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南曲是“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肯定了宋词对南曲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具体探索宋词及说唱音乐与南戏曲调的关系,对于南戏的产生可以提供历史的借鉴。因为戏曲声腔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戏曲剧种的性质和特色,可以说每一种戏曲声腔,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剧种。同时对南戏曲牌和联套的继承、沿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海盐腔遗音应在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戏曲艺术。各声腔、剧种的争妍斗艳成了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它对南戏声腔一一南曲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其特殊的贡献的。戏曲声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变革、创新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逐渐进行的。而决不是突然从天而降或突然消亡。但由于声腔、剧种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一些旧的曲调逐渐被吸收,甚至被“淹没”,有的则标上了新的名号。这种情况,容易使人误认为原有的一些有影响的声腔或剧种绝  相似文献   

3.
《南词叙录》评论说:“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于《香囊记》……至于效颦《香囊》而作者,一味孜孜汲汲,无一句非前场语,无一处无故实,无复毛发宋元之旧。三吴俗子以为文雅,翕然以教其奴婢,遂至盛行。南戏之厄,莫甚于今。”根据它具体的论述,“以时文为南曲”并不是将八股文手法引入戏曲创作,而是说文人编写南戏。为了  相似文献   

4.
弋阳腔的历史足迹和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戏曲成熟于宋元时期,以“高腔”名世的弋阳腔作为宋元南戏流传到江西的产物,同余姚腔、海盐腔和昆山腔并列南曲四大声腔,数百年来对中华戏曲有深入骨髓的影响。步入新世纪,当戏曲艺术在时代潮流推动下再次面临巨大转型之时,回顾弋阳腔的流变历程,审视弋阳腔的审美特质,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华戏曲的当下生存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牡丹亭》的音律问题直接引发了明代戏剧史上所谓的“汤、沈之争”。由于忽视对该剧音律的探讨,导致人们对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合理的解释。汤显祖在《牡丹亭》的用韵、格律、宫调等方面,既有合理的运用规则,也有随意的破坏成例。“汤沈之争”暴露了明清戏曲家对戏曲音律认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明代折子戏选本为研究明代戏曲声腔的变化提供了一个角度。明代戏曲的南北曲之争,明代南曲各声腔的兴衰起落,都可以由此得以发现或证实。从明代折子戏选本的情况来看,万历前的舞台以北曲为主,万历中,南曲兴盛,而北曲则吸收了民间小调的特色,以弦索腔的形式流传下来。明代南曲各腔也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嘉靖间,弋阳腔、海盐腔首先兴起,继之以青阳腔、徽州腔,而备受文人推崇的昆腔则在万历后才盛行一时。  相似文献   

7.
南戏声腔主要流派“海盐腔”的伴奏,是我国戏曲史上一个历来有争论的问题。戏曲史研究者中,如叶德均先生认为“海盐”的伴奏仅备“鼓”、“板”等打击乐器。叶氏在他撰著《戏曲小说丛考》(下略称“丛考”)中甚至说,初期南戏——温州杂剧的声腔是“干唱”的。另外一些学者也曾提出过“没有”、“有”或“可能有”管弦乐伴奏论说。各抒所见,未臻一是。本文试图通过追溯南宋“诸宫调”、“唱赚”的活动情况,来阐明这一问题,并申述初步看法,以供研究和爱好南戏的同志们参考和商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戏曲声腔、戏曲四大声腔系统、四大声腔的代表剧种等方面对中国戏曲声腔艺术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对于学生戏曲欣赏具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戏曲从上古的原始歌舞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优人表演,发展到清代末年皮黄花部诸声腔的兴起,其间经历了从叙述体到代言体,从以第三人称讲故事到剧中人物表演故事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然而,中国戏曲的真正形成却来得相当的迟晚,正式形成较为完整的以“曲”(即曲辞(韵文)和曲调(音乐))为中心的代言体的戏曲艺术,大约要到宋元之际,即北宋南渡之际的南曲戏文和元代北曲杂剧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宋元南戏为最早成熟的戏曲样式之一,是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宏大的结构、丰富的内容以及别具情趣的表演艺术,完善着古代戏曲的形态,至今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钱南扬在《戏文概论》中推论“戏文的发生,应远在宣和(1119-1125)之前。”辨析各家观点,从南曲戏文所用曲调、海盐腔的产生年代、南戏的流播以及祝允明《猥谈》中的一段记载四个方面,验证钱南扬的观点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1.
<正>昆曲(昆山腔),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它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曲在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发展到鼎盛,成为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之后有很多剧  相似文献   

