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卫 《科技信息》2006,(10):391
通过观访本市一些太极拳锻炼场所发现,人们锻炼的形式多为集体形式,所掌握的太极拳技术动作及特点很不规范,“体操”式太极拳的现象很普遍。本文将通过此次的观访对“体操”式太极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城市中老年居民太极拳健身科学性社会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中老年居民在太极拳健身运动中,由种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出现腿部运动损伤,指出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健身观,才能尽可能消除客观原因的消极影响。使健身活动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3.
初练太极拳     
从事一般的体育运动如田径、球类、体操、水冰等项目,肌肉要用力,而太极拳这项运动与这些项目正相反,它要求行拳中,从精神到驱体全要放松,肌肉不要用力.由于这种放松,它能快速解除人的脑体疲劳,能有效地治疗由于精神紧张造成的各种疾病,如失眠、多梦、焦虑、健忘、神经性头痛、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及循环系统的一些疾病,所以太极拳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这一人群,并且,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此人的精神也就越来越紧张,由于精神紧张导致身体失调的人群也就越来越多,所以能使精神快速有效放松的项目--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几项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4例参加88式太极拳锻炼的健康老年人和24例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老年人,进行微量法末梢血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C)、E玫瑰花环(E-RFC)、Y玫瑰花环(Y-RFC)的测定.结果表明:安静时锻炼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WBC),Y玫瑰花环(Y-RFC)无差异,而锻炼组的淋巴细胞(LC),淋巴细胞百分率(LC%),E玫瑰花环(E-RFC),玫瑰花环百分率(E-RFC%)高于对照组,Y玫瑰花环百分率(Y-RFC%)低于对照组.练拳后,锻炼组E玫瑰花环数(E-RFC),E玫瑰花环百分率(E-RFC%),Y玫瑰花环数(Y-RFC),Y玫瑰花环百分率(Y-RFC%)明显增高,提供支持认为太极拳锻炼增强老年人免疫功能观.点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河南焦作博爱《李氏家谱》的发现,揭示了太极拳与太极养生功、无极养生功之间的渊源关系。首先对《无极养生功》、《李氏家谱.太极养生功》和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拳谱进行了分析,然后比较了几个流派的太极拳架,指出太极拳根源于无极养生功,即太极拳是由无极拳演化而来。期间,太极拳经历了李岩、李仲、陈王廷共创阶段,陈长兴、陈清平、李鹤林发扬完善阶段,王宗岳、杨露禅、武禹襄传播阶段。创拳地点在博爱唐村千载寺,唐村千载寺为太极拳的渊源圣地。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教学方法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体育教学原理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阐述了如何更好、更快地使学生掌握太极拳动作。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太极拳这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健身、防身、娱乐与交际等四个主要方面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运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创新的步伐,现代社会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太极拳的现代教学也应随之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征。结合太极拳教学的实际,本文认为应立足于太极拳的动作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涵,进行太极拳简易性革新,并突出其功能性和文化性等价值,路径上应融合现代网络教学模式加快太极拳的推广,使之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9.
解析对太极拳技法的新理解,探讨与思考太极拳技法特点的对立性、统一性又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为更好的弘扬中华武术、传承民族文化起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个集武术、阴阳易理、导引于一体的哲拳.它的起源,经过分析、整理大致有许宣平、张三蜂(宋)、张三丰(明)、陈王庭和王宗岳等不同的版本.经过论证认为,太极拳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是历代武术家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由陈长兴整合自家武术、融各家之长,将以往的太极特征的武术加以修改,形成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1.
太极劲是身体资源经过太极式的技术动作改造后的用力方式,它包含受到外部的影响和内部的训练改造,通过分析地球对身体的引力可以成为沉劲和夯劲、身体摆动的惯性成为冲撞力、预储蓄的弹性使劲变得柔顺、肌肉预拉长的收缩力是劲的基础、骨节相对的支撑力成为劲的骨架,与意念引导统一内外相合,达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形神兼修。劲力分析为习练太极拳内劲标明方向,在习练内劲时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的拳术运动 ,学生对此颇感兴趣 ,但是 ,普通高校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 ,学习困难大 .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太极拳 ,作者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 ,认为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明确的教学思路、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韩旭升 《科技资讯》2011,(28):249-249
太极拳,东方文化的瑰宝,中华武苑中的一枝奇葩。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那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修性为一体的独特的运动方式,蕴含着的东方哲学韵味的深刻内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所认识。这充分说明,太极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保健功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拳是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拳术,它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保健功能.文章从太极拳保健理论的基础,太极拳保健的机理及太极拳演练的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我国人民长期锻炼的实践证明,太极拳确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的科学健身方法,也是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从人体生理方面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心理方面,论述了太极拳的健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道家哲学在养生与技击方面的经验之学。太极拳要求的放松只能在尽可能少用力的情况下,通过思想意识的作用,来逐渐达到最大限度的柔软,是从轻走向松的。我们练太极拳时就是用一套特殊的理论和方法,把僵硬了的身体又改造过来,可以说,太极拳中的一切巧妙和健身效果,都是由松而生,或从松软转化而成。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柔软是什么味道,僵硬又是什么味道。虽然大家都标榜以柔克刚,但在实际练习时,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是偏硬的,能实践以柔克刚的少而又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多年太极拳运动教学体会,从太极拳运动的功用,如何学好太圾拳,青年学生怎样练太极拳,初学太极拳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对指导学生的太极拳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传统项目中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柔和缓慢的拳术运动,但是年青好胜的学生对于学习教材中的简化太极拳,都会因慢条斯理、运动缓慢、动作连绵不断而感到厌倦和烦躁。在专项化教学改革中,太极拳教学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本人对太极拳的传统教法进行了改革实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郑新刚 《科技信息》2013,(22):288-288
太极拳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众所周知太极拳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器官有很明显的作用。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还有艺术修养方面的。太极拳是在意念的支配下,使人的神经系统、运动机能和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得到全面的改善,它的健身价值是全面的、自然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太极拳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在学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与设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