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综述了牦牛科学的发展现状,指出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犏牛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和牦牛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是今后牦牛科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优化牦牛饲养方式的途径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州阿坝青藏高原牦牛经济园区这一平台,充分发挥牦牛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研究解决牦牛养殖业中一些瓶颈技术问题的同时,充分应用牦牛研究已取得的技术成果,进行技术集成,建立《牦牛优化饲养配套技术规范》;通过示范带动牧民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型饲养方式转变,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显著提高牦牛业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有效防止牦牛养殖区生态条件进一步恶化,实现高寒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做强做大牦牛产业。  相似文献   

3.
牦牛是我国高原地区的一大珍稀畜种资源.因其生活在高海拔、高寒的特殊环境,所以相比于其他普通畜种,牦牛蛋白产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和特点.一直以来,蛋白组学相关方法和技术是研究牦牛蛋白及蛋白产品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查阅大量与牦牛蛋白质相关的文献,然后分别从牦牛蛋白组学、牦牛功能蛋白、牦牛蛋白产品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牦牛蛋白质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分析、综述并对以后关于牦牛蛋白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牦牛科学的发展现状,指出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犏牛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和牦牛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是今后牦牛科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拥有世界牦牛总头数的90%,有1200余万头。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优势畜种,具有耐高寒的生态适应性。但人们对它的研究不多,认识还很肤浅。为发挥牦牛利用高寒草场牧草资源的特有能力,提供价廉质优的乳、肉产品,国内外普遍采用种间杂交手段,利用其杂种优势,和扩大牦牛的饲牧区,加快繁殖。(?)10月份围绕种间杂交及其种间杂种雄性不育等,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并获得进展。牦牛应用(?)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等研究方面,我国居领先地位;在引种饲养,充分发挥牦牛的优势和潜力,风土驯化等系统研究上,与苏联相比尚有差距。2000年我国牦牛生产,预计在乳、肉产量方面,分别提高7倍和4倍。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措施是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牦牛个体生产水平;加强地方良种牦牛的选育;扩大普通牛冻精杂种牛的比例;提高和控制牦牛的繁殖等。条件是加速培养当地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建立牦牛研究所和牦牛育种试验场,成立中国牦牛育种委员会,研究解决牦牛产品价格偏低,比价不合理等问题,以及把牦牛生产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6.
本文参阅了近百年来有关牦牛资料和选育方面的研究、报导等50多篇文献资料。介绍了关于牦牛起源驯化在考古、地质方面的发现和资料;又从历史、地理、畜牧学等文献资料中撷精采粹,着重介绍了中国牦牛在欧洲和北美洲的驯养时代,以及中国牦牛资源、分布、类型、选育、改良等方面的简要史实。我国牦牛5000~10000年前由古羌人在藏北高原上从野牦牛驯养而来:19世纪初,中国牦牛第一次进入欧洲,本世纪初去到北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牦牛资源研究,80年代初完成;我国牦牛分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两个生态类型,第一次写入《中国牛品种志及图谱》的有四川九龙牦牛、西藏高山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甘肃天祝白牦牛和四川麦洼牦牛五个地方品种;四川在牦牛选育和种间杂交改良中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牦牛产毛性能的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牦牛(Bos grunniens)是高寒牧区特有的畜种,它既产肉又产奶;还产毛。是当地牧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世界共有牦牛1300多万头,而我国就有123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过去对牦牛的产奶,产肉性能研究较多,但对牦牛毛绒的研究甚少,对牦牛毛绒的利用,除用毛制绳  相似文献   