12.
四百年一梦到今宵——从青春版《牡丹亭》到轰动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岩 《科技智囊》2010,(1):70-77
昆曲(昆山腔),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它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在《文心雕龙·通变》篇的研究中,常见到以下三个流行的观点:(一)认为刘勰的“通变”说系出自《易·系辞下》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二)认为“通变”之“通”系指“设文之体有常”;(三)认为“通变”即相当于今天所谓继承与革新。笔者在阅读《通变》篇的过程中,对上述观点产生了一些疑问,特提出自己的拙见,以就教于诸前辈和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14.
张学旗 《科技信息》2009,(32):276-276,278
在戏曲的诸要素中,音乐所占的比重很大,因声腔是戏曲与观众最直接的媒介,故而对声腔的研究是戏曲音乐改革的重中之重。祁剧,是湖南地区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在长期的传承流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声腔。本文仅对其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声腔——高腔进行论述,阐述了高腔的音乐特点和高腔与宗教音乐的关系,从而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 赣剧是多声腔综合剧种,分高腔、昆腔和弹腔三大声腔系统,青阳腔属于高腔系统,受弋腔、余姚腔的影响而产生,因而承袭了弋阳腔系的某些特有形式,并在长期实践中发展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手法——“滚调”。这是青阳腔对戏曲声腔史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宋元时期的戏剧活动,与“书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存我国最早的一个南戏剧本《张协状元》,第一也(末白)[满庭芳]词中说:“《张协状无传》,前回曾演,汝辈搬成,这番书会,要夺魁名。”第二出(生唱)[烛影摇红]中说:“九山书会,近日(日)翻腾,别是风味。”可见这个剧本是“九山书会”改编搬演的。张大复《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卷首《董秀英花月东墙记》下注云:“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枸丹邱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另外二个剧  相似文献   

17.
长阳南曲,作为一种成熟的地方曲艺形式,于2007年6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3月,又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推进长阳南曲的研究,做好长阳南曲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由宜昌市委宣传部、三峡大学、宜昌市文化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三峡大学文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与长阳县文体局共同承办的“首届长阳南曲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11日至13日在长阳召开。来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省艺术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等十多个学术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组委会共收到论文64篇,与会代表就长阳南曲的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从不同视角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一、长阳南曲的源流有关长阳南曲的源流问题,研讨会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予以讨论:长阳南曲作为外来曲种能够扎根土家族乡土的原因方面。著名民间文艺理论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守华教授《<长阳南曲>魅力长存》一文,指出南曲体现了亲近自然、满足于简朴的物资生活情趣,折射了中国道家文化思想,与有着浓厚道教文化氛围的长阳县不谋而合,所以能在长阳扎根。长阳县档案局陈金祥先生《澹泊宁静的艺术绽放郁香的山花———...  相似文献   

18.
长阳南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的旋律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多为舒缓绵长,调式以五声的宫、徵调为主,偶尔也用到商、羽调式,音乐中多级进少跳进,但跳进极具地方特色,使得长阳南曲既不失南曲固有特点又能保留其独特的地方特征,不愧为戏曲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中后期的剧坛,是继元杂剧之后我国戏曲史上又一个鼎盛时期,戏曲的声腔呈现多彩多姿的局面。从明代嘉靖至清代乾隆年间,各地演唱的戏曲主要是弋阳腔和昆山腔,人们称之为“剧坛两大盟主”。弋阳腔发源于江西弋阳,约形成于明中叶,它和昆山腔一样,是我国戏曲史上地域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的声腔。弋阳腔深深扎根于民间,其主要演出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章的分类问题,历来为众多学者注重。古代文章从三国时曹丕的“四科八体分”到晚清曾国藩的“三门十一类”,自简而繁,由繁至简,经历了千余年文章世界鼎盛繁荣的检验。到了“五四”之后,现代文章又经由叶圣陶、陈望道等人“五分说”、“三分说”、“四分说”的追踪认定,发展到现阶段已形成了所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四文说”。然而,这一四“文”分的认识并无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造成了在全国大中小学语文教育和写作教学圈里无门(科)、类(种)、体(样)意识的种种教研误区。本文承接《大文章概念论》之一:《文章分类的现实误区》,之二:《文章分类的历史批判》,之三:《两门文章的哲学对等》所表述的整体思路,旨在通过八类分的最终界定,完成“两门八类多体分”这一分类新体系的论证,以使中国文章的分类步入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