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高乃依和拉辛的足音未远之时,承其余绪而写的不少悲剧中,受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以下简称《赵》)影响写成的悲剧《中国孤儿》(以下简称《中》),已成为今人耳熟能详的中法文化交流的结晶之一。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赵》悲剧,从18世纪30年代流传到法、英等一些西方国家,现今又以改头换面的《中》的悲剧形式回到中国舞台,形成一种影响回返的现象,其运动轨迹呈“循环式”。在这种颇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中,伏尔泰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他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美国小儿骨科专家与天津医院小儿骨科专家同台献爱心,免费为京津福利院13名残疾孤儿手术治疗的义举在天津卫视频道《中国天津》节目中播出,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3.
赵氏孤儿故事演绎成的各种戏剧一直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究其源,一般认为出于《左传》和《史记》。本文通过对史实的考证,指出:《左传》记载较为可信而与“孤儿”无关,《史记》却描绘了完整的搜孤救孤故事。《赵氏孤儿》戏剧、戏曲的产生、发展与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自《春秋》中出现有关赵氏家族的记载,“赵氏孤儿”的故事历经无数文人、艺人的改编和演绎,迄今已有多个版本。日本净琉璃歌舞伎《菅原传授手习鉴》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赵氏孤儿”故事的题材,吸收了中日两国中有关“赵氏孤儿”历史典籍的精华,并受到日本本土文化的影响。《赵氏孤儿》在欧洲的传播也对日本产生了一定的间接影响。近年来,《赵氏孤儿》这部传统戏剧及其故事也逐步通过影视、网络等多种手段继续传往日本。  相似文献   

5.
方媛  王涛 《科技信息》2013,(11):493-493
元杂剧经典名篇《赵氏孤儿》一直传唱至今。从《左传》到《史记》,从刘向《新序》、《说苑》到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徐元的传纪《八义记》、《搜孤救孤》,从中国各个剧种的地方戏到法国伏尔泰版《中国孤儿》,从现当代排演的话剧到陈凯歌电影,经历了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的艺术家的演译,其中的经典历史人物形象早已被广泛熟知。2011年初,电影《赵氏孤儿》公映,又给这传统历史名剧注入了新的元素,相应的人物的塑造必定有其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江哲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2):I0004-I0004
1959年11月生于景德镇,中国书画名人研究会理事,中法文化交流特使;中国高级陶瓷艺术师、景德镇市珠山书画院理事。  相似文献   

7.
《宏观经济理论讨论会:中国1988》5月24~28日在天津召开。美籍学者杨叔进博士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杨叔进博士长期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工作,一直从事经济发展,特别是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研究工作。1983年国内组织出版了杨叔进先生的《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策略》一书。该书在中国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次会议期间,本刊特约记者就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对杨叔进先生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26日,首届中国沉香文化博览会暨沉香文化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开幕。来自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参展机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博览会得到了文化部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和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承办。  相似文献   

9.
新书看点     
中法建交四十周年1964-2004这几幅照片,选自大型画册《中法建交四十周年1964-2004》。该书总顾问唐家璇,编委会主任李肇星,主编赵军(外交部西欧司司长),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用几百幅珍贵照片反映这段40年的历史。同时,世界知识出版社还出版了《春华秋实四十年———中法建交回忆录》和《中法建交四十年重要文献汇编》两书。界知识2004年第4期留学与垃圾———中国留学生问题全球报告“留学垃圾”?听说过这个词吗?很刺耳,很敏感。陈铁源在媒体上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曾引起一时轰动。最近他出版了《留学与垃圾》一书。大量的事实让人们不得不承…  相似文献   

10.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4,(9):78-79
周深献唱联合国第十五届中文日庆祝活动4月18日,联合国第十五届中文日系列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当日,联合国中国书会牵头举办主题为“载言载乐,和合共生”的交流讨论会,中国歌手周深受邀出席并献唱最新作品《和平颂》。据了解,《和平颂》是专为2024年联合国中文日创作的交响诗作品,由罗威作曲、许诺作词。献唱前,周深与作曲家罗威、联合国同声传译季晨探讨了语言在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音乐和语言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周深还发表了演讲《以音乐之名》,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和逐梦经历,折射出中国的发展跟文明进程,呼吁人们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对中文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1.
今年夏秋之际,天津市科普工作"好戏连台":8月8日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暨第一届全国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在天津举行;8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到天津作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它对社会的作用》报告;9  相似文献   

