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相对论对称性在原子核的壳层结构及其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探讨超形变核态的相对论对称性,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超形变核态的结合能、单粒子能级,提取单粒子能级的自旋和赝自旋能量劈裂,分析这些能量劈裂与原子核形变及自旋和赝自旋双重态量子数间的关系,进而研究超形变核态的自旋和赝自旋对称性及其随形变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超形变核态的自旋和赝自旋对称性与双重态量子数和形变都相关.  相似文献   

3.
用推转双心壳模型研究了^147Gd巨超形变态的性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47Gd除存在超形变态还存在一个稳定的巨超形变态,其长短轴之比约为3:1,而且核形状为哑铃型。在巨超形变态的形成过程中,中子壳效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0区超形变核态的形变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Davydov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推广到超形变核态,给出了一个新的超形变带的转动谱公式;并应用该公式,确定了190区偶A核超形变带的带首自旋;将轴对称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与正常形变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比正常形变核态大得多,而γ形变虽然普遍较小,但对能谱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在相对论平均场框架下系统讨论了114号元素的各个偶偶同位素核的形变,结合能,及相应的可能形变,并与有限尺度液滴模型(FRDM)进行了比较.从而发现298114核的最可能形变不是球形,而是超长椭球形变.  相似文献   

7.
^86Zr及稀土区三轴超形变带自旋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ecker等人的角动量与转动频率的二参量公式和吴崇试,曾谨言的二参量转动谱公式,分别对^86Zr的SD1,SD2,SD4,^163,165,167Lu以及^171Ta,^173Re的三轴超形变带作最小二乘法拟合,并对以上各三轴超形变带的自旋值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利用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模型研究了165Luπ[6601/2]带两种模型计算的γ跃迁能量都能较好地符合实验值,然而,能量的signature颤动指数、三轴因子、两类动力学电四极矩之比却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可以用来识别三轴超形变核态  相似文献   

9.
利用推转玻尔-莫特逊哈密顿量对A-190区超形变核的研究表明,由拟合超形变带能谱得到与核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的参数,质量参量B1和硬度参量C0有明显的奇偶性。  相似文献   

10.
依据多Λ超核在高能重离子碰撞或天体物理中实现的可能性,以Ca为例,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研究了系统的基态性质,包括每重子结合能、重子均方根半径和超核物质半径以及单粒子能谱等。研究表明,随着超子数目的增加,超核的每重子结合能和超子均方根半径变化趋势平缓,在5100ΛCa等一些超核内超子2s1/2和1d5/2能级排列有明显的反转,丰质子区和总核子数不变的多Λ钙超核滴线所对应的最大超子数分别为6和22。  相似文献   

11.
依据多Λ超核在高能重离子碰撞或天体物理中实现的可能性,以Ca为例,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研究了系统的基态性质,包括每重子结合能、重子均方根半径和超核物质半径以及单粒子能谱等。研究表明,随着超子数目的增加,超核的每重子结合能和超子均方根半径变化趋势平缓,在1500ΛCa等一些超核内超子2s1/2和1d5/2能级排列有明显的反转,丰质子区和总核子数不变的多Λ钙超核滴线所对应的最大超子数分别为6和22。  相似文献   

12.
用Bohr-MottelsonI(I+1)展开四参数转动谱公式系统分析了A-190,150区的超形变转动带,结果表明,四参数和ABCD公式能够相当好地描述上述两个区的超形变带,若干核第二类转动惯量J^(2)的理论计算值能较好地符合实验提取值;A-190区超形变带的四参数数值关系并不支持Harris公式及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但相对而言,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与实验提取修理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用推转双心壳模型研究了巨超形变核的形状,及在WKB近似下处于高自旋巨超形变态的核的自发裂变寿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除存在超形变态外,还存在一个稳定的巨超形变态,核形状为哑铃型,其长短轴之比约为3:1,预言了A-150区可能存在大巨超形变核,如^14462Sm,其长短轴之比约为4:1,而且这些大巨超形变核可能会构成大巨超形变同位素链,如^140,142,144,62Sm。在^144 62Sm巨超形变  相似文献   

14.
f:X→Y同胚映射.AX,A是强形变收缩核,则f(A)Y,是Y的强形变收缩核.我们证明∪n=i-1[0,ai]I?2是I2的强形变收缩核.  相似文献   

15.
超重新核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超重核素合成是当前核物理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回顾和介绍了合成超重核素的实验进展、超重核素的理论研究和当前的一些理论研究近况,主要包括各种相对论平均场模型和宏观-微观模型的计算结果,并分析和比较了各种理论模型在描述超重核性质方面的差异。对超重核素的性质做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预言了一些超重核素的性质,对比较容易合成的超重核素的实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ab拟合及其各种改进方案,系统地探讨了A-150区超形变带的自旋指定问题,研究表明适当扣除跃迁能量中的振荡起伏后,自旋值指定的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Bohr-MottelsonI(I+1 ) 展开的四参数转动谱公式 ,系统分析了A - 1 90区超形变带。利用所得的四参数A ,B ,C ,D对转动谱的两参数ab公式和三参数abc公式的收敛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四参数数值关系不支持ab公式和abc公式的理论预期值 ,但相对而言 ,更接近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SHF方法和连续介质模型理论计算结果对超重核~(298)114进行了α衰变寿命、半衰期、基态形状、裂变势垒和壳能级结构研究,并与超重核区其它核素作了比较分析,认为~(298)114最有可能成为超重核中惟一的球形双幻核。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处理推转壳模型哈密顿量的粒子数守恒(PNC)方法详细分析了A~190区典型的奇奇核194T1的六条超形变转动带转动惯量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特别对奇奇核双重堵塞效应对转动惯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根据PNC计算结果,分别指定了194T1的六条超形变带的阻态.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高N闯入壳(中子N=7,质子N=6)的贡献,而其它大壳对转动惯量的贡献基本上不随转动频率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