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秀茂 《开封大学学报》1997,11(1):69-70,85
(一)李退溪的生平和著作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1392-1910年)朱子学的主要代表.字是法.号退溪,朝鲜庆尚道和安县记澳(现庆尚北道安东郡冈山面温惠里)人。仙的父亲叫车份,中过进土,得七男一女,而退仅五小。退汉不满周岁丧父,自幼在母亲的严厉家教下长大成人。李母对子女要求甚严,一再圳城.不光要务文艺,更应重修身。这对勇同迟溪的人格很有影响。他6岁起月诵《千字文),12岁拜叔父松齐公车偶为师,学(论语)等儒家典籍。刚岁废寝忘食既读调易).27岁在庆尚道乡试及第.33岁中乡学状元,就任承文院副正率,首开他…  相似文献   

2.
“朱子学与理学学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4日至6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国内朱子思想研究的一次规模较大、包容性较强的学术盛会,显示了当今国内外朱子学与理学学派研究的新进展。与会学磐主要就朱子哲学、朱子学与理学学派、朱子后学以及朱子学在当代的传播、发展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理学自朱熹到阳明的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以吴澄为代表的。吴澄既崇尚朱子学,又兼综陆学,具有心学因素。13世纪,心性论传入韩国,极大地影响了李朝性理学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4.
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有诸多学派,朱熹之前已有濂洛关闽之分,在朱熹之时,亦有江西之学、湖湘之学、浙东之学诸派.朱熹之后,历朝同样有诸多学派.朱子学派称"闽学",但朱子学不等于"闽学".朱熹称二陆之学为"江西之学",但陆象山之学不等于"江西之学",江西之学发脉于欧阳修、曾巩,经李觏、王安石,而成于周敦颐、张九成、陆象山."江西之学"以二陆心学理论特色得以"孤行于天下".江西是理学开源、心学萌生之地.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上饶.朱子学不入于江西,但江西是他讲学论辩任官施教的地方,朱子学与象山学同样在江西广泛传播,历宋元明而不衰.所以,江西是宋元明时代理学发展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16日,也就是本期杂志发行之日,正好是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正日的生日。朝鲜把这一天定为"光明星节"。早从1月底开始,朝鲜就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纪念筹备活动。如果金正日还在世,为他庆祝生日的筹备活动差不多也是从这一时间开始。在金正日去世的整整两个月间,朝鲜给外界的印象是颇为稳定。一切都笼罩在悲痛的气氛之中,而一切又平静地按照既有程序和路径朝前走。金正恩活跃地指导着朝鲜政治、  相似文献   

6.
徽州汪绂一生以阐发、捍卫朱子学为志业,是清代朱子学的干城,也是徽州学术由新安理学转向皖派考据学时期的关键人物。但学界不论是在其著作的整理,还是在其学术思想的研究方面,都还有很多不足。全面系统地开展汪绂学术研究很有必要,这需要从系统整理汪绂著作、重新编纂汪绂年谱、深入研究汪绂思想、重新确立汪绂在徽州学术史上的地位等几个方面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08,(17):67-67
在1884年的甲申政变后,朝鲜的亲日派“开化党”全军覆没,日本自认当时还没有力量与中国一较雌雄,因此当俄国势力进人朝鲜之后,日本便主动与中国妥协,鼓动中国加强对朝鲜的控制,让中国在前面抵御俄国的扩张,而自己却积极地在朝鲜扩张其经济利益。有人认为这一时期(1884—1894)是日本对朝鲜的“消极退婴时期”。此是只见其表,不见其实。这一阶段是其走向近代帝国的成长期,是猛兽捕捉其猎物前,隐其爪牙,匍匐待机的时期!在此期间,日本军部开始细密地制定大陆计划,节约一切冗费,以中国为假想敌,  相似文献   

