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科技》2009,(2):32-32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省粮食丰产工程四年增产400多万吨,增效60多亿元。水稻、小麦两大主体粮食作物主产区23个县建立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合计实施面积5013.53万亩。“三区”平均亩产525.35公斤,创造了小麦亩产648.6公斤、中稻亩产845.3公斤、双季稻亩产1306.7公斤的百亩连片全省稻麦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14,(23):61-61
2014年“粮食科技丰声科技工程”安徽省项目区高产攻关田水稻长势良好,单产创历史新高。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水稻百亩连片攻关田采用旱育稀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植株健壮、秆青籽黄、亩有效穗数适宜、穗型超大、结实正常、无病虫害危害。经专家实测,百亩连片攻关田平均亩产为932.4公斤,其中最高产田亩产产量高达962.6公斤,这一产量不仅刷新了安徽省百亩连片水稻单产纪录,而且创造了超级杂交稻在低海拔地区高产新纪录。专家指出,2014年的水稻高产纪录是在水稻生产生长期间遭遇低温目照少等不利因素情况下实现的,表明安徽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高产技术日臻完善,在助推水稻持续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有望下月实现。8月21日,一批国内著名水稻专家齐聚邵阳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嘴村一块102亩的试验田,专家田间现场测产,结果显示,该百亩稻田  相似文献   

4.
望江县是省十一五期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沿江江南地区双季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县,在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和农业部门及相关乡镇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早稻喜获丰收,实现了项目方案的高产攻关目标。初步成效一是增产显著。7月13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望江县双季早稻进行现场考察测产,考察组一行9人和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冒着酷暑,分别在鸦滩镇实施的百亩高产攻关田和万亩核心示范区选择代表性田块进行了田间测产和实收。该区主体品种为株两优819,主要种植方式为旱育秧移栽。现正处于黄熟收获期,田间生长整齐,秆青籽黄,基本无病虫草危害,长势明显优于示范区周边的双季早稻生产田块。经过实收和取样测产,高产攻关田和核心示范区亩产均超过600公斤。其中,对高产攻关田甘犬桃户进行实收,烘干扬净至标准水分(13.5%),亩产达611.5公斤;对核心示范区的代表性田块进行取样测产,理论亩产721.7公斤,按“八五”折,实产613.4公斤,创望江县早稻高产历史,比今年早稻平均亩产高180公斤以上。二是早稻优质率明显提高。据统计,今年早稻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30%以上,其中中、优质品种所占比例达到83.5%,比去年增长1...  相似文献   

5.
安庆市是水稻生产大市,2005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590.19万亩,总产量227.86万吨。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省首位。水稻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我市的水稻栽培水平并不高,一季中稻亩产仅410.0kg。邻近的江苏省2004年平均亩产为650.0kg左右。两相L较,差距明显,农民种植水稻比较效益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民以食为天,为解决吃饭问题,科学家们不知在培育粮食优良品种上花费了多少心血。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半个世纪奋斗,2011年9月中国杂交水稻在湖南隆回县超级稻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记录。官方曾这样评价袁隆平: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袁隆平是一介农夫,他也是一位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已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7.
宜宾市翠屏区渗育紫泥田水稻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翠屏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2.5万亩,其中渗育紫泥田4.1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8.5%,亩产508公斤,年产值1902万元。由于长期以来不平衡施肥,肥料利用率比较低,现有化肥资源综合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虽然历年来化肥施用量增加,但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毛天仲 《遵义科技》2003,31(2):51-54,59
通过5.9亩草莓水稻较大面积轮作试验,结果:草莓平均亩产量840.2公斤,亩产值3528.6元,亩纯收入2670元;水稻平均亩产量653.8公斤,亩产值823.79元.轮作后年亩总产值4352.39元,投入产出比约1:4,是成功的“双千田”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水稻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杂交中籼稻是安徽水稻的重头戏 安徽是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220万公顷左右的水稻种植面积中,籼稻占80%以上,其中又以杂交中籼为主.尽管安徽杂交水稻面积较大,但水稻平均单产却相对较低,据报道,安徽粮食作物及小麦、甘薯、玉米、大豆的单产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唯有水稻低于全国平均亩产18.8千克.近年来徘徊在400千克左右,低于邻近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尤其2003年中稻抽穗灌浆期间遭受盛夏异常高温热害,全省杂交中籼稻平均亩产仅387千克,比全国的平均亩产468.16千克低17.34%.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全省21.33万公顷两系杂交中籼平均亩产却高达495千克,略低于全国两系稻507.75千克的水平.由此认为安徽水稻单产的提高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其中杂交中籼稻是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十多年本场试种水稻的实践,探讨了高纬高寒无霜期短的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方法;叙述了他们在旱育基础上,进行钵育摆栽取得亩产527公斤,最高亩产达到620公斤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十多年本场试验种水稻的实践,探讨了高纬高寒无霜期短的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方法;叙述了他们在旱育基础上,进行钵育摆栽取得亩产527公斤,最高亩产达到620公斤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十多年本场试种水稻的实践,探讨了高纬高寒无霜期短的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方法;叙述了他们在旱育基础上,进行钵育摆栽取得亩产527公斤,最高亩产达到620公斤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之一,全国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4%以上。我省种植面积约8万多亩,主要分布于河西、陇南地区。水稻在我省的最高产量达1400多斤。平均亩产比小麦高。单从水稻的产量来看,在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积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早日实现我省粮食上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  相似文献   

