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京近50年来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R/S分析方法,对1951-2005年南京气象站夏季、冬季和全年的平均温度、降 水量、降水日数、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等指标进行分析计算,提取南京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所含的趋势性成分,探索了南京市未来的气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南京气温在增加,但增温速率低于全国,尤其是夏季(增温速率比全国平均低0.11℃/10a)和冬季(增温速率比全国平均低0.13℃/10a),预测未来南京市的气温仍将继续升高,冬季的升温比较明显;未来冬季降水量将继续增加;近50年来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年日照时数每10年减少66.31个小时),未来日照时数继续减少;未来夏季继续变干.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极端降水趋势及未来情景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资料显示,1951-2000年长江三角洲年降水和极端降水年际差异较大,但没有呈现显著线性变化趋势.利用ECHAM5/MPI-OM模式与实测降水数据比较发现,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年降水和极端降水变化.2001-2050年,IPCC3种不同CO2排放情景下,年降水与极端降水变化并不一致,年降水都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极端降水却增加显著,尤其中等排放情景下,2020s年代年降水量锐减,但极端降水迅速增加,说明未来长江三角洲洪涝和干旱发生的几率更高,极端气候造成的危害将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利用1923—2020年北京市及天津市逐月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百年北京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未来趋势。结果表明:(1)1923—2020年北京市年日照时数以(-22.42±12.89) h/10a的速率呈显著减少趋势。季节上,夏、秋和冬季日照时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而春季则呈不显著增加趋势;(2)1923—2020年北京市年日照时数存在56 a、36 a的准周期变化,并于2000年发生突变;(3)未来北京市年及四季日照时数变化均与过去保持一致,其中年、夏和秋季日照时数变化的持续性很强,而春季和冬季的持续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
根据开封国家基本气象站1951-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和Yamamoto法,分析了1951-2010年来开封市气温变化特征及其趋势.结果表明:近60年来,开封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79 ℃/10 a,且达到0.0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明确重庆市在SSP2-4.5、SSP5-8.5等2种升温情景和惯性发展优先、经济发展优先、可持续发展优先等3种发展情景下的高温暴露度,为当地城市规划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基于2020年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数据,运用PLUS模型预测了203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状况,并结合重庆市未来人口和日最高气温数据构建了综合暴露度模型。结果表明:1) SSP2-4.5情景下2030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及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南部高温致灾危险性较高;而SSP5-8.5情景下高温致灾危险性程度不同的区域从西到东呈带状分布,所对应的高温致灾危险性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其中高温致灾危险性较高区域的分布与在SSP2-4.5情景下的分布相似;2) 2种升温情景下2030年重庆市耕地与林地的暴露度高于灌木、草地、水域、裸地和建设用地的暴露度;3) 2种升温情景下2030年重庆市人口暴露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4) 2030年重庆市综合暴露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以及以林地为主的区域。上述结果可为重庆市在未来城市建设发展中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针对易发生高温灾害的地区制定长期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京津冀地区耕地面积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耕地资源变化率计算方法和灰色预测法,分析和预测了该地区耕地的变化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7年京津冀地区耕地总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总共减少924.3 k hm2,多年平均变化率为-0.59%.耕地的三种类型之中,旱地和水田面积几乎年年减少,多年平均变化率分别为-3.57%和-0.73%,而水浇地的面积在大部分年份都有所增加,多年平均变化率为0.85%.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耕地总量将从2007年的6 531.61 k hm2减小至6 164.4 k hm2,耕地总面积平均每年减少0.44%,即28.7 k hm2.旱地和水田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减少率,平均每年分别减少2.57%和0.84%.而水浇地的预测结果为2007年至2020年间每年稍增0.17%.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尽管耕地减少的速率减缓,但是京津冀地区耕地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系数法、Daniel趋势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并结合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探讨了近5a来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结果表明,2015—2019年,太原市SO_2的超标天数和污染物浓度均逐年下降(超标天数由50d下降至0d,污染物浓度由77.55μg·m~(-3)下降至29.52μg·m~(-3));而NO_2的超标天数和污染物浓度均逐年上升(超标天数由2d上升至40d,污染物浓度由43.11μg·m~(-3)升至59.81μg·m~(-3)),变化趋势显著;PM_(10)和PM_(2.5)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波动,变化趋势不显著;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环境空气污染在冬季较为严重.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PM_(2.5))历年的负荷系数均显著高于SO_2和NO_2,空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从各年AQI累积的数值之和来看,空气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分析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河南粮食生产效率变化,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结合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算了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实证结果显示,对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较大的是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变化,而制约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因素是河南省综合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未得到提升,河南省粮食生产中加大技术推动应用和优化种植规模仍具有较大潜力。因此,加快河南省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是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52年来湛江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越峰  魏雅利  吴海军  付方  谢巨伦 《科技信息》2010,(23):J0035-J0036
