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对饱水状态下的尾巨桉木材气体渗透性进行了测量,并在不同干燥条件下进行了尾巨桉板材的干燥试验,观察其皱缩规律,探讨尾巨桉木材的渗透性对其干燥过程中皱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巨桉木材的边心材交界处靠心材部位极易产生皱缩,尾巨桉木材边材的渗透性较大而心材的渗透性较小,当由边材向心材过渡过程中渗透性由大明显变小。当相对湿度一定时,温度越高皱缩深度越大;当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低皱缩深度越大。心材部位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孔内含有大量侵填体及导管间纹孔呈附物型的缘故。木材干燥过程的皱缩主要是由于木材内部产生的压应力,以及木材渗透性较小而产生较大的毛细管张力和水蒸气分压力差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陈明华 《武夷科学》2008,24(1):82-88
根据试验区内尾巨桉林分的调查资料及适宜产区的平均生长水平,采用林分总体生长量模型,分别拟合试验区和适宜产区内尾巨桉的胸径、树高的单分子生长方程及林分蓄积的理查兹生长方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对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Merr.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探索尾巨桉-广金钱草复合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在试验田中,以不同类型和重量的尾巨桉落叶铺盖在土壤上并种植广金钱草,同时另在尾巨桉人工林中直接套种广金钱草,待药材成熟后统计其产量,并利用HPLC指纹图谱法及含量测定法检测其化学成分变化。【结果】广金钱草在尾巨桉林下种植时,产量稍有下降,但药材指纹图谱与正常种植无显著差异。【结论】广金钱草可以套种在尾巨桉人工林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合溶剂萃取法从新鲜尾巨桉木材中提取低分子量成分,并用气槽色谱/质谱法联机分析技术,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42个峰,并从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7.88%。主要成分为1,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53%)、1,2-邻苯二甲酸双(2-甲丙基)酯(cas)(8.48%)、二丁基酞酸盐(8.12%)、丁二酸-甲基-双(1-甲丙基)酯(7.02%)、乙二酸双(2-甲丙基)酯(cas)(6.89%)、2,6,10,15,19,23.六甲基-鲨烯(4.53%)、十六酸乙酯(cas)(3.77%)、2-异丙基-1-甲烷基萘(2.97%)、二十六烷(2.63%)、己二酸双(2-乙己基)酯(1.98%)、二十八烷(1.93%)、鹿尾草碱(1.90%)等。  相似文献   

5.
微波、冷冻预处理对改善尾巨桉木材干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常伴有开裂和皱缩等严重的干燥缺陷,为了减少桉树皱缩等干燥缺陷,提高桉树的干燥质量和探讨皱缩的形成原因,采用冷冻处理和微波辐射两种方法对尾巨桉木材进行预处理,研究微波、冷冻处理后尾巨桉木材的渗透性、干燥速度和木材的皱缩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木材的渗透性,提高木材的干燥速度,减少木材的皱缩。对照材和微波辐射材,皱缩均发生在心、边材的交接处,部分木纤维扭曲,相互挤压,细胞腔变得狭小,形成扭曲带,相邻扭曲带的木纤维向相反方向挤压、溃陷;前者扭曲带宽可达5~20个细胞,皱缩深度为0.76 mm,后者扭曲带为5~10个细胞,皱缩深度为0.35 mm;冷冻预处理材表面未见明显皱缩痕迹,细胞皱缩程度不明显,扭曲带(1~2个细胞宽)隐约可见。  相似文献   

