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了电流变技术在汽车减振器上的应用.利用电流变流体的流变性能受电场影响的现象,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减振器及其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流变流体的电场强度,从而改变其流动阻力,可以实现电流变减振器最佳阻尼力的控制以满足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描述了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与电场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将压降分成流体粘性阻尼引起部分和控制电场引起部分,该模型为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力学分析与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电流变流体的力学性能,针对电流变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建立电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论述了电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流变减振器结构合理,在低频段阻尼力变化显著,探讨了造成高频段阻尼调节效果较差的原因,提出需选用高屈服应力值的电流变流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个混合模式电流变减振器,建立了相应的电流变减振器阻尼力数学模型。在l/4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对车辆半主动悬架进行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了一个最优输出调节器。确定了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和加权矩阵。用龙格—库塔法解出了最优控制的反馈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最优控制能有效的降低车身加速度,提高车辆运行的平顺性和安全性;设计的电流变减振器结构合理,能满足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的需要,电场强度小于3kV/mm;整个控制系统易于实现,能耗低,响应速度快,可用于半主动悬架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建立了反映阻尼力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减振器阻尼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液体的粘性阻尼引起的粘性阻尼力,另一部分是由控制磁场引起的库仑阻尼力.指出改变磁场强度可以改变磁流变液屈服切应力,从而可改变阻尼力.最后用实验验证了阻尼力数学模型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通过仿真证明了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汽车悬架系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流变减振器工作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汽车阻尼可变悬架系统的组成,建立了悬架4自由度力学模型。针对汽车悬架系统的不确定性、时变性、非线性和复杂性,设计了自动调整模糊控制器。基于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对路面随机激励信号和确定和确定性扰动进行了系统仿真,并对系统延时和内部参数变动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有效、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液体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其流变性质能迅速发生变化的一类流体,基于这一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电流变流体 减振器的机械结构对充分体现电流变效应的功能,实现振动的有效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结构和阻尼特性,该设计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阻尼力电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原有的电流变阻尼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其阻尼力的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并建立了力学模型,给出了其阻尼力和等效粘性阻尼系数,通过与原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相比较,新型阻尼器在电场为0kV/mm、增益为2时,其粘性阻尼系数是原电流变阻尼器的4倍,表明新型结构的阻尼器设计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0.
汽车筒式减振器阻尼力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汽车筒式减振器阻尼力的作用并对它进行了计算,通过对阻尼力的测试,分析了影响减振器阻尼力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抗侧刚度较弱的装配式结构纵向框架研究较少的现状,建立了纯框架、增设防屈曲支撑及增设阻尼器的装配式框架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非线性的时程对比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三种模型纵向体系的结构反应.分析表明,在类似结构中增设阻尼器,可显著提高减震效果,使结构在大震中依然处于弹性状态.对于进一步提高阻尼器在纵向框架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发动机曲轴系扭转振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扭振减振器阻尼比参数的变化对轴系扭转振幅放大系数的影响,并开展了轴系变阻尼扭振减振器的设计工作.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后,系统的自振频率和临界转速都相应有所升高;当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在各临界转速下选取最佳阻尼值时,轴系自由端各阶扭转振幅均有明显降低,显著改善了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特性,验证了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对轴系扭转振动抑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MR-J型磁流变阻尼器性能测试与阻尼力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预估模型易受磁流变液磁感应强度一剪切屈服强度(B-τ)曲曲线精度及磁芯饱和效应的影响.导致阻尼器的预估阻尼力与实际阻尼力有较大偏差.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并制作了2个磁芯可更换的MR—J型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对阻尼器的磁场分布和动力性能的测试,研究了磁芯面积、活塞节段数及磁场分布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实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B-τ曲线的实用识别方法,建立了考虑磁芯饱和效应的阻尼力预估模型研究表明:磁流变阻尼器的磁场分布和阻尼力随磁动势上升存在明显的磁芯饱和效应,且阻尼器的饱和磁动势随磁芯面积增大而增大;所提出的磁流变液B-τ曲线实用识别方法能正确描述阻尼器实际工作状态下磁流变液的性能参数:所提出的阻尼力预估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估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际阻尼力.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个混合模式的电流变减振器,将其应用于1/4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建立了基于新型电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减顺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层结构电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运动状态难以完全实时测量、外界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界限难以准确估计以及阻尼器连续可调的特点,提出了半主动直接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策略.它是利用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itz判据选择滑模梯度参数,根据滑模到达条件和电流变阻尼器最大可控阻尼力设计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器,而可控屈服阻尼力对主结构做负功控制规则以保证主结构最佳减振.仿真分析表明,半主动滑模模糊控制电流变阻尼器减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设置和未设置新型椭圆形开口金属阻尼器的五层钢框架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新型椭圆形开口金属阻尼器对多层框架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设置了椭圆形开口金属阻尼器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明显小于未设置阻尼器的结构,且结构主体可以基本保持在弹性范围内工作,说明该新型椭圆形开口金属阻尼器的减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辐射阻尼力和电磁质量的动力学本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辐射阻尼力”是一种力变率的猝量,电磁质量是辐射反作用力变率的另一作用效果.辐射反作用力变率的物质来源是带电粒子的辐射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