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一辆金杯SY6480A2-E轻型客车最高车速的具体计算,详细介绍了汽车最高车速的计算方法,给出牵引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和最高车速等参数的理论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设计参数相吻合,此方法可应用于汽车匹配性设计中对汽车动力性能指标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人-车碰撞事故中通常包含不确定因素,根据这些取值不确定的参数估算车速,具有不准确性。提出一个基于汽车-行人第一落地点的碰撞车速计算模型,可应用于行人抛距不可靠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该模型碰撞车速计算的准确性,引入了再现车速不确定度理论的评定方法。结合一起轿车与行人的碰撞事故,计算出行人第一落地点车速模型的车速最优取值范围。通过PC-Crash、MADYMO模拟仿真验证及与抛距模型车速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上述车速计算分析流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些汽车碰撞事故由于无法准确确定碰撞地点而导致分析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应用优化理论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根据该方法确定的碰撞地点所计算得到的碰撞前车速误差能够满足精度要求,从而将事故分析结果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基于碰撞力学的汽车二维碰撞交通事故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迅速、准确地进行汽车碰撞事故的分析计算,对于正确鉴定事故的原因和处理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具有普遍性的汽车二维点碰撞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准确、适用性强的计算方法,利用其编制的计算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复杂的汽车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5.
轮胎拖印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车速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前的车速(简称事故车速)是确定事故责任的依据,是研究事故再现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事故现场的轮胎拖印出发,分析建立了根据轮胎拖印计算事故车速的模型。考虑到事故现场汽车各轮胎拖印的多样性和交警在事故现场采集数据快速准确的要求,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将轮胎现场印迹分为胎印、擦印和拖印三阶段,将现场轮胎拖印测量起始点确定为轮胎胎印的起始点,并引入前后轴荷比和制动拖印修正系数。建立的事故车速分析计算模型综合考虑了事故车辆装载质量的变化、各车轮轮胎拖印长度的不等、制动过程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的变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分析,在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以后,就应从车辆运动开始,对车辆在事故过程中的力学进行分析,再现车辆事故发生的过程车速计算,运用现场实验进行推理分析,在现行的事故力学计算鉴定中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以科学事实为依据、正确地使用法律法规来认定事故责任及其对肇事者进行处罚,都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的汽车碰撞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事故现场痕迹结合汽车碰撞规律判定汽车碰撞前车速,已成为事故鉴定和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别在动力学和刚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碰撞的速度模型,阐述了二维碰撞运动模型,并通过对一个正面碰撞案例的验证说明了刚度分析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交通事故处理的过程中,经常要推定肇事汽车的肇事车速,以确定肇事车是否超速行驶,是否违章,从而为分析事故成因,鉴定事故责任做好基础工作。推定肇事车速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重要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肇事车的制动印迹来推算。在当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实践中,根据制动印迹来推算肇事车速时所采用的公式是:v0=(其中,V;.即肇事车速,为路面附着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s表示制动有效距离)笔者认为上述公式欠科学,因为它忽视了制动时驾驶员及制动系的反应时间,而且把制动过程中的压印及拖印混为一谈,从而也就不能准确地推算…  相似文献   

9.