6.
根据试验区内尾巨桉林分的调查资料及适宜产区的平均生长水平,采用林分总体生长量模型,分别拟合试验区和适宜产区内尾巨桉的胸径、树高的单分子生长方程及林分蓄积的理查兹生长方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尾巨桉DH3229组培苗木施用原料来源不同的腐殖酸肥料,对比分析不施肥方式(施常规复合肥、桉专用肥、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肥)下桉树苗木生长及抗性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尾巨桉DH3229苗木苗高、地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其中,施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对苗高的促生效果比施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高2.03%,但二者均低于施桉专用肥处理;施肥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尾巨桉地径生长,地径及其增长量均为对照的2倍以上,但添加腐殖酸与否对桉树地径生长的促进效果无明显差异;腐殖酸极大地促进了根的生物量累积,桉专用肥中添加泥炭和风化褐煤腐殖酸后,根生物量分别提高了8.5%和40.92%;施肥能明显提高或降低尾巨桉苗木叶片酶的活性,其中,施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对提高植株叶片的抗性生理能力比施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好.  相似文献   

8.
伍春魁 《广西科学》1995,2(1):60-62
巨尾桉是最速生高产的桉树,在相同的条件下造林,单位面积株数相等(1665株/hm2),采取四种株行配置造林方式,生长差异非常明显,株行距1m×6m的,定植后3年5个月,平均树高13.72m,平均胸径10.14cm,蓄积量68.76m3/hm2,长势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溶剂萃取法从新鲜尾巨桉木材中提取低分子量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联机分析技术,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42个峰,并从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7.88%。主要成分为1,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53%)、1,2-邻苯二甲酸双(2-甲丙基)酯(cas)(8.48%)、二丁基酞酸盐(8.12%)、丁二酸-甲基-双(1-甲丙基)酯(7.02%)、乙二酸双(2-甲丙基)酯(cas)(6.89%)、2,6,10,15,19,23-六甲基-鲨烯(4.53%)、十六酸乙酯(cas)(3.77%)、2-异丙基-1-甲烷基萘(2.97%)、二十六烷(2.63%)、己二酸双(2-乙己基)酯(1.98%)、二十八烷(1.93%)、鹿尾草碱(1.90%)等。  相似文献   

10.
巨尾桉萌芽更新不同密度处理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每个伐根保留萌芽条1株,2株和3株的方式进行巨尾按萌芽更新试验,以探讨不同留萌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年生巨尾按萌芽林的胸径生长量(cm)序列为留萌1株(11.03)〉留萌2株(9.26)〉留萌3株(7.82),差异极显著;3种留萌方式的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但提高留萌密度有利于萌芽林枝下高和高径此的增加;林分蓄积量以留萌2株(121.584m3·hm^-2)的最高,分别比留萌1株和留萌3株的高37.59%和1.99%,适当增加留萌密度对于提高短周期按树萌茅林的蓄积量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采伐剩余物活植被对尾巨桉萌芽更新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伐根覆盖与不覆盖试验研究表明,伐根覆盖对尾巨桉萌芽条生长没有影响,但对萌芽力有极大的影响。伐根覆盖处理的萌芽率仅69.4%,6个月时保存率仅60%左右,而不覆盖的萌芽率和保存率可高达90%以上。覆盖与不覆盖间的伐根萌芽条数、桩均条数及萌芽率等萌芽力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因此,伐后萌生前的林地清理以采用伐根不覆盖为宜,即伐后不炼山并将伐根周围40cm~50cm范围内的采伐剩余物及杂草清理干净,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萌芽更新效果,同时又省工、省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科学、可持续地经营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以及评价桉树人工林在区域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和生态效益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南宁七坡林场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及其林下植被的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在尾巨桉人工林中,各层次生物量呈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尾巨桉生物量最大,处于主导地位;尾巨桉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干(64.38%)〉根(24.29%)〉树皮(5.97%)〉老枝(2.25%)〉嫩枝(1.56%)〉老叶(1.32%)〉嫩叶(0.20%)。【结论】尾巨桉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干上,叶的生物量最少。  相似文献   

