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矿山用地的特点,利用Dempster-Shafter证据理论用信任区间表示判决结果的特点,计算地类不确定性分布图,以CBV为最大划分像元归属类别原则对遥感图像上的矿山用地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用于矿山用地分类的精度高于最大似然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传统多传感器环境下的目标识别方法主要有两种:利用多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利用每个传感器信号的特征向量进行特征融合。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目标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 证据理论两次组合规则的融合方法。该方法在提出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运用D-S 证据理论对单传感器的多特征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根据传感器接收信号信噪比来确定传感器可信度,将该可信度作为D-S 证据理论组合规则中的证据权值,以此来完成目标识别。本文提出的方法综合考虑了传感器的多特征信息和传感器的可信度,克服了传统的D-S 证据理论对证据冲突处理能力有限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目标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神经网络D-S证据理论的汽轮机转子融合诊断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船用汽轮机转子作为汽轮机做功的主要部件,易发生故障.将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到其故障诊断领域,采用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方法,建立了汽轮机的融合诊断系统,对转子的几种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在数据级上将特征量进行分类处理,能够从多方面反映系统状态,为准确诊断故障奠定了基础,特征级上采用多神经网络的方法克服了网络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再经过决策级的融合计算,提高了诊断精度.通过诊断测试及对比试验证明该系统提高了汽轮机转子故障诊断的精度,并能满足诊断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改进加权D-S证据理论在目标意图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在预警机中准确对目标意图进行预测,以便我方及时合理的作出战术决策,采用D-S证据理论对目标意图进行预测.首先提取出影响目标意图预测的各个态势因素,然后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目标意图预测的数学模型,利用D-S合成法则将所有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并计算出各个可能命题的概率赋值并给出相应决策.仿真实例表明:融合后的不确定概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得到了合理的目标意图预测结论,文中的方法可扩展为多个目标编队的意图预测.  相似文献   

5.
6.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纹理图像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并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遥感图像纹理的分类.图像灰度均值特征和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的熵特征作为纹理图像的不同特征被提取,并构成该理论中的证据,利用一定的决策规则,选择融合证据作用下最大的假设.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特征融合分类识别图像纹理的新方法是切实有效的和可行的,分类结果要优于仅仅利用单个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能极大地提高图像纹理的识别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目标识别问题,基于D-S证据理论,提出了加权证据合成的时空域目标识别算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多传感器多周期的测量数据,并根据D-S合成规则要求参与合成的各证据具有相同权重的特点,充分考虑了提供证据的信源即各个传感器的可靠性。在合成中,引入证据权的概念,解决了不同权重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目标识别系统的性能。最后通过计算实例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即将D-S证据理论应用于说话人识别中。该方法通过抽取说话人特征,用D-S证据理论对语音特征矢量的各个分量进行数据融合,重新分配基本概率赋值,并依此得出证据可信度,从而达到识别说话人身份的目的。仿真实验证明使用D-S证据理论对说话人的识别比使用矢量量化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对有多个不同类传感器进行特征级融合基础上应用D-S证据理论进行自引导车的行为决策,解决了单一传感器信息冗余度小、可靠性差和单一融合方法进行行为决策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在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环境下,制定了采取概率上下限的决策规则,较好地将上一级融合的多个结果融合成对决策的一致描述.实验证明D-S证据理论完全可以满足自引导车实时跟踪和导航的决策需要.  相似文献   

10.
陈延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970-5973,5977
为了提高了遥感图像识别率,提出一种D-S证据理论加权的遥感图像组合分类模型。首先提取遥感图像的纹理和颜色特征,然后分别对纹理和颜色特征建立分类模型,并得到相应特征的分类率,最后把单一特征分类正确率输入到D-S证据理论对它们进行融合,得到它们的权值,根据权值得到遥感图像最终分类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不仅提高了遥感图像分类率,而且加快了遥感图像分类的速度,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含噪SAR图像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SAR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非下采样Contourle变换,结合Ratio算法良好的抗噪和恒虚警性能,构建基本置信指派函数。最后对实测的SAR图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抑制斑点效果,并能完整和准确地检测直线边缘,对弱边缘检测也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2.
现有岩体质量分级方法评价结果存在非一致性的问题.为此,在组合评价思想的基础上,选取多种岩体质量分级方法作为基础分级方法,建立了岩体质量分级组合评价计算模型.并考虑到D-S证据理论是一种较严谨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其具有较强的信息融合能力,并且能够反映不同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将其引入建立一种新的组合评价方法合成规则.然后,针对D-S合成规则需要解决确定基础分级方法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这一问题,引入欧氏距离建立基础分级方法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的确定方法,从而最终建立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体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最后,工程实例分析表明,3种基础分级方法存在冲突性,但是D-S证据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薄壁金属制罐焊缝的缺陷类型,提出两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缺陷检测方法,一种是累积灰度值波形分析法,另一种是帧差法。累积灰度值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统计学原理,对焊缝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来判断焊缝是否存在缺陷;帧差法主要是根据连续两帧之差来检测是否存在焊缝缺陷。最后,通过使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来减少误判和漏判。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结合使用,达到了90%以上的准确度。同时,由于算法计算量不高,对于检测的实时性要求也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4.
日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单平台工作模式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多平台协同背景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运用隶属度函数获得基本信任赋值,根据Dempster合成规则,首先对多平台侦收的同一参数数据进行多平台参数内融合,然后进行参数间融合获得合成信任度,最后依据工作模式判定规则识别雷达工作模式。通过仿真实验,多平台融合识别算法的识别率较单平台识别方法平均提高了27%,实验结果说明融合识别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5.
BP和D-S结合的多传感器协同目标识别推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多传感器协同目标识别的基本概率赋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容易导致决策可信度低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协同目标识别的推理机制。简述了BP神经网络理论和D-S证据理论,构建了目标识别推理框架,推理了算法可行性,进行了实例仿真,通过信息融合,不确定性的基本概率赋值下降到0.000 8,表明该推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桥梁结构的安全评估受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外部荷载等多源因素的影响,采用单一指标评价桥梁的安全性容易产生误判.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多因素桥梁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每种因素的变化区间,通过多工况数值计算提取典型的力学指标,利用信息熵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变权重及单指标的等级划分原则并转化为基本概率指派函数.采用Dempster组合规则确定融合后的安全等级,从而建立桥梁的安全评估先验数据库.将该方法应用于预应力连续梁桥的安全评估中,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客观、合理,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D-S证据理论,提出了利用声激励和超声探头检测金属与非金属粘接状态的融合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分析.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信息熵和确定性指数概念,利用证据的确定性指数对原始证据进行修正,并对不确定性概率指派重新分配.利用修正后的证据提出了新的融合方法,算例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处理证据高冲突的融合问题,得出合理的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故障诊断问题过程中,传统证据理论对含有冲突证据的处理结果与实际相悖。文中运用随机集的方法对传统的证据理论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证据本身的可信度权重和基于证据相似度的可信度权重的证据调整方法,并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发电机系统的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与传统证据理论相比改进后的方法更加精确地辨识出故障源,提高了诊断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