采用湛江1951~2008年(1994~1999年资料缺)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湛江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的年平均气温呈变暖趋势,年平均变幅高于全国年平均变幅水平,且夏季增温减弱,冬暖现象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降水量相对较多;气温与降水量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全年、冬季风时期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时期两者关系比较复杂,呈弧线变化形式,夏季风时期及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时期,两者则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平潭是我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国际旅游岛,为满足开放开发需求,选取潭城、苏澳、东澳、北厝、海洋站5个代表站点,利用2010~2016年气象资料,从剔除台风影响的大风日数、年平均风速、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旅游气候舒适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随着平潭城市建设及防护林、景观林等不断完善,年大风日数呈逐年递减趋势;各区域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近7年降水量偏多的年份较多,季节分布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各区域之间年平均湿度差异不大。从逐年的变化上看,年平均相对湿度有略增的趋势;从表征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两个指数来看,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均较为舒适,不存在不舒适和极不舒适的月份;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际变化看,温湿指数年际变化不大,体感风寒指数年际变化从感觉凉逐渐变为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有关气象和水文台站的实测资料,利用均值、线性倾向、累积统计距平等方法,统计分析龙川江流域近50年(1960年—2009年)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并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法对气候和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尤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增暖趋势明显,其中:低气温升高对年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降水量由少变多的年代,在年内分配上,降水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径流量则表现出微弱的减少趋势,说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部分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中可能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兴山气象站1990~2009年2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该地区的降水量、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太阳辐射)等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香溪河流域降雨量无显著上升趋势,增加速率约为12mm/10a,但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春夏季降雨量呈上升趋势,秋季和冬季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香溪河流域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增加速率为0.3℃/10a,平均最低气温增加速率为0.19℃/10a,最高气温显著上升,上升速率为0.4℃/10a;风速先减小后呈上升趋势,1990~2002年风速减小,减小速率为0.1m/s/10a,自2003年以来,风速显著上升,增加速率为0.2m/s/10a;湿度呈减少趋势,月目照时数与月蒸发量呈正相关性,但总体增长趋势则表现为年日照时数增加,年蒸发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忻州市近年来地表水水质污染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军 《山西科技》2009,(3):104-10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忻州市近年来地表水污染严重,水体水质状况不容乐观。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忻州市15处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频繁的水旱灾害和严重的水污染是治理淮河的两大难题,入洪泽湖口以上的淮河干流区尤其突出。通过分析近年来淮河干流区的水质情况,对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上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仍十分严重,防污治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流域地处西北干旱区,目前是我国国防、经济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几十年来,主要由于不合理的人为因素使进入下游河水量不断减少,从而使下游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据调查资料,自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中游张掖市新增沙漠化面积1574 km2,下游额济纳旗新增沙漠化面积11800 km2、且流沙正以每年4-20 m的速度向东南推进.目前全区因沙化而弃耕的农田约120000 hm2,受到流沙威胁和风蚀沙打的农田约400000 hm2.突发性风害频繁发生,据专家研究,阿拉善地区(黑河流域下游)是我国流沙和沙尘暴的主要源区,黑河流域的沙漠化问题已影响到国防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解决该地区沙漠化问题水是核心,必须紧紧抓住"水"这条纲,采取田间节水和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调配有限的水资源,封育保护天然植被,营造人工防护林.要求在空间上不能损害友邻地区的利益来获得自身的发展进步,在时间上不能以牺牲下一代的利益而获得短期效益,力争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6.
湘江流域近30年径流量与水位的长期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川径流量和水位变化是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重要表征,对其长期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与洪水灾害风险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选择频受洪水严重威胁的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近30年的径流量和水位观测的日资料及派生出的月、季和年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湘江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径流和水位进行了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造成洪水危险性增大的原因.结果表明:(1)近30年来,湘江流域中下游的年径流量表现出增大趋势,而多数站点年最大径流量变化不大;(2)湘江流域径流的季节变化明显,多数站点春、冬季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夏、秋季径流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这与夏季降水量的增大有关;(3)湘江流域7月和8月径流量呈增大趋势,5月份径流量呈减少趋势,7、8月径流量的突变点与夏季降水突变时间基本吻合,由降水变化导致径流增加的贡献率达57%以上;(4)湘江流域多数站点年平均水位和年最高水位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对比湘江流域年径流量,年平均水位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淤积所致.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塔里木河中游段径流量变化做了变异系数和趋势分析,探讨了塔里木河中游径流损耗的特点和原因.分析了径流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了1961--2005年塔里木河中游径流量、耗水量变化趋势、中游耗水量和中游径流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降水趋势分布受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及植被分布的影响显著,研究时应充分重视这种影响,本文利用陇南嘉陵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对区域内年平均降雨量进行趋势面分析,建立流域年降水量空间结构的趋势面方程,利用matlab绘制曲面图并运用ArcGIS趋势面分析模块对降水量空间结构的趋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相关工作研究者提供快速、直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江未来水质污染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5~2004年长江流域水质报告给出的主要统计数据,对长江未来10年水质污染的发展趋势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假如不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预测结果令人触目惊心:长江水文年全流一类水质、三类水质的百分比呈明显下降趋势;四类水质、五类水质和劣类水质的百分比呈严重上升趋势.10年后,长江全流劣类水质的百分比上升到可怕的程度.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长江将彻底癌变.  相似文献   

20.
对亳清河流域的供水水源及供水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流域的用水结构及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最后对亳清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