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头孢妥仑酯的重要中间体头孢妥仑钠在甲醇溶液中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监控头孢妥仑钠在甲醇溶液中不同条件下降解杂质含量的变化、合成及分离纯化获得杂质单体,并用HRMS、1H-NMR对所分离的杂质进行结构解析,为制备头孢妥仑酯选择合适的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7-AVCA)是合成头孢地尼和头孢克肟的重要中间体。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起始原料,经Wittig反应,酶解得到7-AVCA。实验结果表明:当n(NaI)∶n(NaBr)=1∶3时,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不影响产品收率;当V(CH2Cl2)∶V(CH3OH)=1∶4时,7-苯乙酰氨基-3-乙烯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苄酯(GVNE)的收率为93%,纯度为98.5%;在高效液相色谱的质量分数w(HPLC)0.2%时,产品的收率为85%(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记的产品),纯度为99.8%。该合成路线步骤简单、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3.
正本项目是2010年"重大新药创制"之"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专项的研究成果。项目的核心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和药物制剂领域,综合应用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分析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自主创新研发解决盐酸头孢替安原料药及制剂的关键生产技术难题,并对主要杂质进行研究、控制,制订了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及耐药选择性指数(SI),为临床治疗提供抗菌药物用药参考,以降低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利福平、头孢羟氨苄、头孢地尼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MPC及SI.结果:利福平对大肠杆菌的MPC,MSW及SI分别为32μg/mL、12~32μg/mL、2.67;头孢羟氨苄的MPC,MSW及SI分别为30μg/mL、17~30μg/mL、1.76;头孢地尼的MPC、MSW及SI分别为0.5μg/mL、0.28~0.5μg/mL、1.78;结论:头孢地尼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其余两种药物,且其在较低浓度水平即可抑制耐药菌株的产生、防止耐药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琥珀酸美托洛尔产品中的杂质进行定量控制,对美国和英国药典中涉及的13种有关物质进行了溯源分析,开发设计合成路线并完成了对其中4种有关物质的合成,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在美托洛尔的制备中,发现了1种从未被报道的、含量较高的杂质(命名为Dimer),并对该杂质进行了分离富集,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了其化学结构.根据该杂质的结构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成功地将琥珀酸美托洛尔中该杂质的含量控制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来源于粪产碱杆菌的青霉素G酰化酶催化合成头孢克洛,并对生物转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条件:pH 7.0、25℃、磷酸钠缓冲体系、加酶量3 U/mL和底物浓度60 mmol/L时,转化率达到85%,表明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力.研究了新型分离纯化方法,经过树脂分离的产物纯度超过95%,主要杂质含量小于0.5%,可以达到药典要求,为生物法合成头孢抗生素走向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对染料还原大红R合成工艺的改进,提出了一条以水为溶剂的新型合成工艺路线.并对醇胺的种类与质量、酸酐的杂质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且将新型合成工艺和传统的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盐酸萘甲唑啉现有合成工艺落后、质量控制标准低等问题,对盐酸萘甲唑啉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ICH Q11对化学药品研发与生产的相关规定为指导,设计一条从源头控制杂质产生的合成路线.以1-萘乙酸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过酰胺化、酰胺脱水、催化加成环合和成盐等4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各步骤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酰...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苯乙烯基质的凝胶色谱柱对硫酸头孢噻利中的缩合物杂质进行分析。色谱柱使用MKF-GPC-300柱(300 mm×7.8 mm,7μm),流动相V(甲醇)∶V(水)=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噻利与其缩合物杂质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分析时间不到15 min,且方法、实验条件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有效地实现硫酸头孢噻利与其缩合物杂质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
以香桂叶油为原料合成二氢黄樟油素为目的,在W-2型瑞尼镍的催化下加氢,并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温度、压力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桂叶油在无溶剂条件下。用32:1的W-2型瑞尼镍催化,在120℃、2MPa的氢气压力下反应2h,可合成二氢黄樟油素,不经过蒸馏提纯,质量分数为98.5%,产率为95.6%,无废水和废渣排放。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药物中蛋白类杂质是最普通、最复杂也是最具潜在危害性的杂质,去除生物药品中所有蛋白杂质也是不可能的.为增加产品安全性必须加强对生物制品中蛋白类杂质的质量控制.目前对生物技术药物蛋白类杂质检测及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免疫学分析、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二维电泳及质谱技术、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等.将生物药品中相关蛋白类杂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可增加用药安全性,又能增强药物生物学活性,是该类药品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格列吡嗪片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为色谱柱(4.6mm×15cm,5μm),以0.05mol 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76nm。对格列吡嗪及杂质Z分别进行了线性、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以及溶液稳定性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双嘧达莫注射液中的相关杂质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测定双嘧达莫注射液中相关杂质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嘧达莫注射液中相关杂质灵敏度高,分离度好,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双嘧迭莫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天麻素原料药中天麻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钠(8:92,磷酸调节pH至4.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1.0mL·min^-1.结果天麻素在2.5~40.0u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100.3%RSD为0.44%~0.82%,有关物质的限量为1.0%.结论本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天麻素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在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等杂质影响的前提下,准确测定了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井采出的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降低,而水解度明显提高;传统方法所测的油井采出液中的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6.
用RP-HPLC建立了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和控制方法.以Spherisorb C18柱和甲醇-0.1%冰醋酸(5050,1 mL/min),得到己酮可可碱及其有关物质基线分离,用UV检测器(波长264 nm)的最低检测量为4 ng,控制总杂质量不得过1.0%.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己酮可可碱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国内缺少阿奇霉素杂质对照品的现状,加强阿奇霉素的质量控制,通过化学合成或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的方法制备了红霉素A 6,9-亚胺醚,红霉素A 9,11-亚胺醚,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3’-N-去甲基阿奇霉素,3’-N-去甲基-3’-N-对-乙酰胺基苯磺酰基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B 6种杂质的纯品. 经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确认各化合物结构正确;并从生产工艺出发详细分析了各杂质的来源和可行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辅助固相合成的鲑降钙素有关物质质谱解析的方法.根据主成分的氨基酸序列计算其肽键裂解产生的理论离子并与质谱图中的离子进行匹配,对主成分的二级质谱子离子进行归属;根据高分辨一级质谱计算有关物质的精确分子量及其元素组成,进一步计算该杂质与主成分差异片段的元素组成;推测差异片段连接于主成分不同位置的理论杂质的结构,计算该结构的杂质在质谱裂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理论碎片离子的质荷比(m/z);将理论碎片离子与实测质谱子离子进行匹配,推测有关物质的氨基酸序列;将推测的杂质的子离子结构与主成分的对应子离子进行比较验证杂质的结构;借助ASP+HTML编程技术实现上述过程的自动化.研究结果共推断出7个鲑降钙素相关杂质的结构,包括1个降解杂质、1个乙酰化杂质、4个氨基酸重复连接杂质和1个同分异构体杂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