿态致力于上海市科创"十三五"重大战略专项的建设,积极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入21世纪,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是实现强国的必经之路。目前,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被誉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第三大最具发展潜力的IT产业。这一点可从我国  相似文献   

3.
该课题的总体目标为在特大城市层面建设一体化的智能位置服务开放式平台,实现基于B2B的位置服务模式,为位置服务开发商提供安全的运营平台,从而实现各类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共享共通。并在此运营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商业化的位置服务模式和领域,拓展导航位置服务的应用领域。依托城市定位数据解算中心,在解决持续高并发的终端定位管理技术和终端定位信息与服务开发商准实时匹配技术的基础上,突破电信级智能位置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面向特大城市的B2B商业化服务。该课题构建云架构的电信级智能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吞吐率每秒600 000次以上,基于平台的服务开发商数量不少于100个),创新研究一种室内外位置信息的智能发布模型,实现无缝化的位置信息集成管理,并提供高效的访问接口。该课题总体进展如下所示:(1)完成了业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智能位置服务平台设计、室内外位置信息智能化集成管理设计。(2)北京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初步形成,目前其吞吐量可以达到10万左右。(3)重点研究了课题中"终端位置信息与服务开发商准实时匹配技术、终端位置信息智能化管理技术、B2B服务开发商应用访问体系和接口技术"3个关键技术,建立了用户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可以提供数据服务与基本GIS空间服务。(4)完成了平台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与模块的详细设计,研究了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体系结构,完成了位置云平台设计,形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包括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总体构架与工程实施方案:《位置云数据层总体设计方案》《位置云数据层总体实施方案》《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设计规范》《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服务接口标准》。(5)开发了导航基础地图数据与位置服务专题数据的动态迭加协议,研制了位置信息搜索与服务平台,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位置云数据库规范》。(6)研究了位置云服务平台的集中资源管理,形成了管理模块的设计方案《用户管理平台程序设计》。(7)该课题研究了室内地图的制图规范与技术流程,完成了室内地图数据采集、室内地图数据编码规范、室内地图配图、室内外无缝导航地图数据库建设、室内位置信息源控制点部署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无线网络和定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位置服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位置服务根据使用者的当前地理位置提供定制的内容和服务,它正在逐渐被应用在工业、科研、医疗、生活等的许多领域。探讨了位置服务在校园和教学中的应用,从校园导航、智能教室、智能图书馆和个性化移动学习4个方面讨论如何将位置服务应用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从而提高使用者的效率和方便校园用户。定位技术是位置服务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几种适合校园使用的无线定位方法,包括GPS定位、Wi-Fi定位和手机定位。  相似文献   

5.
古代,有一种永恒的神圣象征——北斗七星,找到了它,就能找到永恒的北方。现在,有一种新的方向引领——北斗卫星导航,拥有了它,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星象,命名腾飞的中国位置服务与导航,是文明古国渊源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在我国全面创新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我国北斗系统积极参与国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激烈竞争,而且能不断提高我国北斗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与GPS对标分析,对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战略分析,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奠定科技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7.
正9月25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化专项"基于国产‘麒麟’操作系统的卫星定位智能终端和桌面终端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综合验收,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运用"国产‘麒麟’嵌入式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以及国产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实现了基于国产"麒麟"操作系统的卫星定位智能终端和桌面终端的产业化,解决了终端产品应用国  相似文献   

8.
《上海信息化》2008,(6):94-94
全球LBS位置服务提供商deCarta(地开达)公司近日在上海召开发布会,推出了针对下一代个人导航设备与智能手机的实时双向可连接导航服务。可连接导航系统能够通过网络向个人导航设备与智能手机提供实时双向的位置服务(LBS),使用者可以随着所在位置的变化,获取如Internet本地搜寻、交通状况、天气情况、驾驶导航等实时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9.
新观察     
<正>"北斗+"推动产业发展新业态"北斗+"就是"时空信息+""位置服务+",它基于我国自主可控的北斗技术,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融合。201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1343亿元,增长29.1%。国内卫星导航市场新增销售产品及系统超过80%已采用北斗兼容技术。专家指出,"北斗+"包括三个方向:一加技术;二加行业;三加规模。"北斗+"是智能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北斗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高科技系统工程,使用好、维护好北斗系统需要在科技创新上不懈的努力,要瞄准核心技术、面向市场和产业应用,避免高技术和产业的无序发展造成产业缺乏有效核心技术的支撑陷入低附加值陷阱。”9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名誉会长徐冠华在第二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1.
位置服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测绘技术的发展,与位置相关的信息增值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其中最大的增长点.对位置服务的基本概念、产生背景和服务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国外位置服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与发展,并提出了加快我国位置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曲彧 《科技潮》2013,(1):34-37
"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要重点打造‘导航与位置服务’和‘通用航空’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北京北航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介绍,北航将充分发挥"空天信"融合的学科特色,瞄准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战略需求,在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内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产业联盟、联合研究中心,开展高技术研究,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期关键词     
《今日科技》2012,(2):1
正重大科技专项方向与目标与"十一五"实施的26个重大科技专项相比,"十二五"进一步突出重点,凝练了10个重大科技专项。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要求,巩固专项治理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我局以"正风肃纪"为抓手,结合科技工作实际,由纪检组长带队对市科技系统开展专项督查,加强了监督执纪问责。4月25—26日,督查组重点检查了市知识产权局、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汽车电子和无线手持设备对导航需求的剧增,中国电子地图产业面临爆炸式增长的产业契机。车载导航、手机导航等移动位置服务逐渐成为投资者追捧的金矿。智能交通的推进、物流、旅游等一系列市场的启动,将使我国导航产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移动位置服务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目标导航,军事、野外测绘、医疗等领域,是当前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论文以电子地图和GPS定位技术为基础,研究了基于智能手持终端、掌上电脑和便携机的导航电子地图设计和实现方法,提供用户全方位、全时域空间移动位置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汽车电子和无线手持设备对导航需求的剧增,中国电子地图产业面临爆炸式增长的产业契机。车载导航、手机导航等移动位置服务逐渐成为投资者追捧的金矿。智能交通的推进.物流.旅游等一系列市场的启动,将使我国导航产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各行业对位置服务高精度、多元化需求,本文给出一种高精度、综合性北斗位置服务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分析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相结合,集高精度定位、实时监控管理、行业资源共享、交流宣传等多种服务为一体,可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多元化服务,并以山东省首个五位一体综合性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青岛北斗数据中心的建设为例,对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验证,以期为其他省市北斗位置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期间,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下,牵头组织实施了"核高基"(专项一)、"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三)、"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四)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重点任务、强化组织推进机制,有效发挥了重大专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调研评估组,对由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牵头承担、智慧航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参加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项目"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进行了现场调研和阶段评估。调研评估组由中科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代表、行业主管部门专家、示范应用机场专家、相关技术领域专家等组成。上午,调研评估组对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使用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走访机场安检站领导和一线安检人员、询问通行旅客切身感受、体验不同身份信息与不同人员的交叉比对,使调研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