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陶瓷窑炉温度的测量是陶瓷工业生产技术核心,MAX31855是冷端补偿热电偶至数字输出转换器,在测温范围0℃至+1300℃内精度达±6℃,采用分段温度补偿的软件设计方法,陶瓷窑炉的测温精度提升至±1℃。温度补偿计算用STC89C52单片机实现,经测温实验,此设计实现了提高陶瓷窑炉测温精度目的。  相似文献   

2.
彭俊珍 《科技信息》2012,(18):230-231
本文通过热电偶传感器测温的原理分析了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热电偶配用补偿导线的测温原理,对测温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误差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教材对热电偶温度计测温原理介绍和系统构成所涉及知识点的取舍有些差异,为保证理论上的完整性和讲解上的严密性,教学中宜对热电偶测温原理作全面、准确的表述和数学上认真细致的分析,将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消除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从而正确理解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和补偿导线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在采用微机来进行热电偶测温处理时,通过查表的方法实现参比端温度的完全补偿,并完成热电势到温度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热电偶作为测温元件,由于其测量范围宽,精度高,滞后较小,可测高温,且复现性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为了准确地测量温度,必须对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进行补偿。由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不仅与工作端(测量  相似文献   

7.
热电偶是测量温度时最常用的传感器。由热电偶测温原理可知,只有在冷端温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热电偶的热电势才是热端温度的单值函数,才能正确反映热电偶热端温度(被测温度)的数值。在实际应用时,冷端温度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必须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很多,补偿电桥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就目前我国许多补偿电桥生产厂家所生产的补偿电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来提高冷端温度的补偿精度。 1电桥补偿原理及存在问题 1.1电桥补偿原理   补偿电桥法是利…  相似文献   

8.
一般温度的测量,只考虑对流换热对热电偶测温的影响,未考虑热辐射对热电偶测温的影响。而进行高温测量时,辐射较强,热辐射对热电偶测温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通过研究热辐射对热电偶测温的影响,给出热电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积分曲线,并对热电偶测温准确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用自然热电偶法测量切削温度时,用补偿热电偶法对所产生的寄生电动势进行补偿的补偿条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证明只有用高输入阻抗的测量仪表进行测量热电势时,用附加热电偶来补偿寄生电动势的方法才有实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热电偶测温系统误差剖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系统中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通过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从理论上剖析了热电偶自身、补偿导线、二次仪表等环节在测温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热电偶测温精度的相应对策,以达到为生产过程的温度正确、准确测量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半人工热电偶法和人工热电偶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动态人工热电偶法.该方法具有人工热电偶法无需二次标定、能够测量绝缘体的切削温度以及半人工热电偶法能够直接测量切削区切削温度的特点.通过比较相同加工条件下新测量方法和半人工热电偶法分别测量的铝合金板铣削过程中切削区的温度值,验证了新方法的测量准确性.试验表明:动态人工热电偶法与半人工热电偶法的测量结果较为吻合.对于热电势,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5%,标准差小于0.9mV;对于温度值,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标准差小于14℃.此外,利用动态人工热电偶法测量了环氧树脂切削区的温度变化情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测量绝缘体切削区的切削温度.  相似文献   

12.
夏文新 《科技资讯》2013,(11):114-116
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工业航空领域应用广泛。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热端直接裸露在被测环境内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热电偶的热端也需要封装。但是封装后的K型热电偶的响应时间延迟。该文详细阐述了K型热电偶热端暴露在被测环境内会受到的外界影响从而引起输出误差,封装避免外界影响及可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用自制的微热偶式测温和测湿装置分别对大直径水平旋转圆筒表面温度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旋转对顺向侧和逆向侧的影响情况有所不同顺向侧边界层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加一直增大,而逆向侧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用微热偶式测温装置测量边界层温度分布时,由辐射引起的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3%,用微热偶式测湿装置测量边界层浓度分布时,由辐射引起的湿球温度测量误差在3%~8%,且离圆筒越近测量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14.
用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在应用中要进行参考端补偿及线性化处理。过去常规的方法是靠硬件补偿和校正非线性,误差较大,现今以89S51MCU为核心的水浴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线性拟合算法来处理这两个问题,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测量准确度,从而使水浴温度恒定。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处理器技术,通过使用查表法对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实际测温过程中由于冷端温度变化产生的误差实现自动补偿,从而提高热电偶测量精度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温熔体连续测温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温熔体连续测温一直是一个难题.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常用测温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裸头热电偶直接连续测温的新方法.它有效地解决了保护管式热电偶滞后时间长、寿命短,快速测温偶测温精度不高、不能连续测温,中间导体式热电偶受温度场不均匀度影响较大的问题.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热平衡误差为0.24 ℃,温度响应时间常数小于0.3 s,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它适用于高温熔体在熔炼、转运、浇注及凝固成型等过程的温度连续测量及其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7.
应用FPK法研究了集总参数系统在对流和辐射环境下温度随机变化的规律。设激励是均值为0的白噪声且系统参数为常量,在与环境对流换热时,系统随机温度的均值不变,方差与系统时间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在与环境辐射换热时,系统随机温度一般不呈正态分布,其中均值,均方值还与系统确定性温度有关,由此可知,当存在随机激励时,用有热惯性的测温系统精确测定动态温度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电阻炉多点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ICL7135A/D转换的BUSY信号及多路开关,对电阻炉内多点温度进行监测;针对热电偶电热与温度间的非线性关系,设计了热电隅测温的通用查表法。本系统测温精确,节省资源,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比色高温计测量表面温度,测量范围为600~1200℃.将半球型镀金反射器置于比色高温计上,利用多次反射效应,可缩小两个接收波长的有效发射率之间的差异,从而减小比色高温计误差.研究了反射器对焦情况下的辐射特性,推导出有效发射率的表达式.为避免反射器对被测面温度场的破坏,设计了一套快速测量装置,每次测量需时0.7s.为验证其准确性,制作了平片热电偶,直接测量平片热电偶的表面温度.结果显示,与平片热电偶相比,测量误差小于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