空气动力学阻力是汽车行驶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能耗的重要来源。汽车在真实道路环境中行驶受到道路自然风的影响,为了准确计算和评价汽车在真实道路环境中行驶的气动阻力特性以及能源消耗,提出了循环工况风平均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气象数据获取近地区域自然风的分布特征,进而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汽车的偏航角概率分布特征,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汽车气动阻力系数随车速和偏航角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偏航角的概率分布特征计算获得了给定车速的风平均阻力系数,最后,提出循环工况风平均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不同地形条件和速度区间对汽车气动阻力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对于本文研究的车型,循环工况风平均阻力系数高于零偏航工况的阻力系数9.2%和7.3%,城市工况对气动阻力系数的贡献量小于5%,40 km/h及以上车速区间均对气动阻力系数有较大的贡献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讲述了车辆队列中汽车间距的纵向控制算法和试验结果。汽车纵向控制算法包括设定速度算法、车速控制算法和间距控制算法。该控制方法考虑了车辆队列的稳定性。控制算法中汽车预计加速度的计算是基于汽车可行驶间距计算的而不是基于车辆间通讯计算的。最终证明通过此车辆纵向控制算法可以实现确保车辆队列稳定的车辆间距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操纵动力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线性汽车二自由度模型.在汽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通过方向盘角阶跃输入,运用径向基函数网络建立了汽车横摆角速度与方向盘转角之间的映射关系.方向盘角阶跃输入的识别结果表明,当汽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这种识别汽车方向盘转角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识别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碰撞事故现场没有遗留任何有助于再现分析的疑难碰撞事故,利用撞痕复位法,实现迅速、准确地进行汽车碰撞事故的分析计算.通过对具有普遍性的汽车二维碰撞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准确、适用性强的计算方法,利用其编制的计算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复杂的汽车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车辆主动安全性能,并针对高速公路上汽车追尾事故发生的特点,以汽车制动过程为分析基础,得到3种不同的安全车距计算方法.利用Matlab对干燥路面状况下的车速与安全车距的关系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其符合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汽车防追尾安全行驶的控制与执行,最后提出了基于不同影响因子的安全车距等级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汽车纵向控制算法包括设定速度算法、车速控制算法和间距控制算法.该控制方法考虑了车辆队列的稳定性.控制算法中汽车预计加速度的计算是基于汽车可行驶间距计算的而不是基于车辆间通讯计算的.本文通过尾随前车工况最终证明通过此车辆纵向控制算法可以实现确保车辆队列稳定的车辆间距控制.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再现分析中碰撞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是一个关键步骤,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汽车碰撞事故分析软件和方法中模型的建立均应用了动量定理.通过分析机动车碰撞中撞击力大小与形变深度成正比的关系,可以建立起"有效碰撞速度"与汽车形变深度间的关系式,从而通过经验公式来计算出"有效碰撞速度"的大小.当两车发生斜向碰撞时,被撞车辆的运动常常在平动的同时伴有转动.为较准确计算出汽车在碰撞前的速度,通过碰撞过程的动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应用动量守恒公式求解碰撞前的车速与汽车碰撞后质心的速度,即可再现碰撞前两车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速度则是关键性的因素。汽车碰撞过程本质上就是车速剧烈变化的过程。如何正确推算出事故发生瞬间的碰撞车速,为交通事故处理提供间接的理论依据。本文正是基于一起交通事故中,两车碰撞后产生的塑性变形量和滑移距离,运用运动学理论,引用典型事故速度计算公式,推算出两车碰撞前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汽车动力学中应用路面激励,基于滤波白噪声方法建立了路面激励的描述。分析了Simulink白噪声生成模块,基于滤波白噪声描述建立了路面激励Simulink模型,确定了空间下截止频率。基于路面激励Simulink模型,建立了汽车两自由度振动四分之一系统Simulink模型,在城市行驶的B级路面和车速范围对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车轮动载荷和车轮加速度的车速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滤波白噪声描述建立的路面激励Simulink模型和汽车两自由度振动四分之一系统的Simulink模型,既可以再现路面激励,也可以用于分析汽车振动响应量的车速特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动力性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汽车动力性数学模型,由此推导出汽车动力性参数灵敏度公式,并开发出汽车动力性计算仿真程序.以东风EQ140型汽车为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其使用参数较为吻合.仿真计算得到空载时汽车的最高车速91km/h,与东风EQ140的使用参数最高车速90km/h(单车)相比,误差为 1.1%;满挂时汽车最高车速为72km/h,与东风EQ140的使用参数满载、满挂时最高车速为70~75km/h一致.同时对其参数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各参数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以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和汽车的总质量最为显著,滚动阻力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与迎风面积的影响则小一些.  相似文献   

19.
对自动化公路系统弯道上汽车防侧滑/侧翻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在汽车驶入弯道前计算安全车速,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采用积分反推方法设计了直道制动减速阶段的速度控制器,通过引入虚拟控制变量设计了弯道车道保持阶段的位姿控制器.根据车辆动力学简化模型设计了动力学控制器进行仿真试验,车辆以安全车速通过弯道.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快速、准确跟踪和全局稳定的特性,能有效避免发生侧滑/侧翻的危险工况,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和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王宜海 《科技资讯》2011,(23):52-53
江淮重卡汽车变脉宽车速信号模式及其计算方法,主要是解决目前载货汽车等宽度脉冲车速信号与汽车上其他电子器件信号模式相同,易受干扰和相互干扰问题及不准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将等宽度脉冲信号模式变成可变脉宽车速信号模式,并且该模式信号可同时提供给多个用电器,可以有效的避免干扰问题,使车速信号准确稳定,特别是电控发动机ECU也使用车速信号,车速信号的稳定、准确是电控发动机排放的稳定和经济运行的保障,直接影响到发动机油耗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