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列斯特和约》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德国签订的重要条约,它们的签订引起了时人和后人的广泛反映。从苏联方面来看,它们虽体现了灵活、务实的特点,但前者不幸,后者获益不少且极大地暴露出苏联外交的民族利己主义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安全利益的概念,阐述了我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基本涵义;接着分析国家安全利益区的性质特征,提出了确定国家安全利益区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最后,阐明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区,着重剖析了我国安全利益区的核心层和内层。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最近颁发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这一论述十分精辟,它指出了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系。一、科学技术与国家安全利益的关系国家安全是国有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安全的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等等。从国家安全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朝鲜半岛局势的任何发展都牵动着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裂并对立的局势成为美国在半岛驻军的最佳理由。美军在半岛的留驻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使得中国周边局势更加动荡。朝鲜半岛的统一将促进东北亚地区多极化发展趋势并促使美国结束在朝鲜半岛甚至在日本的驻军,这将极大缓解中国东北部的战略压力。为确保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中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在朝韩之间的斡旋,减少双方爆发冲突的危险,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该报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56篇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将报道数量、报道手法和报道倾向作为研究指标,分析《纽约时报》对中国人权问题报道框架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国家利益与国际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旨在为国家利益视角中的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一点策略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在研究现状上是欠缺的,至今没有专著;在内涵上是宽泛的,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在研究方法上是多样的,有唯物史观、历史分析法、演绎归纳法、系统论、影响论和心理分析法;在意义上是多重的,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对"斯大林模式"和苏联历史的研究,对中国战略的定位和调整都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律关系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而国际关系的驱动力和国际关系的演变线索是国家利益,正是国际利益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运用各种手腕进行博弈,才产生如此复杂的国际关系,也才产生众多的国际法制度。通过对国际法中关系到国家交往的重要制度:国家承认制度的历史梳理和分析,试图论证国际法、国际关系史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制约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国家利益的目标趋向多重化,国家利益的范围趋向国际化,国家利益的空间趋向多维化。为了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为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的历史使命,必须适应国家利益拓展,更新军事斗争准备理念、增强全球军事斗争能力、拓展军事斗争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外,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探讨了国家的地理位置对国家安全的几个层面,如领土安全,国家安全战略,战争、情报、间谍等国家安全活动,以及国家安全力量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苏美关系以缓和为主要特征,这种缓和实际上是双方互相限制的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以往的僵硬对抗,部分地改善了国际紧张局势。“苏攻美守”是这一时期苏美关系突出特点,国家利益是外交活动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外,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在分析了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大力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系统的逻辑过程、技术框架和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吕杨 《世界知识》2010,(12):38-39
奥巴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与变化是内外形势使然,是奥巴马外交"新政"的落实与体现,反映美国在相对衰落的背景下维护全球利益与国家安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法律赋予了国家安全机关刑事执法权,也赋予了其行政执法权.但就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权而言,其执法所依据的国家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还存在许多空白、不足和问题,需从立法上予以解决,以便国家安全机关更能有效地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6.
近期我国商务部表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例外资并购案威胁到中国的产业安全",这一结论再次引起我们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视。美国于2007年制定了《2007年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FINSA),2008年公布了实施细则草案,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相关立法经验,构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朝鲜半岛是我国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影响。本文摘要介绍了朝鲜半岛的战略地理特征,以及在亚太战略格局中的地缘政治价值。从国家安全的几个主要层面,即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着重分析了半岛对我国的地缘战略影响。并阐述了在新的东北亚战略结构中,为保障我国安全利益所应采取的对策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对中国内部事务的插手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期以来美国或明或暗的通过支持藏独、台独、东突势力。阻碍中国统一大业,恶化中国国家安全状况的行径。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是战略性的,需要从战略的高度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倡导和平统一,毛泽东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新中国面临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台湾问题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既是关系主权完整的根本问题,又不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辩证认识国家安全战略与解决台湾问题二者关系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推动着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为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国家文化安全是在全球化语境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被提出并日渐彰显其价值和紧迫性、日渐为人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全球化到怎样的程度才算合理,维护民族性的底线在哪里。这正是文化交流与冲突、同一与差异问题的核心所在。准确把握影响文化安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安全策略。文化和人一样,是有性格的,要认真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锻造中国的“文化之魂”。政府、社会、学校的教育引导与强制要求相结合,才能共同营造维护国家民族文化安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