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用溶液共混法获得Fe3O4纳米颗粒与氧化石墨烯(GO)混合溶液, 再通过阶梯热还原过程(从室温逐渐升至160 ℃)制备Fe3O4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膜, 并用X射线衍射仪、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不同Fe3O4质量分数的Fe3O4/rGO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 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复合膜的电磁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 当Fe3O4质量分数为40%时, 复合膜的吸波效能为17.30 dB, 频率为10.72 GHz, 厚度为2 mm, 低于-10 dB[KG*8]的有效吸收带宽为3.28 GHz.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法制备MgxZn1-xFe2O4(x=0、0.3、0.5和0.7)铁氧体.借助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网络分析仪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 150℃下煅烧并保温2h可以制备出纯相的Mg-Zn铁氧体.随着Mg含量的增加,颗粒粒径由800 nm减小到150 nm左右.Mg含量的增加对MgxZn1-xFe2O4电损耗性能改变不大,但是磁损耗特性却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o掺杂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一步水热法分别制备RGO/Fe3O4和Co掺杂的RGO/Fe3O4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Co掺杂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表面元素价态的影响;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两种复合材料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模拟计算了Co掺杂对RGO/Fe3O4复合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部分Co参与了水热反应生成了CoCO3、Co3O4和Co2O3,还有部分Co以单质形式存在,其通过正负电荷吸引机制,影响Fe3+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的配位,使得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的Fe3O4纳米颗粒部分迁移至RGO片层间;Co掺杂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导电能力和磁损耗能力,使复合材料的吸波能力显著增强.反射率模拟结果表明:掺杂后与掺杂前相比,当匹配厚度d=2.00mm时,最大反射损耗提高3.44dB,有效吸收频带拓宽2.88GHz;当匹配厚度d=2.50 mm时,最大反射损耗提高8.45 dB,有效吸收频带拓宽2.73GHz.Co掺杂对RGO/Fe3O4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并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锅法制备SiO_2/PANI/Fe_3O_4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物质的量浓度对甲苯磺酸掺杂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微观结构表征以及电磁参数、吸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对甲苯磺酸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时SiO_2/PANI/Fe_3O_4三元复合材料达到最优阻抗匹配条件,复合材料在厚度为5.0 mm、频率为5.62 GHz处反射损耗(RL)为-21.4 dB,有效频宽为2.2 GHz.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20~40nm的Fe3O4颗粒。在Fe3O4悬浮液中分别利用柠檬酸钠单独作为还原剂、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和抗坏血酸共同作为还原剂还原HAuCl4,生成10~90nm的Au纳米颗粒,形成Au/Fe3O4复合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Au/Fe3O4进行表征,研究还原剂种类对Au/Fe3O4粒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钠为还原剂时,生成Au纳米颗粒的反应主要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进行,Au纳米颗粒的负载量随柠檬酸钠用量增加而减少,粒径在28.08~77.71nm之间;THPC和抗坏血酸共同作为还原剂时,先在Fe3O4 纳米颗粒表面生成THPC-Au,加入抗坏血酸后生成Au纳米颗粒,粒径在71.44~153.2nm之间。 相似文献
6.
纳米Fe含量对Fe/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有效防止家用电器的杂散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设计并制备了纳米Fe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该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纳米Fe粉的粒径分布和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微波吸收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纳米Fe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功效,吸波规律与Fe粉添加量有关系,随Fe粉含量增加,吸波效率增大,但到达一个峰值时又回落,中间有一最佳值。需进一步研究其它吸波介质和复合介质的电磁匹配参数。 相似文献
7.
以三氯化铁和醋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_3O_4粉体,对比实心Fe_3O_4粉体在吸波性能上具备的优势。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Fe_3O_4粉体的物相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Fe_3O_4粉体的尺寸及形貌;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同轴样品的电磁参数来计算泡状Fe_3O_4粉体的微波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Fe_3O_4粉体为泡状结构,密度小于实心Fe_3O_4粉体,且介电常数实部明显升高。在0.5~18.0GHz频段,当厚度大于4mm时,其吸波性能相比实心Fe_3O_4粉体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纳米Fe3O4/PANI复合体系的微波电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原位化学反应生成法制备了纳米Fe3O4/PANI复合材料,研究了样品在2~18 GHz范围的微波电磁特性与吸收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组分对电导率、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颗粒尺寸约12.7 nm,Fe3O4在复合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35%左右时,电导率最大,密度相对较低,微波吸收率最高,吸收峰值为-21 dB,-10 dB频宽大于4 GHz,样品同时具有电损耗和磁损耗.可见,通过优化设计,纳米Fe3O4/PANI复合体系可以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FeAc2为反应物、NaH2PO4与Na2HPO4为缓冲溶液,调节其pH=7,分别加入5%与10%的石墨以及5%与10%的石墨烯,180℃条件下在高压反应釜中水热反应12h,再退火处理得到纳米Fe2O3/石墨和α—Fe2O3/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RD和S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分散效果较石墨要好。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酸/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聚丙烯酸(PAA)溶液与纳米Fe3O4粒子共混制得PAA/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动态超显微硬度仪(DUHMT)和磁性能测量系统(MPM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Fe3O4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10 nm且能较好分散;PAA可通过羧基中的氧原子与Fe3O4中的Fe原子以配位键方式相结合,进而形成一定的交联网络结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由于这种特殊相互作用的存在而提高;随着Fe3O4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痕深度降低,弹性和硬度增加;复合材料在300 K时表现出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1.
