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从小麦根、茎、叶分离出21株溶磷微生物,筛选出溶磷能力最强的菌株JG-22,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土壤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 strain).研究表明,JG-22对Ca3(PO4)2溶解能力最强;pH值对菌株JG-22溶磷效果影响最明显,在34~36℃和弱碱性环境下,溶磷效果较好;培养72 h后增加培养时间对有效磷的增量影响不大;Ca3(PO4)2含量在5 g/L以上时加大其含量对有效磷的增量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能高效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溶磷微生物,从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里的车前草根际土样中,根据溶磷圈的大小筛选出一株溶磷能力较强的细菌P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菌株P2归属于台湾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iwanensis)。经条件优化后,菌株P2溶解磷酸三钙的最大溶磷量(以PO■计)可达到1267.89 mg/L,约为优化前的1.43倍。菌株P2对磷酸氢钙、羟基磷灰石、磷酸铝、磷酸铁和磷矿粉也有不同程度的溶解,溶磷量分别达到1752.58、1644.33、67.01、46.39、72.16 mg/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磷的溶出率与培养液中总有机酸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菌株P2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具有良好的微生物肥料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筛选的解盐促生菌株SRPG-396进行溶磷性能测试,并通过盆栽实验确定其在盐渍化条件下对棉花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RPG-396在难溶性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可以产生明显的溶磷圈。添加难溶性Ca3(PO4)2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可达到56.75 mg/L,并且与发酵液p H呈一定的负相关性;而含有Mg3(PO4)2、Fe PO4和Al PO4的发酵液有效磷含量与p H值无相关性。盆栽试验表明,施加SRPG-396菌剂在有盐胁迫的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棉苗鲜重、干重和根干重,分别为17.84%、33.66%和13.79%,并且SRPG-396菌剂还可提高棉花植株茎叶和根部全磷含量,分别为20%和11.51%。因此,菌株SRPG-396可以有效地溶解土壤中无机难溶性磷,提高棉苗对磷的吸收来促进棉花生长,有望为开发高效微生物磷肥提供优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几株黑曲霉菌株的溶磷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固体无机磷培养基和固体有机磷培养基对5株黑曲霉溶磷菌株进行筛选,根据溶磷透明圈与菌落直径大小的比值筛选出两株高效溶磷菌株分别命名为A82和A92。同时对这两株菌株进行无机磷和有机磷液体培养,根据培养过程中菌液的pH值、生物量、溶解磷及消化磷含量的变化探讨黑曲霉的溶磷特性。结果表明:A82和A92黑曲霉菌液pH随着溶磷能力的提高而下降;A82黑曲霉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后生物量达到最大;在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第4d后溶磷能力达到最大值64mg/L。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2培养基,NaNO3和NaH2PO4分别为氮源和磷源,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磷源(NaNO3:30、60、150、750、1 275、3 000 mg/L,NaH2PO4:4.4、8.8、22、44、88、176 mg/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MACC/,D23)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浓度对其相对生长率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750 mg/L NaNO3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22,mg/L NaH2PO4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88,mg/L和176 mg/L NaH2PO4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在NaNO3质量浓度为30~750,mg/L时,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均在NaNO3质量浓度为750,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0×106,mL–1和0.608,d–1,而当NaNO3质量浓度大于750,mg/L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随氮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8.8,mg/L之间,最高细胞密度随磷浓度升高而升高,在8.8,mg/L时达到最大值,为2.69×106,mL–1;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22,mg/L之间,相对生长率随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2,mg/L时达到最大值,为0.568,d,–1,之后随磷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微生物溶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液体发酵实验测定不同的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两株黑曲霉ML2、ML4溶磷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以NH4^ 为惟一氮源时,两株曲霉均表现出较高的溶磷活性,但当NH4^ 和NO3^-同时存在时,溶磷能力却大幅度下降.ML2、ML4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溶磷活性最高,溶磷量分别达到1541.1mg/L和1668.2mg/L.而以糖蜜为惟一碳源时,ML4的溶磷量只有41.2mg/L.碳氮比对ML2、ML4的溶磷能力影响很大,随着碳氮比的增大,溶磷量随之升高,在mC:mN=35:1时达到最高,而后降低.在实验中还发现:菌株在溶磷过程中伴随着pH值的下降,但下降的程度与溶磷大小相关性较差.对其溶磷机制初步研究发现,溶磷菌株的溶磷效果主要依靠发酵液中的草酸和*酮戊二酸等有机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取代度的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萌发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壳素合成1^#~7^#甲壳素磷酸酯和甲壳素磷酸酯钾,分别测定1^#~7^#甲壳素磷酸酯的取代度、将甲壳素磷酸酯钾配成O.5mg/L,2mg/L,5mg/L.10mg/L,20mg/L溶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番茄(Lycopeysicon esculentum)种子的浸种发芽实验。浸种46.5~76.5h;培养温度29.5C;每只培养皿50粒,每种浓度重复3次。结果表明:6^#、7^#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不具有促进作用;而1^#~5^#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质量浓度以0.5mg/OL~20mg/L为最佳,其中1^#、2^#、3^#、4^#、5^#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长6.7%、17.4%、16.7%、6.0%、16.0%。  相似文献   