13.
杨辉  林霄  刘布鸣  柴玲  莫建光  韦刚 《广西科学》2012,19(3):241-243
采用气相色谱及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法对巨尾桉(Eucalyputs grandis×E.urophylla)挥发油气相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用以评价与控制巨尾桉挥发油内在质量。结果建立了巨尾桉指纹图谱,确定12个色谱峰为共有峰。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其指纹图谱相似性高,特征性和专属性强,相似度分析显示无差异,利用特征指纹图谱可以对巨尾桉挥发油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巨尾桉枝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巨尾桉(Eucalyptusgrandis*E.urophylla)内含物对其他植物的他感作用,分别用巨尾桉的新鲜枝叶和枯花叶的水浸认进行水稻、蕹菜(Ipomoeaaquatica)和菜苔(BrassicaparachinensisBailey)花种子发芽试验,经鲜液供水的水稻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95%、60%略低于对照的97%和62%;蕹菜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为93%、62%,略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来源良种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9苗木造林后幼龄阶段(1-3 a)的生长差异,为优质苗木的选择和提质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来源清楚的尾巨桉无性系DH32-29苗木(BG)和来源不清的尾巨桉无性系DH32-29苗木(NBG)造林林分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广西西北部、中部及南部3个区域不同苗木造林林分的胸径、树高、生物量、碳储量及生产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林龄为2、3 a时,尾巨桉BG林分的平均胸径、单株生物量、单株碳储量及单株生产力均显著高于NBG林分(P<0.05);BG林分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及生产力整体高于NBG林分,在林龄为1 a时差异较小,林龄为2 a生时差异增大,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林龄为3 a生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采用来源清楚的优质苗木造林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对尾巨桉组培苗3327移植到营养袋时所用的基质加入50%不同种类的轻型材料及基肥进行全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轻型基质与基肥对尾巨桉组培苗成活率、苗高、根条数和出圃时间均有显著影响,以各50%的红心土和木屑添加0.8g/袋信叶根部营养液为尾巨桉组培苗移植到营养袋的最佳轻型基质配方,既能降低袋苗重量50%左右,又能提高成活率与苗高,增加根条数,并提早出圃时间15-20天.  相似文献   

17.
分析桉树专用肥中添加腐植酸对尾巨桉DH32-29组培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 表明:各施肥处理均对苗木生长及光合速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泥炭腐植酸+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植酸+桉专用肥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腐植酸对苗木根系的生长影响最大,施用风化褐煤腐植酸、泥炭腐植酸肥料后根系生物量积累是施用桉专用肥的1.41和1...  相似文献   

18.
巨尾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巨尾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巨尾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0.67%(W/W,以干重计),确认了32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7.65%.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39.70%),其后依次是α-蒎烯(22.03%)、α-松油醇(11.76%)、龙脑(5.78%)和乙酸松油酯(4.60%)等;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87%(W/W,以干重计),确认了32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87.14%,异戊酸(15.03%)、1,8-桉叶油素(10.75%)、α-松油醇(9.85%)是水溶部分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9.
以建立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grandis)3226、3228无性系高频再生体系为基础,利用GUS染色组织分析法研究了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因素对尾巨桉茎段遗传转化的影响,探讨了适宜尾巨桉转化的卡那霉素与抑菌抗生素使用浓度.结果表明,较优的转化条件是:茎段外植体不需进行预培养而直接进行侵染(菌液浓度OD600值为0.5)3 min,共培养2 d,然后转移到含75 mg/L卡那霉素和300 mg/L头孢噻肟钠的筛选培养基上,进行转化植株的再生.3226、3228  相似文献   

20.
张连水 《武夷科学》2003,19(1):299-302
在巨尾桉幼林抚育中,使用5%森泰颗粒型除草剂,剂量达到4g/m~2(商品量)时防治当年生的杂灌、杂草效果良好。试验表明:5%森泰颗粒型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与植被类型、不同季节有明显关系;福建闽南地区应在雨量充沛、杂草生长旺盛的4—8月进行施药效果最佳。但是,试验表明:巨尾桉幼树对5%森泰颗粒型除草剂反应敏感,1m~2使用剂量达2g(商品量)时幼树即产生严重药害,因此,在巨尾桉幼林除草中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