磁性纳米Fe3O4与Fe3O4/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TEM及XRD的测定结果表明制备了尖晶石型纳米Fe3O4,VSM结果显示样品具有超顺磁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Fe3O4/TiO2复合材料,XRD和UV-Vis结果表明制备出双层封闭结构的复合粒子的光吸收带发生了较大幅度的红移,并进入可见光区,同时吸收光强度也明显增大,这对开发日光型催化剂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以Fe-ZIF为模板合成了TiO2@Fe-ZIF/GO前驱体,并通过进一步热处理获得锂离子电池FeTiO3/rGO复合阳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eTiO3/rGO复合材料在20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634mA·h/g,在1 00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40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为536mA·h/g,并且表现出了优秀的倍率循环性能。这种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ZIF在石墨烯纳米片上的原位生长,使得石墨烯既起到导电框架的作用,又起到体积缓冲剂的作用,克服了过渡金属钛酸盐导电性差、以及多次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晶型变化等缺点,提升了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环己烷为油相,油酸钾和正丁醇分别为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并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微乳液方法成功地制备了Fe3O4/PS磁性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Fe3O4/PS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产物的光学性能研究显示,和纯的PS相比,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峰红移了约100nm,而荧光强度大大降低,并产生一个新的发光峰.同时,复合材料也具有较好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具有“薄、轻、宽、强”性质的吸波材料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材料有着大比表面积、高电导、密度低和强介电损耗等优点,但也存在阻抗匹配性差、损耗机制单一等缺陷.对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等进行设计,能够有效改善阻抗失配的问题.此外,将石墨烯材料与其他损耗材料复合构造多元协同损耗的复合材料,能够实现对电磁波的高效、宽频吸收.简要讨论了电磁吸波机理,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基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得氧化石墨烯(GO),与FeSO4在120 ℃下回流还原,再通过浸渍Cu(NO3)2、煅烧得到α-Fe2O3/CuO/rGO非均相芬顿催化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α-Fe2O3/CuO/rGO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pH=5.8,双氧水的初始浓度为40 mmol/L,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条件下,降解90 min时,α-Fe2O3/CuO/rGO对0.1 g/L苯酚的去除率达到100%;在降解180 min时TOC的去除率约70%,说明α-Fe2O3/CuO/rGO对苯酚有较高的矿化效率,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芬顿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用溶胶-凝胶法(Sol-Gel)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SCFD)制备Fe2O3/Al2O3二元超细复合材料,并用XRD,TEM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可制得红色、分散性好、粒径小于1μm的Fe2O3/Al2O3二元超细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四氧化三铁/壳聚糖(Fe3O4/CS)纳米复合材料既具有磁响应功能,还具有与生物活性物质反应的特殊功能基团,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本文综述了Fe3O4/C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共沉淀法、表面吸附法、乳化交联法、原位沉析法,并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简单介绍了Fe3O4/CS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水处理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醇-水共热法制备Fe3O4磁流体--一种制备Fe3O4磁流体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酵—水共热法制备了稳定的Fe304磁流体并研究了其工艺条件。应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古埃磁天平对Fe3O4磁性颗粒的粒径、形貌、磁性等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实验条件对制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Fe2O3纳米立方体为模板剂,通过盐酸多巴胺原位聚合及煅烧处理制备了氮掺杂碳包裹Fe3O4(Fe3O4@NC)核壳结构立方体,进一步通过控制盐酸蚀刻Fe3O4的时间,得到新颖的蛋黄-蛋壳结构Fe3O4@NC纳米吸波材料.通过对其形貌、组成、磁性能及电磁特性的表征,讨论了结构对产物吸波性能的影响及该复合体系的吸波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