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效利用水资源,实行节水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灌溉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是我们的根本选择。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节水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常规节水的潜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开辟新的节约水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白城市节水工作现状的介绍,深入分析了该市节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健全节水工作管理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工业、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节水型农业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全市节水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而促进人水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云 《科技信息》2012,(36):104-104
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很是必要。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实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今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分析,以期为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构建节水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节水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厉行节约用水、高效调节和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并获得较高粮食产量的农业生产模式。这一概念强调通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各种措施的综合使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未来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从节水农业的生产环节来看,节水农业的研究范围较广,它包括作物需水量小、产量高和抗旱性好的品种培育研究、节水型灌水方法及其技术设备的研究、节水型输配水方法的研究、节水型灌溉制度的研究、保水型田间水分管理的研究以及水肥合理配置的研究等。节水农业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彩霞 《甘肃科技》2007,23(10):240-242
水资源紧缺是我国农业目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农业是武威市的主要产业,要把节水作为流域治理的根本措施来抓,必须构建适合武威市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和保障机制,切实把好农艺节水关。建立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对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甘州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营萍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3):16-17,50
针对甘州区近几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结合张掖市节水型社会确立,以及甘州区节水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阐述了甘州区全面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必要性,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做到因害设防,合理配置措施,达到群体防护的功能,来增加蓄水量,减少耕地水分流失,减少耕地土壤水分蒸发,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用水效益,优化了天然水资源配置,是建设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以厚山小流域和丰乐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保水节水效益为例,浅议水土保持在农业节水,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肃科技》2011,(7):3-I0001
记者从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获悉,甘肃以推广1000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为契机,在河西及沿黄灌区实施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的节水措施,注重农机农艺配套,构建节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努力把甘肃灌区建成全国节水型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吴立华 《科技信息》2008,(29):328-328
灵武市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总结了灵武市农业节水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与水利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中国水资源现状,提出中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点在于农业灌溉节水;农业灌溉节水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使其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旭忠 《科技信息》2007,(30):316-316,305
灵武市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总结了灵武市农业节水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柯农 《科技潮》2002,(11):8-8
北京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据统计,在北京的总用水量中,农村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50%左右,总量为20亿立方米。针对北京水资源紧缺和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北京市科委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组织了多部门、多学科、多层次地对“农业节水”和“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首先,在农业节水研究及示范推广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技人员就着手研究农作物需水量及灌溉制度;80年代重点研究节水灌溉方法和设备;90年代采取包括农业措施在内的综合节水措施并建立节水型农业示范区,促使京郊节水型农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发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对策,阐明节水灌溉技术有利于建立节水型社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雪 《科技资讯》2013,(15):154-154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同时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而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节水、增产增收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点,本文对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凤英  孟祥辉 《科技信息》2013,(21):428-428,443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维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基础因素。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仍未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利用。本文阐述了昌邑市近年来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建设,因地制宜的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新技术,逐步构建节水型农业体系。文中总结了昌邑市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方法,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隆德县以高效节水为重点,全力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实行超用水地区项目和用水"双限批",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效益。突出农业节水主体,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举措,加快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水资源紧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共同准则,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事业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节水灌溉几点方法的建议,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推进节水灌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玉璋  国光 《科技潮》2001,(11):11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为此京郊农业必须走节水型农业的道路。在这一共识的指导下,本市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示范推广,现已取得可喜成果,到目前京郊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8万亩,其中喷滴灌溉208万亩,管道输水灌溉105万亩,渠道衬砌95万亩,使节水工程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83%,种植业的灌溉用水由1980年的30.7亿立米降至现在的15.5亿立米。市科委对农业节水研究非常重视,把它视为长期课题,组织联合攻关,解决节水型农业关键技术问题。从“六五”以来,市科委一直把节水农业试验研究列为市科研重点项目,组织在京大学、科研院所的水利、农业、化肥、农机等专家进行联合攻关。“六五”到“七五”期间,着重研究单项节水技术,解决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微观上从资源利用的高效率,阐明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城市的重要性;中观上从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论述构建节水型经济的思路和措施;宏观上从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相适应,阐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框架、机制、途径及西北地区节水性建设发展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技术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农业是以节约农业用水为中心的农业,其核心是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适宜的农业技术和用水管理方法。充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集高产、高效、优质、节水、低耗为一体的高效节水型农业持续发展体系。它是一项覆盖水利、农业、环保、气象、农机等多种自然学科和有关社会学科的开放、模糊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