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焙烧炭砖孔结构和导热系数与硅粒度变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分别含3种不同粒度硅粉(中位径分别为2.3、45.0、115.6μm)焙烧炭砖试样中的孔结构和导热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含硅粉的炭砖试样经焙烧后内部均生成β-SiC、Si2N2O和石英等相,粒度过粗,试样内有单质硅残留;随着硅粉粒度的减小,生成碳化硅晶须的长径比变小.对所选用的3种粒度硅粉,随着硅粉粒度的减小,焙烧后炭砖试样的孔径分布范围逐渐变窄,小于1 μm气孔孔容积变大,而平均孔径变小.受炭砖试样组成和孔结构影响,硅粉粒度变小,导热系数下降.细小气孔容积与导热系数呈反比关系,即细小气孔增多,导热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固化湖泊淤泥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真空挤压塑性成型技术制备并经烧结得到小样砖.对原材料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发现,少量固化剂的加入并未明显改变淤泥的塑性指数、氧化物组成、矿物组成等,但对成型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测试并比较了湖泊淤泥、固化湖泊淤泥实验室小样砖坯体的干燥线性收缩、烧结后小样砖的体积密度、吸水率、强度、导热系数、抗冻性等.研究发现,当固化淤泥掺量为90%,煤渣掺量为10%时,可制备出坯体干燥线性收缩为5.42%,成品吸水率为18.2%,强度为15.8 MPa的小样砖,其综合性能较未经固化处理的湖泊淤泥烧结小样砖略差.采用SEM和MIP等测试手段对其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化淤泥烧结小样砖与相同煤渣掺量的湖泊淤泥烧结小样砖相比,其微观结构更为疏松,未被玻璃相包裹的颗粒及未被填充的孔隙更多,孔隙率较大是导致其强度较低、吸水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其导热系数略低.2种烧结小样砖均具有好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3.
耐火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 059-91的基础上,设计并做出了测量耐火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仪器.阐述了此仪器的实验装置、测量原理及其测试方法、实验结果等.通过测量已知导热系数的碳化硅砖的导热系数,得其误差小于8%;通过对同一试样的两个小试样进行平行测量,得其相对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煅煤骨料负载催化剂硝酸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电煅煤骨料表面成功催化生长出碳纳米管(CNTs)。以预处理过的电煅煤骨料为原料制备炭砖试样,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隧道显微镜、压汞仪和激光导热仪分析了预处理电煅煤骨料的引入对炭砖在埋碳气氛下经1000℃和1400℃烧后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预处理的电煅煤骨料引入到炭砖中,由于促进了试样中β-SiC、AlN及β-Sialon相的大量生成,炭砖试样的耐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得到提高,其微孔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点热源非稳态传热模型测各向同性固体材料热物性参数的新方法.引入镜像热源理论修正绝热边界对测点温升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值解法结合计算机编程计算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并研制了热物性测试系统.利用真空泵获得试样容器内的低真空环境,由激光发生器发射激光束加热试样一角,温度传感器测量试样上表面温度,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监测温度变化情况.对硼硅玻璃(Pyrex7740)、大理石、硅藻土耐火砖、硅砖和锆质砖进行热物性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前4种导热系数相对较低的试样的测试值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最大不超过2.76%,测试精度较高.导热系数相对较大的锆质砖的测试值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达到了6.38%,测试精度较低.测试系统不确定度分析也表明,被测试样导热系数越大,测试值与真值间的可信度越低,本装置更适用于导热系数小于3.0 W/(m·K)的固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建筑陶瓷、石墨砖和Si3N4-SiC砖为主要试样,研究取样数量、取样位置及其方向对激光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材料,随着取样数量的增加,导热系数的测定结果趋于其真值,结合目前设备的技术条件,认为取2~3个样品进行测试即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果;而对于非均质材料,取样位置和方向都对其导热系数的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非均质材料的结构或组成随着取样位置和方向的不同而造成的,非均质材料的取样数量至少为5个.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项中国专利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新型高效保温隔热砖及其来源广泛的原料配方。该发明可以利用自然界中的多种废弃物生产一种导热系数低、吸水性低、耐腐蚀且成本低廉的屋面保温隔热砖。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硅微粉对炭素捣打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冶金焦粉为主要原料,改性中温沥青粉为结合剂,添加二氧化硅微粉混合成型,于220℃下干燥、1 550℃下埋炭烧成炭素捣打料.测定烧成样的耐压强度、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采用XRD和SEM分析试样物相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添加了二氧化硅微粉的试样经1 550℃热处理,可原位反应生成碳化硅晶须,二氧化硅微粉初期添加量越大,所生成的碳化硅晶须越多,试样的体积密度、耐压强度和导热系数越高;当二氧化硅微粉添加量为8.5%时,试样的碳化硅晶须生成量减少,导热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保温隔热砖及其原料配方。目前,有一种矿渣珍珠岩轻质保温砌块,这种砖主要利用珍珠岩矿渣、煤渣、水泥和水制作而成,既没有利用可以利用的废弃物,隔热保温效果也不理想,且生产成本较高。而利用废弃物生  相似文献   

10.
以珍珠岩为原料,NaOH为活化剂,经低温处理制备出一种轻质高强的发泡材料。通过单因素方法探究碱的浓度、焙烧温度、升温速率以及保温时间对发泡材料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物相分析和显微结构表征。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12mol/L、3℃/min的升温速率,在450℃焙烧3h时,制备发泡材料性能较优;表观密度为0.476g/cm~3,导热系数为0.062W/(m·K),抗压强度为6.321MPa.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可燃保温材料在火灾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介绍了我国市场上保温材料的种类、性能、使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国家法律法规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的要求及执行情况,并对建筑外保温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脱硫建筑石膏代替天然建筑石膏生产石膏空心砌块,并对其砌筑墙体的保温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生产的脱硫建筑石膏空心砌块断裂荷载达到4.50 kN,其墙体的实测传热系数为1.06 W/(m2·K),保温性能明显优于烧结多孔砖和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暖休假人着装试验结果的分析,定量评价了服装的隔热性能,探讨了环境因素对服装隔热值的影响,指出应用暖休假人测试服装隔热值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案是获得真实准确试验结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浅析保温隔热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要求(如导热系数、密度、膨胀系数等)、作用原理以及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潜油电泵性能检测试验装置的保温效果是试验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根据各种保温材料的特性进行了复合保温结构的优选,并利用共轭梯度法对复合保温结构各层保温厚度进行了反演。优化设计结果保证了在总保温厚度不变的情况下,保温结构达到了最佳的保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地面循环管道的复合保温结构以及空气夹层的井筒保温,保证了系统中的试验循环水从室温加热到180℃仅需约10h。  相似文献   

16.
传统高铝制火道墙砖引起的高能耗,导致目前我国铝电解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文章以提高产能、制品质量、炉子使用寿命和降低能耗为目的,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HY-MAC快速导热火道墙砖.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这种新型墙砖在导热系数、耐压强度、抗弯曲和抗腐蚀能力等方面,比传统高铝质火道墙砖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应用此新型火道墙砖,可以减少维护成本及劳动强度,用低温、低能耗可达到高制品质量.为下游铝电解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交叉热线”实验中测温热电偶尺寸对材料热导率测量精度的影响做出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一个实用的热线温升修正关系式。用它对硅藻土砖、轻质粘土砖和建筑红砖这类不透明固体的热导率进行了测试,结果与平面热源法及文献中的数据相符合,此外,在300~1300K温度范围内,对K9冕玻璃试样的热导率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高性能隔热材料理想的微观结构,并对本研究制备的隔热材料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合理的微观结构是材料获得优良性能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