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女性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觉醒,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政治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为女性主体意识注入阶级、政治、民族等新的内涵,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中国女性自由独立、两性和谐的主体意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女性创作实现了新的主体精神超越.女性主体性的生长伴随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代社会文化政治变革的实践以代际累积的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男儿身普遍用词说女儿话的宋代,李清照独树一帜,向我们诠释了那个年代作为前卫者的她的女性自我意识:纯净而高雅的女性主体意识;执著而热烈的女性情爱意识;自恋、自强的女性独立意识;饱受离乱后的女性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3.
凯特·肖邦的《一双丝袜》和玛丽·E·维尔金斯的《母亲的反叛》这两篇小说创作于女性主义运动萌发的19世纪末期的美国。它们的主人公表现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觉醒的过程也是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过程。本文从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关注以两位主人公为代表的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及其在出发点、方向、环境和结局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郝思嘉是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极力塑造的一位光芒万丈的女性形象,从少女时期的初具女性主体意识到经过爱情的抉择、战争的创伤和战后的挣扎,她变得成熟、坚强、独立,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成功地建构了自己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湘西世界"是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形式的再现,其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描写基本上都是原生态文化视界下的.这些女性人物在表面上看是一个被动的、处于受动状态的角色,似乎存在着主体意识的缺失,但是她们大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她们内心的女性主体性别意识尤其强烈.作家笔下的女性,纯净多情,诡异变态,不拘礼教,无论是混沌初开的少女,还是历经生活磨练的妇女,她们都有非常鲜明自觉的主体"性别"意识,这种意识的觉醒,使这些女性历经磨难又充满传奇,突显原生态人"性",散发着强大生命原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语境下“他者”思想和拉康的镜像理论,以时下关注度颇高的两部女性影视作品——《我的前半生》和《七月与安生》为例,深入解读了女主人公的命运,明确阐释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内涵和“他者”理论,探讨了新世纪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建构进程,并提出了理想的女性自我构建理论。  相似文献   

7.
从爱情意识、女性意识和个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李清照文学创作中自我主体意识的张扬,反映了她那女性视野对社会现实观照的独特而深刻的认知,以及由于现实的缺憾和自身的悲楚而渴求在文学创作中得以补偿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五四女作家的创作实际,通过剖析文本中对母亲、男人的心态以及情爱观、性心理,审视了五四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从而真实地把握了第一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潮汕女性艺术源远流长 ,宋代以来见于史籍记载者日多 ,主要表现于诗词书画诸领域。本文辑录潮汕地区宋至清末民初部分女性艺术活动事略 ,并通过对潮汕地区历代女性艺术特点的分析 ,揭示女性艺术创作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并说明现代潮汕女艺术家要实现新的目标 ,必须加强自觉的主体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状况与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女性本身的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然而,从社会发展与妇女解放的要求来说,目前妇女的地位还较低,主体意识也有薄弱之处。因此,加强妇女主体意识的培育,从妇女自身出发,提高其素质能力水平,是妇女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末的女性作家中,张洁的小说基本上代表了时下女性文学的崭新面貌。女性意识始终是小说的一个精神主体。随着张洁创作的日益精深,其小说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形象的日益提升和男性形象日益衰落上,对女性文学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的作品大多以弱势女性为主人公,通过描写女性在恶劣境况下的举动与超乎寻常的自我意识来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在发表于1996年的长篇小说《扶桑》中,严歌苓塑造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独特女性——扶桑。作者通过扶桑来彰显传统中国女性的特质,并以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来观照女性命运,展现了自身对女性生命价值和主体意识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3.
郝思嘉在少女时期就具有了女性主体意识,经过爱情的艰难抉择和战争的创伤,她逐渐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并明白一个女人惟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会有独立的人格,可靠的保障。于是她冲出传统偏见的藩篱,走出家庭,成为与父权制社会里的男人竞争的独立而又坚强的女性,在此过程中她逐渐走向成熟,选择了自己最终的精神家园,也完成了自己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蒋韵的小说以女性为视角,从现代女性的性别苦难、精神主体意识以及君子文化人格等方面表达了作家对生命的终极体验和对人性的审美关怀,展示了一种高远、纯粹、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在对已有的有关鱼玄机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分析了鱼玄机诗歌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诗人身处封建礼教甚严的社会,却敢"我手写我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中即蕴含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因子。然而这种情感又是自发与无意识的,缺少社会的"土壤"和"养料",最后终将枯萎。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些大众传媒将女性生物性别的美客体化、对象化、物化、商品化的文化现象,揭示了“女性意识”这一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性别观念误区拨乱反正中所作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由其局限——对女性美的误导引发出运用“社会性别”这一重要学术概念,重新审视女性美标准的必要性。指出真正使女性获得主体价值,获得作为“人”的尊严和主体地位的,是女性社会性别的美。  相似文献   

17.
斯佳丽在情感矛盾交替中逐渐建构起女性主体意识,完成了现实意义上的蜕变,并形成了精神家园的迁移.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傲慢与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嵘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4):46-47,50
在女性文学写作的历史上,简.奥斯丁做出了开拓性的努力。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是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使女权主义在文学中确立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作家拒绝传统的以男性为主体的写作范式,完成了对文学经典叙述模式的超越,传达出被男性话语遮蔽与覆盖的真实生命经验,撑起了一方女性写作的天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以女性意识为视角,通过审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群像和男性的书写模式发现:张爱玲小说中的女婿姓经验及其迂回的焦虑其实都有着更为广大的文化背景,女性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虽然以不同的面貌与形式涌现在文本之中,但却非女性乌托邦的一种女性书写。  相似文献   

20.
丁玲的作品《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创作于1920年代,阿英是一个通过赤裸裸的世俗追求来体现女性自主意识的形象,《我在霞村的时候》创作于1940年代,讲述抗战时期的贞贞在女性与革命话语之间做出的选择。两部短篇小说都是以妓女为主体从而对自身身体进行言说的短篇小说,尽管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不同的政治环境里,但是将两部放在一起来解读,它们都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张扬背后的男性构建的权利话语以及女性的艰难处境,这也是丁玲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困惑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