8.
诱导结晶对反硝化除磷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污泥-诱导结晶工艺为研究对象,考察诱导结晶工艺回收磷对反硝化除磷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当摩尔比n(Ca2+)/n(PO34--P)提高到5∶1时,反应器内回收率没有明显的提高,最佳n(Ca2+)/n(PO34--P)为3∶1,回收率可达62.05%;提高磷回收量对厌氧释磷影响并不大,当释磷量保持在(13.44±0.55)mg/L时,聚磷量由21.11 mg/L降至16.42 mg/L,聚磷量与释磷量之比从1.51降至1.24,化学回收磷减轻了生物除磷负担;提高结晶磷回收量会降低聚磷速率,但反硝化聚磷反应均在30 min之后停止,化学回收磷不会对生物除磷造成负面影响,并且生物除磷与化学回收磷相结合的工艺可以在较低进水碳磷质量比的情况下保证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氮(N)、磷(P)、铁(Fe)和硅(Si)的营养盐及其质量浓度对直链藻生长速率的影响.氮元素的营养盐为:硫酸铵(NH4)2SO4、硝酸钠(NaNO3)和尿素(NH2)2CO,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1;磷元素的营养盐为:磷酸二氢钾(KH2PO4)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5,1,2,3,4,5 mg·L-1;铁元素的营养盐为:硫酸亚铁(FeSO4)和柠檬酸铁(FeC6H5O7),铁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0.05,0.1,0.2,0.3,0.4,0.5 mg·L-1;硅元素的营养盐为:硅酸钠(Na2SiO3),硅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30,35,40 mg·L-1.单因子的实验结果表明:对直链藻生长速率(K值)影响最大的营养元素分别为:N,P,Fe,Si,其对应的最佳营养盐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0~40 mg·L-1;0.5~1 mg·L-1;0.02~0.05 mg·L-1;10~20 mg·L-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培养直链藻的最佳营养盐[(NH2)2CO,KH2PO4,FeC6H5O7,Na2SiO3]质量浓度配比为30∶0.5∶0.05∶10.  相似文献   

10.
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脱落酸(ABA)处理后番茄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分析ALA对番茄种子ABA响应敏感性的作用,为ALA参与ABA信号应答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杂九号"番茄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0、1、10 mg/L ALA对0(蒸馏水)和100 mg/L ABA处理后的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并测定其发芽及芽苗生长情况。在空白组,低浓度ALA浸种效果较好,与CK_0相比1 mg/L ALA浸种显著促进了番茄种子萌发,提高了其发芽势(GE)、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及胚根长度(RL);在胁迫组,100 mg/L ABA处理显著抑制了番茄种子的萌发及芽苗生长,10 mg/L ALA浸种对其抑制作用缓解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GE)、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芽苗鲜重(FW)及胚根长度(RL)。10 mg/L ALA浸种可缓解由ABA引起的萌发抑制,降低番茄种子对ABA响应的敏感性;在不同处理下(蒸馏水或ABA),最佳ALA浸种浓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荔枝龙眼重要病害炭疽病和霜疫霉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指出荔枝龙眼炭疽病和霜疫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花穗和果实,叶片早落,花穗干枯死亡,果实腐烂并产生异味;两种病害为害造成的损失很大,防治必须及时,且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12.
同一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在不同条件下取值会有很大区别,因此有必要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了桩土的摩擦粘着机理,指出影响侧摩阻力的因素主要为桩土界面强度及土层强度,其中桩土界面强度包括界面摩擦力和界面粘着力两部分。根据机理分析提出使用有限元法配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应包括两方面的(1)根据试验实测结果通过试算确定侧摩阻力极值由桩土界面强度决定还是由土层强度决定;(2)若侧摩阻力由界面强度决定则根据土层特性进行摩擦系数假定,进而确定界面摩擦力及粘着力。介绍了ADINA建模及计算过程。通过应用一组混凝土短桩的静载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来说明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以及不同温、盐度对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幼体的附着分为暂时性附着及永久性附着两个阶段;幼体附着变态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3~41;适宜温度范围为13~21℃;在较低温度下(9~17℃),幼体可逆性ATT附着时间延长,有利于幼体对附着基底的选择及幼体的扩散.  相似文献   

14.
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及其温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以及不同温、盐度对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幼体的附着分为暂时性附着及永久性附着两个阶段;幼体附着变态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3~41;适宜温度范围为13~21℃;在较低温度下(9~17℃),幼体可逆性ATT附着时间延长,有利于幼体对附着基底的选择及幼体的扩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目前镁合金板带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应用现状等方面的描述,分析了其生产与应用的特点.同时,通过介绍镁合金板带生产工艺的开发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与前景,尤其是以热轧开坯进行卷式法生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科技出版的角度探究和思考了当前关注的学术腐败问题,对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学术腐败在科技出版中的表现以及科技出版如何抵制学术腐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教学软件设计的三大原则及其相应的方法。并通过开发一个PASCAL课程软件,说明课件开发过程及其系统结构。最后给出了教学软件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小微企业如何能克服所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是亟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影响中小微企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企业文化、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教之有法与教无定法--法学教学方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我国法学教学的发展规律历程,比较分析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法学教学方法的不同,说明一个国家的法学教学方法应与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由此分析我国法学教育中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继受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方法的同时,已经开始吸收一些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方法,并说明讲授教学法仍然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审稿对科技期刊的作用及对审稿人的要求,提出了审稿的途径以及审稿的方法。通过快速遴选审稿人缩短审稿时间,提高审稿效率;为稿件能快速刊登做好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