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2.
讨论了带有滚筒式和圆齿片式提花装置的提花圆机的上机工艺和计算方法 .给出了滚筒式提花圆机提花片齿排列、选针片钳齿工艺 ,以及圆齿片式提花圆机的花梳片移动顺序、圆齿片钳齿工艺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传统提花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磁永磁混合悬浮驱动式织针模型。通过分析悬浮式织针的驱动模型,分析织针在各个阶段的运动规律,探讨针织利用磁悬浮驱动方式实现特定轨迹的可行性。在对织针运动轨迹的分析仿真的基础上,通过设定参数仿真通入电磁体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为最终选定电磁永磁尺寸和属性参数以及探讨织针的控制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6.
分析了多梳经编机复合针的运动组成,将工艺上对梳栉的摆动要求叠加到复合针原有的运动要求上,构成了多梳经编机复合针的运动——摆动、槽针上下运动和针芯与槽针之间的相对运动;研究了一般多梳经编机复合针运动机构的结构和机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8.
以水平提花轮控制沉降片的运动状态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建立了提花轮齿和两种钢米与双片鼻沉降片的啮合关系式,并定量地分析了提花轮齿和不同尺寸的钢米在弯纱区域控制沉降片的径向挺进距离和各弯纱始点的周向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提花毛圈大圆机的沉降片除受沉降片三角控制外,还受提花轮的控制,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比较复杂。分析研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以及沉降片与织针运动曲线对位关系,对毛圈的正常成圈、毛圈织物的提花图案效应、以及提花轮的安装调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日本福源公司RX-PLZ型提花毛圈大圆机为例,针对提花毛圈大圆机沉降片运动曲线的特性,分析了水平提花轮与沉降片的啮合关系,探讨了提花轮齿及其钢米控制沉降片的运动状态,研究了由沉降片三角和由提花轮控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与织针运动曲线的对位关系,并分析了毛圈纱垫纱位置与弯纱成圈的各种状态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水平提花轮与沉降片确有一定的啮合关系;2.提花毛圈机的沉降片分别受沉降片三角、提花轮齿和钢米作用形成不同的沉降片运动轨迹;3.提花毛圈机织针和沉降片运动曲线对位调整有一定的范围,两曲线的对位关系直接影响到垫纱位置,对毛圈纱能否正确形成毛圈线圈或平针添纱线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与单独由沉降片三角控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相比,由提花轮控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其沉降片与织针运动曲线对位关系有较小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弱在斑图形成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获得同一斑图的多种形成途径,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空气/氩气混合气体放电中,观察到了超六边形斑图的4种形成途径.在不同气压和氩气含量下,研究了4种斑图包括不规则六边形斑图、六边形斑图、四边形斑图和四六边形共存斑图到超六边形斑图的演化.实验发现随气压及氩气含量的变化,它们向超六边形斑图演化时的出现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六边形斑图、四六边形共存斑图、不规则六边形斑图和四边形斑图.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特殊的双水电极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得到了特殊的超六边形斑图,其有2个独立的波模qs,Khc,遵循三波共振原理qs1+qs2=Kch.并对其时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此种斑图由2套次结构交替放电形成,所有小点同时放电,大点同时放电. 相似文献
13.
14.
行星齿轮-槽轮间歇运动机构的运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行星齿轮 -槽轮间歇运动机构的运行设计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此种机构的槽轮槽数、行星轮偏心距和圆柱销直径等设计参数选择的理论依据和机构运动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最后给出一个设计的示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遗传算法与禁忌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在六角形组件压水堆堆芯布料方案优化计算中的应用.采用该混合优化算法分别以寿期末硼浓度最大、功率峰因子最小和兼顾寿期与功率峰因子为目标对Kalinin-5核电站第二循环布料方案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混合优化程序所得到的最优堆芯布置明显优于原堆芯布置. 相似文献
16.
结合等长双横臂悬架的特点,分别对用于转向轮和非转向轮的电动汽车轮边驱动机构进行了设计,此机构不但结构紧凑,而且降低了电动汽车的非簧载质量,提高了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在ADAMS软件下建立了悬架导向机构的参数化模型,以轮距变化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悬架导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仿形机构是播种机的重要工作机构,在不同仿形机构的理论分析研究中,对仿形轮配置的专门研究却为鲜见,本文集中研究了仿形轮前、中、后、三种配置对不同仿形机构的仿形量、入土角、开沟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人地面车辆的功能和对行走机构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变形轮行走机构设计方案.在阐述机构原理与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理论,分析了行走机构的关键部件———变形轮圈的弹性特性,并对接地压力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计算,最后对演示模型进行了行走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从而为无人地面车辆行走机构技术实施途径和新的行走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