14.
《合肥科技》2007,(11):14-15
尽管淮河流域遭受50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由于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粮食总产今年仍保持在历史高位,水稻单产则连创历史新高。继9月中旬袁隆平院士选育的超级稻“两优293”,以亩产841.6公斤刷新该省水稻单产纪录之后,近日凤台县、天长市农民种植的“新两优6号”和“扬两优6号”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分别达到843.7公斤、845.3公斤,再次改写了安徽水稻单产纪录。  相似文献   

15.
数字     
《华东科技》2008,(11):6-8
1111公斤由我国自主培育的超级杂交糯稻品种日前在云南宾川创下亩产1111.02公斤的新纪录。这是我国采用核辐射诱变培育糯稻品种的先进技术取得的又一成果。如果我国现有糯稻种植面积50%采用此项技术育成的新  相似文献   

16.
<正>地膜夏马铃薯"双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通过地膜夏马铃薯、玉米(鲜食玉米)、白菜(白萝卜、红萝卜、饲料油菜)等作物间的套种、复种立体种植方法,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至三熟",实现产量产值双过万的生产目的。一、亩产指标亩总产10000公斤(马铃薯亩产3000公斤、玉米亩产500公斤、大白菜亩产6500公斤),亩产值10000元(马铃薯5500元、玉米8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经省交叉验收小组实地测产验收,榆阳区2015年度百亩玉米高产创建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1152.46公斤。2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区的情况分别为,牛家梁镇项目区平均亩产972.5公斤,巴拉素镇项目区平均亩产966.8公斤,超过预期目标,示范带动效果明显。2007年以来,榆阳区在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百亩、千亩玉米高产创建均创全国玉米高产纪录,2009年起被农业部确定为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区)之一。2015年,榆阳区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分别以牛家梁镇赵  相似文献   

18.
深秋时节,景宁畲族自治县岳溪镇的38.03亩杂交水稻再生利用示范田喜获丰收.这些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是从头季稻茎节上长出来的,“一次插秧,两次收获”的愿望实现了.示范田早季平均亩产553.5千克.再生季平均亩产238.2千克,两季亩产791.7千克,比单季稻亩增312.8千克,增产65.32%.其中郑昌鸿种植的1.34亩“油菜—稻—再生稻”攻关田,油菜亩产110.89千克,早季亩产646.7千克,再生季亩产320.7千克,两季平均亩产达967.4千克.据农业部门统计:1992—1993两年龙泉、景宁等五县市共推广杂交水稻再生利用5067亩,早季平均亩产506.12千克,再生季平均亩产174.4千克,两季亩产680.5千克,比原单季稻增产34.46%,为发展山区“一优两高”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瓜水稻轮作,有利于对黄瓜病残体及土壤中存活的病菌彻底清除,可减轻第二年种植黄瓜的病害发生,避免了不能在同一地块连作的弊病。近几年来,经笔者在指导农户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不断总结,该栽培模式日臻完善,推广面积也逐年扩大。通过在我县城郊水东村多年来的大面积示范充分证明,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情况下,种早春黄瓜平均亩产都存5000公斤以上,每公斤按0.8元计算,  相似文献   

20.
油菜除用菜籽榨油外,还有菜饼、油脚、茎秆、荚壳等副产物。一般每100公斤菜籽,除榨油40公斤外,还有菜饼60公斤,茎秆和荚壳300公斤。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每年种植面积约5亿亩,按平均亩产菜籽75公斤计算,年产菜籽375亿公斤,可得菜饼225亿公斤,茎秆和荚壳1125亿公斤。这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现将其综合利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