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态公路是人们在探索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做出的有益尝试,它的出现必将大大改变公路建设的传统理念。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公路研究发展状况,提出生态公路的概念和特征,将生态公路建设的要求概括为保护自然生态等四个有机组成部分。提出建设生态公路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公路的建设掀起高潮。在公路建设中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对于重大的不可恢复的环境影响,采用优化设计方案解决:对不可避免的可恢复的环境影响,采用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技术解决。本文阐述了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保护生态措施,促进生态公路建设的科学进行。 相似文献
3.
李嘉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3,(9):98-99
所谓的生态公路设计,其关键的基础是设计以及全生命时间的环境要素的测评。在开展该项设计的时候,要将生态道路当成是前提,而公路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是生态公路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把道路和环境放到一起来分析,才可保证其建设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进而实现相关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我国公路建设对于今后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且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且进一步指出了现阶段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的建设也逐渐增多起来,公路建设对于方便人们生活、发展地区经济、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在积极意义的驱使下往往忽视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本文根据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公路运营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了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措施,促进生态公路建设的科学进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某公路设计实例,对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进行探讨,将公路设计与周围环境设计统一一起,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生态公路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了生态公路与常规公路不同之处,对生态公路的设计理念进行了讲解:从施工设计、运营管理以及相关先进技术的应用等各个方面讲解了生态公路的建设方式和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8.
全面分析公路建设中和运营中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其占用土地面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从而提出了在公路建设中和运营中重视生态环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马山地下河流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的基础之上,实地进行生态环境现状与危害的调查,发现该区洪涝与干旱灾害频繁、石漠化问题突出、植被结构简单、土壤与水质污染严重,从而提出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发展特种经济、实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等石漠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矿山开采又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根据典型矿区生态恢复的成功经验,总结了适合我国矿区生态恢复的典型技术,主要从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矿区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张广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1):114-116
针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了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对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路环境保护问题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春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6):176-176,178
公路的大规模开发使沿线周围的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同时汽车尾气、噪音、废气和尘埃注入环境,使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公路环境保护问题应引起公路设计者及使用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14.
指出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性、科学内涵和建设目标,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依托贵州省凯里至雷山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山区生态公路建设的新理念与新途径,提出公路设计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在项目中提出并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环境保护效果,为今后贵州山区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卢拥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179-180
在指出公路建设易造成环境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公路施工时要做好山区公路的地质选线、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尤其要做好公路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和搞好公路的绿化美化工程。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山区具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旅游度假胜地,绿色食品产地和矿产建材基地。针对山区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缺乏,旱灾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与区域布局,以及加快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林果业,开发和建设生态经济沟;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适度采矿业,加强矿区生态环境重建。 相似文献
18.
程丽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403-408
以规模相似的湖南益阳花乡农家乐(HX)和土生源休闲旅游农庄(TSY)旅游资源开发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开发和营业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均偏酸性,氮磷含量偏高;水体呈现轻度污染,偏酸性,氮磷含量偏高,其综合污染指数与来往人数有相关性;不同月份大气环境有所变化,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TSP)在春季和冬季含量最高,夏季较高,秋季较低,季度平均降雨p H值也在春冬季达到最小,夏季最高,秋季较小.初步推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奥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7,19(2):119-123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区域,自上世纪新中国建立以来,产业结构一直处于重化工行业压倒性发展态势,并且在盲目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发展目标指引下,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长久以来,畸形化的产业结构与生态保护认知盲区,使得辽宁经济发展福祉被生态环境负荷逐渐侵蚀掉,从而造成整个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将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模型应用于辽宁省生态环境负荷的适宜度研究,通过适宜度水平的测度,准确把握辽宁省1995~2014年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从产业结构、公众认知和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提升辽宁省生态环境负荷适宜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颖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4):94-95
目前一些“另类”观念使人们步入误区: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被动适应物,把节约视为克制需求,把植树造林的作用拔高到不适当的位置,把“三同时”理解为全民皆兵搞污染治理,把对资源的破坏等同于彻底毁灭和荡然无存,把保护风景名胜当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这些看似有理实则有害的观念正在误导人们,应予剖析澄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