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结构可靠度理论,同时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对用汉森公式确定的地基稳定极限状态方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可靠性分析;并对抗剪指标C,随机变量的敏感性以及可靠度指标和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用汉森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熊启东@高大钊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加筋板结构制造误差引起的可靠性问题,采用强度稳定综合理论(CTSS)公式研究加筋板结构的极限强度,改进CTSS公式在板格结构极限强度计算中的应用方式,改进后的CTSS公式计算结果相对保守、稳定.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验算点法研究加筋板制造误差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分析参数制造误差带来的计算结果偏差,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从比较结果看这种偏差可以达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勘察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常涉及到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及桩端承载力标准值qp的确定与使用.本文通过梅耶霍夫(Meyerhof)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分析,有利于建立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及桩端承载力标准值的物理概念,对于实际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州市滨江东路延长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分布的具体情况,阐述软土地基处理设计的理论,对软土地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路堤极限填土高度的确定性、路基沉降量估算和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等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本工程主要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场地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所以从理论上提出堆载颓压处理和袋装砂井处理出两种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土的物理和力学特性往往随空间位置而变化,因此在研究自相关距离对条形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时,需要引入随机场理论.本文基于随机场理论,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2D建立纯黏土地基模型,计算出不同黏聚力的自相关距离所对应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黏聚力空间变异性对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规律,进而探讨自相关距离所对应最不利工况.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法求解思路分析基坑工程中土钉墙支护的极限高度,研究土钉墙支护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极限高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具体包括地基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土钉长度、边坡坡角、地基土体弹性模量和复合土体弹性模量等因素.通过拟合分析方法,重点考虑地基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土钉长度、边坡坡角4个主要因素,提出计算土钉墙支护极限高度的经验公式,该公式在垂直开挖无支护情况下即为无支护下竖直陡坡的临界高度理论解.通过2个工程实例分析,证明了采用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对基坑工程的设计和分析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增量加载法计算地基极限承栽力,分析不同剪胀角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胀角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震荡段和稳定段2个阶段.在震荡段内,地基极限承载力随剪胀角增加呈震荡跳跃特征,且对单元类型和网格疏密程度敏感;在平稳段内,地基极限承载力随剪胀角的变化不大.与Prandlt理论解一致.剪胀角时基底附近塑性区的发展分布和破坏模式亦有显著影响,随剪胀角的增大塑性区分布逐渐扩大.当剪胀角小于某特定值时,地基破坏表现为基底土体的冲切刺入,类似于地基的冲剪破坏;当剪胀角大于某特定值时,塑性区分布类似于Prandlt破坏机构,有明显的主动区、过渡区和被动区.  相似文献   

8.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只适用于均质土地基,对于两层土强度参数较为悬殊的层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用有限元法计算更为准确和合理.强度折减有限元法是一个计算安全系数可靠的方法,利用这一原理,采用有限元岩土软件Plaxis8.2建立计算模型,先计算单层土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与Prandtl解比较,误差极小,在精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计算不排水条件下双层粘性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经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上层土厚度和下层土强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依据加筋地基理论和现有试验的结果,提出设置加筋垫层条形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运用极限分析的上限原理推导设置加筋垫层条形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结合工程实例,得出与目前已有计算方法基本一致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上限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实际工程中常见砂—黏土双层地基,在这种分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问题上传统的太沙基承载力公式不再适用.工程中常用的条形基础下,砂—黏土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半经验计算方法可能会提供不可靠的预测.文中采用一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解的方法——不连续布局优化(DLO)对砂—黏土双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传统地基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承载力折减系数,给出了不同工况下该系数的设计图表.基于DLO的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个可适用于取值范围广泛的几何和土体强度参数的多项式回归公式.基于文献中条形基础下,砂—黏土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所提出的简化公式进行了验证和不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几种常见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地基破坏主要形式及其机理,列举了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几种常见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宪法理论基础是宪法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理念。近代人民在革命斗争中,认识到国家权力最容易侵犯人的权利,因此人们用宪法严格限制国家权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国家干预,人的积极性权利也需要国家创造条件,国家权力迅速膨胀。传统严格限权模式不再适用社会需要,现代社会既需要授予国家权力,又需要控制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PGIS平台下分形理论在地球化学异常圈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定异常下限的传统方法是基于统计理论的,只考虑了数据的随机性;但是地球化学数据不仅具有随机性,还具有不规则性和自相似性,适合用分形理论来处理.作者采用基于分形理论的含量面积法来确定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同时以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GIS技术为平台,构建出地球化学异常的自动圈定的新方法.在西南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圈定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模糊极限的一种新定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模糊分析中模糊极限的定义都是基于扩张原理的形式给出的,并且都是对元素遍历某个条件或取λ遍历[0,1]所对应的全体结果进行运算,这种运算中的遍历过程给模糊极限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用模糊结构元方法给出了模糊极限的一种新的定义,这种形式摒弃了对元素遍历的繁琐运算,使得该定义运用起来更加灵活简便,而且也体现了模糊结构元方法在简化模糊分析计算方面的优越性。最后给出了 3 个结论,即极限的加减法与数乘定理、极限唯一性定理、有界性定理,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衡量证据事实的最下限的标准,我国在未来出台的民事证据法或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设置相关的程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应确立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并应对高度盖然性标准从低到高的程度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究该证明标准从低到高的程度用法律语言如何表述,特别是法官对证明事实不同程度的心证在民事判决书中的表述方式,对不同性质的民事案件的适用角度分析其层次性,以清晰的系统理论去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向异性地基稳定性问题.根据复杂岩土 材料理论与试验研究成果,采用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应用特征线理论,建立了 复杂材料极限平衡基本理论.分析塑性滑动区域应力沿滑移线变化规律,导 出了各向异性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通过数值积分与电算,得到了承载力系 数数值解答.有关公式、图表定量地反映了地基极限承载力随各向异性程度 增高而降低.所获成果简化到各向同性材料中与许多经典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阶梯形堆载方法在软基堆载预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削坡减载"的思想,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提出了在堆载预压法处理中应用阶梯形堆载的方法,不仅保证了足够的抗滑安全系数,防止了地基滑移破坏,而且大大缩短了工期,最后,用软土地基堆载的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对全面堆载预压法与梯形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时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梯形堆载方法的合理性,提高了处理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储备,加快了堆载速度,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8.
黏土所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对地基承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Prandtl型的地基破坏模式,采用离散法构建了地基破坏时的速度场模型,并以极限分析上限法为基础,推导出综合考虑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的黏土条形地基承载力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离散法计算程序,得到了相应条件下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本文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的计算值是基本一致的,与试验结果也能得到较好的吻合.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地基承载力系数分别与土体各向异性系数和非均质性系数均近似呈线性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速铁路在基础设计方面存在两种主流方法,填方路基和桥墩路基。分析两种方式的利弊,阐述了经济效益好的填方路基处理前后其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密度、含水量、液限、塑限、粘聚力以及内摩擦角等的响应情况。讨论分析了湿陷性因素及经过CFG桩等处理后沉降的变化情况,阐明了基本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湿陷性的影响因素和沉降的控制情况,为后期的研究提供本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