8.
旨在克隆牦牛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牦牛各组织的表达规律.以牦牛为实验对象,利用RT-PCR克隆得到牦牛UCP1基因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牦牛CDS区,qPCR检测UCP1基因在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UCP1基因全长为954 bp(GenBank N...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动物育种已迈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本文在总结作者近年来对牦牛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RFLP、RAPD、AFLP、微卫星DNA、m 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牦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了牦牛分子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以便为今后在牦牛生产中进一步地开展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不同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为不同海拔区域间牦牛的饲养交流提供帮助. 本研究随机采集海拔2 897~4 717 m的12头牦牛的新鲜粪便样本,用16s rDNA技术对样本宏基因组测定,比较分析高低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的OTU丰度差异,研究高低海拔区域的牦牛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 结果显示,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牦牛肠道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层面菌群结构组成不同. 高低海拔区域的牦牛肠道菌群有8个菌在属水平差异显著(P<005). 结果表明,高海拔与低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低海拔地区牦牛肠道菌群OTU丰度比高海拔的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金川多肋牦牛乳的营养成分,为种质遗传特性及乳品加工研究积累资料.随机选取金川牦牛、麦洼牦牛泌乳期母牛各30头,采用ICP-OES测定乳矿物质含量,GS-MS测定脂肪酸含量,乳成分测试仪测定乳常规成分.结果显示:金川多肋牦牛乳常规成分的非脂固、蛋白质、密度、乳糖显著高于麦洼牦牛(P0.01);金川多肋牦牛乳矿物质元素与麦洼牦牛差异不显著;脂肪酸中硬脂酸、亚油酸、油酸含量高于麦洼牦牛(P0.05或P0.01).金川多肋牦牛乳部分成分指标优于麦洼牦牛,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牦牛是高原特有品种 ,而影响牦牛繁殖力的因素有遗传、环境、营养、配种时间、管理等 ,所以进行影响牦牛繁殖力各种因素的系统研究 ,直接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拥有的牦牛头数占世界牦牛总数的85%以上,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云南及内蒙古等省区海拔2000~35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国内外某些学者认为,牦牛是人类一万年内所驯化的牛种之一。虽然有着漫长的饲牧史,但人们对牦牛疾病的研究极少,对牦牛的普通病更乏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牦牛骨密度大,骨质优良,富含胶原蛋白、氨基酸、软骨素、维生素以及Ca、P、Mg、Zn等矿物元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天然的补钙剂.因此本文参考近5年牦牛骨研究,分析了牦牛骨中有效成分及胶原蛋白的含量和提取分离方法,并阐述了牦牛骨的相关功效,为进一步探讨牦牛骨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牦牛是适应高海拔寒冷地区的特有畜种,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寒冷山区,积极开展牦牛的引种饲养和风土驯化对低海拔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北省围场县自七十年代起先后从青海,甘肃等高寒地区引进牦牛饲养于该县北部的红松洼牧场,引进的牦牛在该场生长发育良好,繁殖正常。为研究牦牛对低海拔生态环境适应性和风土驯化情况,扩大牦牛的饲牧范围和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连续性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别对50头九龙牦牛和50头麦洼牦牛的血清酯酶(ES)同工酶、淀粉酶(Am)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在ES同工酶的研究中,九龙牦牛5带较多,占43.9%,麦洼牦牛6带较多,占54.7%;九龙牦牛的带型座含有Es—5,而麦洼牦牛有Es—8,却无Es—5;Am基因座均受Am~A、Am~B、Am~C三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两个品种都未出现AA和AB型,且Am~c基因频率是两个品种的优势基因;麦洼牦牛的杂合子频率(0.867)高于九龙牦牛(0.780)。表明麦洼牦牛的遗传特性比九龙牦牛复杂。对麦洼牦牛的两个同工酶的活力与产奶量、乳脂率以及体重的关系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S同工酶的强带与产奶量、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体重呈显著负相关。Am同工酶的总活力与产奶量、乳脂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这不仅表明了ES同工酶、Am同工酶与生产性能具有较密切关系,而且对开展选育工作及牦牛生产性能鉴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阿坝州科技局立项支持的"牦牛同期发情技术研究"项目,于2004年和2005年共同期处理全奶母牦牛76头,经人工授精加自然交配,妊娠68头,受胎率为89.47%;其中:人工授精受胎率为18.42%,自然交配受胎率为71.05%。通过牦牛同期发情研究及技术示范,达到快速扩大牦牛种间杂交改良群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牦牛毛的品质与构成,供进一步研究之需,于1981年9~11月进行了牦牛毛分析,现将结果整理于后供参考。一、测定项目与方法毛样采自甘肃省碌曲县李恰如种畜场牦牛群,是1981年6月17日牦牛剪毛时所采。用利刃紧贴皮肤,分别剃取成年公牦牛和成年母牦牛各2头的五个部位的被毛,(被毛黑色)。  相似文献   

19.
西藏牦牛和黄牛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淋巴细胞短期体外培养法,并结合染色体G、C、Ag-NORs 显带技术,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西藏牦牛、黄牛的染色体和血液蛋白多态性.结果表明:西藏牦牛可分为山地牦牛和草地牦牛两个生态类群,但均应属于横断高山型牦牛;西藏黄牛在染色体核型、血液蛋白基因位点、以及体型外貌上与普通牛一致,为普通牛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牦牛的体温、呼吸、脉膊、血液成分、毛纤维类型、体重,放牧行为等的季节性变化,论述了牦牛对高海拔、低气压地区生态条件的适应性。为研究牦牛的种质特征、选育改良、组织季节性畜牧业生产和进一步开展适应性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