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2年,冯至出版了《十四行集》,包括27首十四行诗.《十四行集》的出版,标志着冯至新诗创作走向成熟.从早期的《昨日的歌》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集》,诗人的创作进入中年成熟期,把中国新诗从浪漫主义经过象征主义推进到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十四行集》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创作的成熟.从二十年代十四行体的输入和三十年代的进化,终于结出成熟的果实,“冯至的作品几乎全都是优美的中国式的十四行诗”.“他比中国其他任何诗人都更致力于架设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寻思、寻形、寻言,这就是冯至《十四行集》所作的追求,它孕育着诗人的成熟风格.  相似文献   

2.
十四行(音译为“商籁”)是欧洲格律最严谨的抒情诗体,20年代初被移植到我国,几十位诗人写出了一批出色的中国十四行。近20多年来写作十四行诗最多、取得引人注目成就的诗人是唐湜。他曾把自己操纵裕如的十四行说成是从欧罗巴采折来的芦笛。从60年代中期开始,唐湜写了千余首十四行,出版了专集《幻美之旅》、《遐思——诗与美》,以及十四行长诗《海陵王》。十四行诗创作使这位40年代登上诗坛的九叶诗人,实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十四行诗创作的活跃区在中国,这是中国诗人对世界文化建设的贡献。十四行体移植中国,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个案研究,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示,移植需要动力因素-为新诗创格的需要,决定了移植的指向性,促动性及最终结果;移值需要按近因素-中西文学的相似的相近性使移植保持优良传统,相异相距性使移值充实新质;移植需要扬弃因素-多种方式的改造写出了格律的十四行诗,变格的十四行诗和自由的十四行诗;移植需要欧化因素-移植中的异域性和本土化和对,立统一,决定了移植的汉语化和欧化;移植需要实践精神-潜心创作、科学探索和勇敢开拓,是移植成功的关键;要注意移植中的功能扩展-整体移植重要,要素移植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154首十四行诗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在《十四行诗集》中,莎士比亚通过歌颂人的高贵性、永恒性以及肯定现世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把冯志的《十四行诗》看作是存在主义文学,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认为《十四行集》虽有西方十四行诗的外壳和现代主义诗歌文本的诗名,却更有中国文化的精魂在内,那是一种融会了中西文化却又摆脱了狭隘“文化”制约的、自由的中国诗心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诗歌作为音韵与意义浑然天成的纯文学形式,其形式与意义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曹明伦在所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把握住了莎诗特有的神韵、音韵以及形韵,并巧妙地使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音义特征在译诗中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7.
邓叔群教授(1902—1970)是我国真菌学奠基人之一,一生中发表过三十五篇论文和研究报告(包括粘菌)以及两部专著。第一部是他在1939年出版的用英文写的《中国高等真菌》,此书包括23目,75科,387属,1391种,是我国有文字描述的最早的一本著作,当时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63年他对原书进行了增订出版了《中国的真  相似文献   

8.
对多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汉译本进行比较发现,同一首诗歌在翻译成汉语时有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各种译本之间的差异也很大,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第66首为例,从选词、格律、风格等多方面对不同汉译本进行研究,从诠释学的角度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分析,可见诗歌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的经历视域融合。正是由于不断的在前人的理解基础上和译者新视域进行融合,才使诗歌在翻译中产生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摩擦条件对摩擦材料表面第三体的连续性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选用两种轨道车辆用低合金制动盘材料与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为配对摩擦副,在不同速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摩擦试验,观察第三体的形成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摩擦条件下,第三体的显微硬度可达800~900HV,远高于基体材料的硬度;连续、致密的第三体,使材料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当摩擦转速和压力过低时,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当摩擦转速和压力过高时,黏着磨损将成为主导;在第三体的形成破坏过程中,摩擦速度、压力过低或过高均可能使第三体的破坏速度大于形成速度,使材料的磨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怀亚特是把十四行诗这种诗歌形式引入英国诗坛的第一人。他的十四行诗大多取材于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的精髓。他的著名诗歌《别了,爱》充分体现了皮特拉克十四行诗的写作风格,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写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时代背景对托马斯·怀亚特的这首诗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分析,以期寻找它所体现的英国诗歌的时代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当国人自己对中国的设计也底气不足时,听听埃里克的见解,他了解的原委比我们还多。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未来的生活会和时尚艺术扯上任何关系。虽然我曾经专心地学过几个月绘画,也试着一本正经地摆弄过一阵子忧郁的十四行诗,但我始终觉得,时尚艺术这个词是姑娘们的专  相似文献   

12.
朱廷波 《科技信息》2007,(28):129-133
英诗用文言体翻译在中国有一百四十三年历史,有一些名家名译,用了以读者为中心的中国味很浓的艺术翻译手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接受理论,"三美"学说为其理论基础。评论家不宜动辄横加指责,应认真深入地研究,给以呵护。文言体译英诗考虑了读者的英语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周盛 《科技信息》2007,2(13):103-1445
萨士比亚的人文主义以他的十四行诗为代表。十四行诗不仅阐述了人文主义,而且还歌颂了人类友谊,它是文艺复兴精神的真实反映,再没有像十四行诗这样高度赞扬人类友谊的文学作品了。本文从文学功用的角度讨论了萨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的实用功效和目的,让读者感受到了这首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冯至诗歌艺术个性最突出的特征,在表现内容上是以对生命的独特沉思入诗。冯至诗歌的沉思是主动积极地对有限生命的反思,是寻求意义、指向意义的活动。冯至非常关注个体存在,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宗教被他用来探讨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使得冯至的十四行诗成为沉思的诗的典范,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不容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冯至诗歌艺术个性最突出的特征,在表现内容上是对生命的独特沉思。冯至诗歌的沉思是主动积极地对有限生命的反思,是寻求意义、指向意义的活动。冯至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发展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并给予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一个新的阐释。这使得冯至的十四行诗成为沉思的诗的典范,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不容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词坛上贡献至伟的一位重要人物,然而,就其创作实践产生的流弊来看,他又算得上词体终结的初始者。他的以诗为词,最终导致了词体特点的丧失;他的不协音律,导致了词与音乐关系的疏远,并最终使词丧失了和音乐结合的条件;还有他追求雅化的倾向,又造成了后人变本加厉地去求博求雅,以至于词体让人难以看慢。让词成为少数文人雅士把玩的工艺品,并使最终走向枯萎、衰亡。  相似文献   

17.
翁朝霞 《科技信息》2007,(4):141-142
关于歌词的起源问题,词坛上众说纷纭,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离不开词与音乐的联系问题。有人以唐代音乐的出奇繁荣为例,说明隋唐时形成的词体乃是歌词的最早起源。我以为这种看法并不科学。音乐发展是词体产生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本文主要谈了歌词与唐宋词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从意象图式理论出发,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不同译本,尝试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英诗汉译的本质,并着重探讨用词曲体翻译英诗的优势及劣势。研究表明,词曲体相比于其他翻译文体更能准确传达和移植英诗的本质,但由于其适用文本以及对译者自身文学素养的高要求,词曲体很难广泛使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的文艺思想是中国现代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从追溯瞿秋白文艺思想的来源,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贡献、由于时代和他本人思想的局限所造成的他的文艺思想的某些偏颇等方面,论述了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在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时期十四行诗经由意大利传人英国后,经过大师们的创造性运用,风行于当时的英国,成为一种主要的诗歌抒情手段,而且在传统英诗中占有重要一席。其在英语诗歌的分量由此可见。为此用例证法,分析了十四行诗在英国产生的变体及其特点和有代表性的诗人,希望能为英语诗歌学习者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