12.
正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将打开中法文化交流的又一篇章,也将使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更加广阔的天地。法国总统马克龙把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作为他2018年的首次出访国,中国把马克龙作为2018年首次接待的外国元首。根据法国的习惯,总统年初要在爱丽舍宫举行系列团拜会,与司法、行政、议会、社会界别、企业、媒体、外交使团等共话新年和展望未来,阐述政策主张。有关活动要进行到1  相似文献   

13.
不孤的孤儿千百年来,天下孤儿熙熙攘攘,但能混到赵氏孤儿——赵武份上的,恐怕只有凤毛麟角的极少数了,他不仅被写进两千多年前的史书《左传》、《春秋》和《史记》,还被后来元朝的剧作家纪君祥倾情演绎成一部感天动地的著名悲剧。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和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对《天津职业大学学报》等14所高职示范院校的学报2008-2012年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的学术影响力计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对统计结果的梳理,阐明《天津职业大学学报》在高职院校学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及今后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1983年7月27日至31日,山东大学在青岛主持召开了一次关于在同一张全息片上,同时再现多个象的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苏州大学、《中国科学》编辑部、《中国激光》编辑部、山东大学等单位12名专家和教授参加了这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赵氏孤儿》是著名的古典悲剧,给人带来悲的世界,但这种悲不是绝望的悲,是一种给人奋发向上的悲。悲剧中既有痛感的体现,也有一种快感在其中。讨论《赵氏孤儿》戏剧的悲剧快感,主要从韩厥两难处境、屠岸贾的过场作用对《赵氏孤儿》加以审美的分析和提炼,从艺术自身的角度看待《赵氏孤儿》方能体会到它长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简讯(三)     
中法MBA班毕业4月22日,我校与法国巴黎第二大学联合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进修班(中法MBA班)举行了毕业典礼,首届22名学员从巴黎第二大学副校长内思夫人手中接过了结业证书。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参赞巴永先生专程前来参加典礼。中法MBA班是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之一,由我校与巴黎第二大学于1994年联袂开办。该班由法方教师任教,用法语教学,为两国培养既懂法语又懂经贸知识、熟悉国际惯例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正如巴水先生在典礼上所说,中法MBA班学员的毕业是我国文化交流的结晶。同时,这也是我校发展经济类学科,眼…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古典小说史去考察《水浒》──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纪要浙江《水讲》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5月7日至10日在杭州举行。本次讨论会由杭州师范学院筹办,来自省内外的《水浒》研究专家、学者等50余人参加。杭师院党委、科研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已不止一次发生了强热冲撞。无论是几十年前被迫开放时的冲撞,还是当今理智开放引起的冲撞,都似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涌卷着知识界,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近年来,当海外学者在对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行反思时,国内也开始了这场沉寂了三十多年的文化大讨论。一九八二年,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室;复旦大学成立了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并筹办了《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已出版两辑);同年十二月,《中国文化》编辑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中国编委联合举行了“中国文化史研究学术讨论会”;八三年三月香港中文大学举办首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讨论会,八五年十一月又召开第二次讨论会;八四年《文史哲》、《文汇报》。等杂志报刊纷纷组织名家学者进行文化史研究笔谈,周谷  相似文献   

20.
中法两国分别是东西方具有深 厚文化底蕴的大国,两国互办文化 年对加强中法文化交流、推动中西 文化的融合和共同发展具有深远的 意义。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拉开 帷幕的中法文化年,是中法两国领 导人2001年倡导的两国互办文化年 计划的具体实施,也是中国文化首 次系统走向西方国家的重要尝试。 文化是科技进步的母体,是经 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发展的轨 迹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 展和传播,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 和结果。一个时代文化的进步必然 包容那个时代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