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赶黄草为原料,选择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了赶黄草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出的总黄酮利用聚酰胺树脂进行纯化,筛选出纯化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回流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 h.超声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50 min.聚酰胺树脂的纯化最优条件为:选择60~80目聚酰胺树脂、溶液pH值为4、装柱比例1:15、拌样比例1:3、洗脱溶剂pH值为8、乙醇体积分数为70%,并且乙醇用量需大于3倍量保留体积.通过实验对比和筛选赶黄草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和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赶黄草黄酮未来的提取纯化类实验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尿畅舒胶囊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分别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葛根素为评价指标,优选粉葛的醇提工艺条件;以干膏率、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黄芪等药材水提工艺条件.结果:粉葛采用加6倍量50%乙醇提取,提取3次,每次提取40分钟;黄芪等药材采用加8倍量水煎煮,煎煮3次,每次煎煮0.5小时.结论:本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在探索赶黄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基础上,进行赶黄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采用第一次加入药材量12倍量的水煎煮2h,第二次加入药材量8倍量的水煎煮1 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加乙醇至醇含量为80%,静置1 d后回收乙醇,活性炭作为助滤剂,蔗糖为调味剂,灌封于20 m L易折塑料瓶中,水浴式热压灭菌(125℃/0.125 MPa,20 min)后制得赶黄草口服液。对其性状、相对密度、p H进行检查,采用薄层色谱(TCL)对该制剂中没食子酸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指标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得回归方程为:y=51.976x-0.0157(R2=0.9992),在0.0124-0.062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制备的赶黄草口服液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有关规定,没食子酸含量为2.94 mg/m L,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42%。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通过其质量标准研究,为建立赶黄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赶黄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基础上,进行赶黄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采用第一次加入药材量12倍量的水煎煮2h,第二次加入药材量8倍量的水煎煮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加乙醇至醇含量为80%,静置1d后回收乙醇,活性炭作为助滤剂,蔗糖为调味剂,灌封于20mL易折塑料瓶中,水浴式热压灭菌(125℃/0.125MPa,20min)后制得赶黄草口服液。对其性状、相对密度、pH值进行检查,采用薄层色谱(TCL)对该制剂中没食子酸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指标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得回归方程为:y=51.976x-0.015 7(R2=0.999 2),在0.012 4~0.062 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制备的赶黄草口服液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有关规定,没食子酸含量为2.94mg·mL~(-1),平均回收率为98.0%,RSD值为1.42%。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通过其质量标准研究,为建立赶黄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水浴、超声波和煎煮提取,经蒽酮比色法进行含量的确定,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水浴法:提取温度70℃,时间1 h,料液比1∶15,采用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贝母多糖提取含量为0.65 mg/g;超声波法:提取温度80℃,时间15 min,料液比1∶15,采用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贝母多糖提取含量为0.99 mg/g;煎煮法:提取温度90℃,时间3 h,料液比1∶20,采用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贝母多糖含量为0.38mg/g。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更好的芒果不同部位槲皮素的提取工艺,本文优化了槲皮素提取方法、提取部位,并设置四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用TLC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为槲皮素提取的最佳方法,芒果叶为最佳槲皮素提取部位。正交试验表明槲皮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百分含量为70%,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60min以及温度为48℃。通过TLC法鉴定后,样品与槲皮素标样的Rf值基本一致,在V(正丁醇):V(醋酸):V(水)=4:1:5,系统中Rf值均为0.85左右,在V(氯仿):V(甲醇)=9:2中,Rf值均为0.70左右,从而可初步确定样品为槲皮素。  相似文献   

7.
肥肉草黄酮的提取及微乳液薄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对肥肉草的叶进行了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选实验,黄酮的最高得率为4.294%,同时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40,乙醇浓度70%,提取两次,每次3h,提取温度70℃;经微乳薄层色谱分离鉴定,肥肉草含总黄酮9种,其中有槲皮素及芦丁.其它黄酮成分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8.
以芍药总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草芍药中芍药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草芍药以14倍水煎煮2 h,煎煮2次,浸泡时间为6 h.  相似文献   

9.
中药甘草水溶性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甘草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脱蛋白的优选方案.正交试验表明,水煎煮法提取水溶性甘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温度控制在90℃,提取时间为3h;超声法提取水溶性甘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超声功率为100W,提取时间15min.脱蛋白的最优方法为:三氯乙酸-Sevag法.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超声法提取水溶性甘草多糖的量是水煎煮法的2.77倍,说明超声法是从甘草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中药临床经验方宫康舒胶囊的最佳提取精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L9(34)以大黄素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宫康舒胶囊制备过程中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h.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n较大时要确定n次交代群An的所有子群或对An阶数的每一个正因数,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阶数的子群是较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构造出了A5的5个12阶子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子集都是A5的12阶子群,最后对A5的部分阶的子群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