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主要包括思想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创新资源的生成与创新主体的发现、运用、整合等创新活动息息相关。创新资源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素材空间,提供了畅达的信息通道,还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
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现已进入到在国家、高等学校和企业等高层次和多方位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高等学校具有十分突出的人力资源优势,因而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居于引导地位,同时发挥着重要的牵引、基地和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6,(5):28-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话语体系建设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有赖于自身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紧紧围绕"特色"这一关键词展开,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关键在创新。创新体现在应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新"问题上,这些"新"问题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要有"新"转换、"新"方法、"新"话语和"新"交流。  相似文献   

4.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是依托高校建设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它是联系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为企业提供综合的服务;推动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有利于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社团的地位体现于与其他创新主体保持联系,促进主体间的联系与互动,扮演着知识流动的推动者、创新主体间的联络者、创新制度的建设者、科技人员的服务者、创新文化的营造者五种角色。  相似文献   

6.
哲学社会科学传承人类文明,资政育人的作用,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之中,说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次与时俱进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指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校培养人才,人才生产成果;企业孵化器使成果转化并生成企业;企业发展(企业绝对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孵育(孵化企业和培育企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我们对孵育体系的认识远远落后于教育体系。使得孵育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之瓶颈。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肯渎创新.  相似文献   

9.
科研创新团队是培养人才、催生重大创新成果的有效模式。目前广西各级政府、各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力度不够。广西应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结合学科优势选择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创新团队的各种运行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科技社团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机制与组成要素中扮演的独特角色,通过梳理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社团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中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科技社团在助力基础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总结了科技社团以专业引领力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以专业影响力参与全球科技创新规则制定、以专业组织力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共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本文将之设定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模型,以系统内部的要素的内在矛盾为考察重点,探索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找学科建构的根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系统网络。其核心机构是企业,主要功能是组织科技攻关力量创新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因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企业主体缺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府职能发挥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是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因此,需要切实巩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源与知识库的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和优化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自1987年创办以来,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生产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加速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科技企业孵化器将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读者需求变化和事业发展的角度阐明了我国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进行服务策略调整的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图书馆联盟、践行信息服务先进理论研究成果、研究和探索社科信息服务新方式和新手段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成果评价的误区,论述了当前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成果评价的基本做法,指出了创新是评价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成果的最重要标准.创新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材料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结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只有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科技强国建设。为探究我国科普建设与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状况,本研究采用熵权法对2004~2020年间各年度的科普建设及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耦合度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随着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我国科普建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2018年由于科普发展方向上的局部调整,出现了短暂的波动。最后,基于我国当前科普建设情况,本研究从建立更加完善的科普工作机制和评估监测体系、更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和多元手段3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1994-2013年湖北省获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统计分析,揭示了该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湖北省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科学在社会生活中已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人们对它的了解常常是片面的、不正确的。鉴于此,借助于科学史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看待和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关注人类的命运是图书馆学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共同取向,并对科学技术哲学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图书馆学研究者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图书馆学应吸取其他先进的科学理论来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