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陆域与水库之间生态过渡的缓冲带,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也是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地区之一。保护三峡水库,使三峡工程有效运转,是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消落带为研究对象,依据消落带功能及生态环境特点,论述了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消落带固土护岸的重要性,总结了固土护岸的植被技术及其与小型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消落带分区固土护岸模式,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为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经验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植被护坡的根和土力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护坡最基本的功能是植物根系对岩土体的加固能力,借助植物根系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增大边坡的稳定性.但由于植物根系在岩土介质中受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其加固能力的计算十分困难,在工程问题中,植被护坡的设计计算仍停留在经验阶段.虽已有人开始分析植物根系与土体间相互作用,但均未就植物根系对边坡表层岩土体的力学加固机制和加固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本文着重从植被护坡作用机制和对岩土体的加固效果分析入手,探讨了植被护坡对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从而为植物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块碎石层作为一种高渗透率的多孔介质,经常应用于寒区道路的护坡工程中,用于保护其下部多年冻土,提高道路的稳定性.本文为提高和优化寒区道路工程中块碎石护坡的降温能力,基于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理论,根据野外块碎石护坡的实际几何尺寸及热边界条件等因素,采用稳态模型对厚度为1.0m,底顶温差为10℃,不同倾斜角度、不同长厚比等几何条件的块碎石层中对流模式及降温效果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计算条件下,无论在何种倾斜角度及长厚比条件下,由于块碎石层内部空气自然对流的存在均可提高其等效导热系数,使其具有热半导体特性,但内部的对流模式会随着倾斜角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对流环数随着其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少,当对流环由多个转变为单个时,对应的Nu数最小,降温效果最差,此时对应的倾斜角度为块碎石层最差降温倾斜角度.并且,该最差降温倾斜角度随着其长厚比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大致趋近于32°,与野外一般块碎石护坡的倾斜角度33.7°十分接近.因此,当野外块碎石护坡路基高度较大,即块碎石护坡长厚比过大时,应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块碎石护坡的降温能力,本文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和讨论,以期为寒区块碎石护坡路基的设计与维护提供一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国道213线若尔盖高寒湿地花湖段道路周围的植被进行了调查,沿道路按照一定的景观格局,在道路两边设置垂直于道路的样线,沿样线在距离道路10m、50m和200m的地方设置样地.共布置样线19条,样地57个,测量样方130个.道路段地处亚高山草甸地带,主要植被类型是矮型嵩草和杂类草草甸.道路周围的植物群落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8个群丛,其中85%的群落类型为长叶火绒草——长毛风毛菊——鹅绒委陵菜——小嵩草群落(Assoc.Lenotopodium-Saussurea-Potentilla-Kobresia),7%为鹅绒委陵菜——平车前——二裂委陵菜群落(Assoc.Potentilla anserinc-Plantago——Potentilla bifurca).施工区植物种类共计约110种,隶属于29科73属,未发现濒危物种存在.区系组成上,以北温带分布物种为主,占总数的55%,其次为世界分布物种,占25.7%,菊科、禾本科和毛茛科植物种类最多,占物种总数的36.8%.整个路段植物物种丰富度值为27.8±8.2,其中以牧民夏棚定居点附近的物种丰富度最低,其它地段较高;湿地物种丰富度中等;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出现在红星乡牧场.整个道路段附近植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为1.95±0.48,分布式样与丰富度类似.在红星乡冬牧场和花湖地段靠近道路的样地多样性指数最高,在湿地保护站以南道路段,多样性指数也基本上以道路边最高.物种丰富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显示出道路对植被的匀质化作用.土地使用(冬牧场和夏牧场)类型差异对植被类型和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由于道路存在的时间较长以及放牧的存在使道路效应的表现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波浪对浅海近岸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建华  韩光 《中国科学(E辑)》2003,33(11):1045-1056
通过对浅海缓坡近岸区大面积波浪场的演化、破碎, 近岸流的生成和波浪对潮流场结构影响的研究, 提出了波浪应作为这类海岸附近污染物输移扩散的重要动力因素. 数值实验证明, 在波浪以一定角度斜向入射时, 近岸排放的污染物在波浪破碎区内将沿岸输移, 排污口在波浪破碎区内这种趋势非常明显. 因而在改善近岸环境的研究和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的设计中, 波浪是不能忽略的动力因素, 应加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外域用差分求解高阶Boussinesq方程、内域用有限元求解Laplace方程的三维非线性波浪对船作用的时域计算耦合模型.研究了该类三维耦合模型的匹配条件,耦合求解过程和内域、外域公共区域长度的确定,探讨了内域有限元网格的剖分方法.把该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内域用Euler方程的耦合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耦合模型具有满意的精度,适用于模拟较大区域内波浪对三维船等固定物体的作用,为今后近海岸大区域非线性波浪对三维非规则物体作用的时域计算和三维分区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有无植物条件下明渠水流紊动特性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可变坡水槽中,模拟了带枝杈植物对明渠水流的干扰作用,借助超声多普勒流速仪(ADV)测量了不同水深下垂线不同测点的瞬时流速,计算了各测点的三维时均流速、脉动强度及雷诺应力等紊动参数,通过与无植物干扰的明渠均匀流紊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植物对水流紊动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植物明渠水流中,时均流速呈三区分布特征;脉动强度及雷诺应力均在植物顶部附近出现最大值;脉动强度明显增大,在3个方向上趋于接近;可以用植物顶部以上的雷诺应力分布推求摩阻流速。  相似文献   

8.
今后10年内,北美和欧洲国家可能会开始大量种植一种名为象草的植物,作为燃料发电,并有望替代煤炭和石油。象草因大象爱吃而得名,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较快,植株可高达4米以上,可燃性强。试验表明,这种植物能在大部分耕地上生长,不需施加肥料,也不受病虫害困扰,收获后的干草能利用现有技术轻易制成燃料用于电厂发电。据统计,种植1公顷的象草,将它加工后所产生的能量可替代36桶石油,收入高达2160美元,农民种草将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9.
世界植物园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世界植物园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加深认识、进行保护和扩大利用植物的历史。随着植物园数量的增长,植物园可分为综合性、园林和观赏园艺、经济植物及种质保存等类型。当前植物瞻的任务主要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资源利用、展示教育与咨询和科学研究。由于植物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但规范化、管理更加现代化与科学化、植物园更加开放与联合,展望植物园今后的发展,可能将在植物园学和科学植物园、专类园建设及群落建园、植物园信息管理系统、虚拟植物园与科普、植物园网络化、推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不断加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波浪作用下泥沙的起动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面分析了泥沙颗粒的受力情况. 通过对颗粒间的黏结力、薄膜水固体性质导致的附加静水压力和波浪惯性力的考虑,导出了适用于粗、细颗粒泥沙起动的统一公式. 该公式也反映了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随容重的变化. 经国内外大量试验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的验证,说明该公式全面概括了各种粒径天然沙和轻质沙在波浪作用下的起动规律,为研究和解决河口海岸泥沙问题提供了一个基础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