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物信息在细胞内传递放在的基本原理是多级瀑蛟绵物质基础是细胞第二代谢体系。传递的主要方式是蛋白激酶催化的蛋白质磷酸化和蛋白磷酸酶催化的蛋白质去磷酸化(即“可逆蛋白磷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的每一个细胞,在其生活历程中,无时不刻要受到细胞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理论因素(如各种化学物质和机械的、电的和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声波等信号)的作用和影响。在这些刺激因素中,除少数[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等]外,不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直接发挥其作用,它们必须经过细胞膜上的跨膜信号传递或称跨膜信号转换机制,转换为细胞内化学信号物(“第二信使”物质和所谓的“第三信使”物质)、膜电位的变化、质膜和细胞内膜的离子通透性改变等后,才…  相似文献   

3.
一、总体目标及实格年限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公共安全”重点领域,“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实验室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已通过了专家可行性论证,科技部决定予以启动。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科技复杂系统讲座笔记”的第3卷。它专门讨论了复杂生成系统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无论该系统是自然的(例如生物细胞)还是人造的(例如经济系统和工业生产),必须通过模拟及基本模型来理解一个给定的供应网络对一具体事件的反应,以及它对参数改变及控制作用的瞬时响应,因为大多数的生成系统是高度随机而且是事件驱动的。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生理机制,是由基因编码的控制细胞主动参与“自杀”的过程.细胞凋亡与肿瘤密切相关,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思路.本文主要阐述细胞凋亡及生理生化特征和肿瘤的形成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流磁场对鼠骨髓瘤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实验研究了脉冲电流磁场对鼠骨髓瘤细胞的影响。证实了脉冲电流磁场具有很强的生物效应,对生物体具有穿透能力。实验表明,强的脉冲电流磁场(最大磁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变化率以及脉冲持续时间)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导致细胞大片死亡。通过简单的细胞模型,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Sf 9 细胞在2 L Biostat R M D 型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状况、葡萄糖的消耗等进行了测定;对重组病毒的增殖、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细胞在该生物反应器中生长良好,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3.4 h.病毒感染率大约在 89.8% 以上,并在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半乳糖苷酶基因  相似文献   

8.
从物理学的角度论述了激光与生物组织、细胞作用的基本内容以及激光与生物组织、细胞热作用、光化作用、光学力作用和光生物刺激作用效应的微观机制,分析说明影响激光组织、细胞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并介绍激光生物效应在医学中的几个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基础性药物,对某些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化学工艺合成UDCA对环境不友好、收率低,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生物法合成UDCA具有转化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友好的特点,目前是UDCA合成的研究发展方向。生物法合成是以廉价易得的鹅去氧胆酸(CDCA)、胆酸(CA)或石胆酸(LCA)为底物,通过7α-HSDH、7β-HSDH、LDH和GDH四种酶催化合成UDCA,合成方法分为游离酶催化和全细胞合成,其中游离酶催化常采用“一锅两步法”或“一锅一步法”合成UDCA;全细胞催化是以构建的工程细胞作为反应容器,利用细胞表达的酶系催化合成UDCA。本文综述了游离酶催化和全细胞合成UDCA的相关用酶、合成方式及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为UDCA的研究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具有二维(2D)或三维(3D)结构的共价有机多孔晶体材料,主要由碳(C)、氧(O)、氮(N)、硼(B)等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具有低密度、大比表面积、多维性、多孔性和高有序晶体结构等优点.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孔晶体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易改性,已有许多报道证实了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文章概述了COFs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药物递送、光动力疗法(PDT)、光热疗法(PTT)和联合疗法,此外还讨论了COFs在肿瘤治疗领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细胞流变学: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Cytorheology龙勉(重庆大学,重庆630044)细胞流变学是研究细胞流动、变形及其他物理学行为的一厂l学科,它是从宏观生物流变学发展起来的,是生物流变学向微观深化过程中在细胞层次上的具体展现。其主要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揭晓.由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少奇教授课题组完成的“含氮有机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与工程化应用”项目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了“电子流守恒原理”与“电子计量学”方法,研究获得了生物硝化、反硝化的生化反应电子计量学方程式和计量学关系式,为同时硝化反硝化(SND)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最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单分子行为研究是指在单分子水平对重要生命现象进行的实时动态研究,需要以生命科学问题为核心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合作进行研究,国际上有关该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启动的由北京大学韩启德院士主持的重大交叉项目“生命科学中的单分子行为研究”(项目批准号30490170)经过4年多的研究和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日前已通过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14.
探讨脱细胞牛松质骨(Acellular Bovince Cancellous Bone,ABcB)生物衍生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提供依据。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ABCB复合并体外培养,然后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蛋白质含量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贴附在ABCB孔隙内生长,细胞生长及蛋白合成功能不受ABCB的影响。ABCB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BMSCs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广州国际生物岛”(简称生物岛)在去年的归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亮相后,倍受各界瞩目,成为广东、广州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生物岛之所以能产生“明星效应”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三是生物岛独特的创意。  相似文献   

16.
心肌黄酶是动物组织中常见的一种蛋白酶,它能阻止各种自由基引发的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由于心肌黄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使得其成为早期肿瘤诊断及治疗的重要生物标记物.利用荧光传感技术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及可实时原位检测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三甲基醌的近红外荧光探针MITZ 1.该探针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与心肌黄酶通过专一性反应释放出荧光团,溶液在770 nm处荧光值增加了近5倍,通过明显的荧光信号响应检测出体系内心肌黄酶含量的变化.由于MITZ 1具有选择性高、毒性低和检测限低等特点,该探针被成功应用于肿瘤细胞(HeLa)和秀丽隐杆线虫内源及外源性心肌黄酶的生物成像检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投入迅速加强,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自然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研究成果也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作为主要的生物学基础分支的分类学却由于“过于”基础而很难获得国家级的“973”、“863”等国家专项等这些资助强度大的大型项目的资助.因此,除了个别部委(如中国科学院)对生物分类学研究有少量、不定期资金投入外,主要资助基础自然科学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便成为我国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来源.实际上,  相似文献   

18.
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agiperda)Sf-9细胞在2-L Biostat^R MD型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状况、葡萄糖的消耗进行了测定;对重组病毒的增殖、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结果表明:细胞在该生物反应器中生长良好,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3.4h病毒感染率大约在89.8%以上,并在细胞中成功地了半乳糖苷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CO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 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 通过流式
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结果表明: CaCO3 HMSNs是以CaCO3为核, 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粒子; 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62.5 μg/mL时, 细胞的存活率为100%; 有92.80%的细胞吸收了样品HMSNs, 即HMSNs具有较高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从pH值、温度及吸附动力学等方面比较研究游离和经海藻酸固定化的微藻Synechococcus sp.细胞生物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游离细胞吸附剂在较宽的pH值(1~12)范围内稳定,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为pH=3;在等电点前(pH〈3)细胞对Cr(VI)吸附明显增强;在等电点后(pH>3)细胞对Cr(VI)也表现出一定的吸附. 这表明Cr(VI)主要通过静电吸附到细胞上, 吸附的作用点为蛋白质表面的质子化氨基. 游离细胞经海藻酸固定化后,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移至pH=2, 但两者的吸附行为相似, 且都与在海藻酸钙上的吸附行为显著不同, 说明固定化细胞对Cr(VI)的吸附主要是游离微藻细胞的作用;Cr(VI)在游离和固定化细胞上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在其质量浓度低于1 g/L的范围内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在10~50 ℃吸附不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