8.
刘明钟 《开封大学学报》1997,11(1):53-54,68
一、序说朝鲜性理学可以分类为主理论,主气说,理气浑沦论,理气折衷论,道一元论,唯气说,理尊气卑说,唯理说和心即理说等九个论说,朝鲜性理学派如此多样.是其特色也。二、朝鲜性理学派1.生理论主理论者则是朝鲜切的郑道传、权近、赵光祖和中期的李彦迪、李汉等也。郑道传(天法,?-1392)云:"于⑤原理.在天地先,气由我(理)生,心亦余焉"("三门集"心气及自。理谕心气)此调儒家主理和道家主气而佛家由心之别类。权近(阳村1352-1409)又云:"天鸟一大.一者.以理言则无对.以行言则无息。大者.以体言则无外.以代言则无穷…  相似文献   

9.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1,(1):78-79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去世,享年90岁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于2020年12月20日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0岁。《朝日新闻》称,傅高义在医院接受手术后,没有留下遗言便突然去世。傅高义生于1930年7月,是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汉学研究学者,也是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他精通中文和日文,撰有《邓小平时代》《日本新中产阶级》等著作。  相似文献   

10.
 我最开始在大连大学工学院读书,1952年院系调整,从大连大学转到了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给我上原子物理课的老师,是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朱光亚先生。朱光亚先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国。朱光亚先生讲课讲得非常好,他对上课非常用心,讲一节课,备课可能要备一周。他不是简单地讲一下原理,而是详细介绍原理背后的故事,比如黑体辐射,为什么当时的理论跟实验事实不符?当时有几种假设?物理大师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他像讲故事那样讲给我们听,所以我们都非常喜欢听他的课。加上他在朝鲜战场上立过功、得过军功章,在我们眼里他是英雄。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巡抚南赣期间,传习理学于于都(雩都),留了大量活动遗迹,尤其是在罗田岩的题刻,在《王阳明全集》和研究王阳明的文籍里从未提到,对进一步研究王阳明和他的理学,更有一定的参考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廖燕(1644—1705)一生为布衣。今韶关市区人。著有《二十七松堂集》传世,并传入日本印行。当今国内外部有学者在研究他的著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此《集》不乏思想性与艺术性圆满结合的佳作,奏出了时代精神和绚丽江山的真善美的旋律,揭露了封建主义社会的假恶丑的内涵,无怪乎受到了当世后代人的赞赏或诋毁。我想,喻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不无恰切的。廖燕生于清初顺、康年间。时值满族统治者率兵入主中原,打败了李自成等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形制的算盘最迟产生于宋代,元末明初之后,越来越多的数学著作中出现了珠算内容.在筹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算到了明代得以全面应用并普及,最终取代筹算,成为主要的计算方法.中国珠算还先后传入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并沿用至今.本文通过考察明代数学家及其关于珠算知识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明代数学著作中珠算知识的特点与传播.这有助于人们了解珠算文化及其特点,重新认识中国珠算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朝鲜的变革已经有了萌芽2011年12月21日金正日去世之后,朝鲜开始精心安排其建国65年历史上的第二次政权更迭。第一次是1994年金日成去世时,当时朝鲜的形势很暗淡,处在"苦难行军"的时期:工厂、农庄因缺乏投入和电力不足而倒闭,很多人死于营养不良,朝鲜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接班人金正日守孝三年,直到1997年才正式接管政权。但这一次,金正恩仅守孝100天后就成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领袖并牢牢把  相似文献   

15.
刘平(Liu Ping),男,汉族,河北泊头人,1962年生。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高分子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高分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1995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教、讲师;1995年被选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09,(1):7-7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一个黑人牧师出尽了风头,他就是奥巴马二十多年来的精神导师赖特(Jeremiah Wright),赖特坚持基督教义反对帝国主义,他的核心观点是与传唱多年的歌曲“天佑美国”唱反调,他说“上帝诅咒美国”。在布道中他历数罗马帝国、英国、俄国、日本、德意志帝国还有美国所犯下的罪行,他不但攻击美国的帝国主义行径,还谴责美国公众从不认为自己生活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那种天真无知。  相似文献   

17.
据传说佛教传入日本是公元522年(继体天皇16年)。中国南梁人司马达等人来到大和(今奈良县),在高市郡坂田原结草庵建寺,安置佛像进行礼拜。这是日本民间输入佛教的初始。但当时人们不知佛教为何物,把它看作奇异的外来神而未予理会。佛教正式传入日本是552年...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13,(8):15-15
据外国媒体报道,在新加坡国际钱币展销会上,美国投资家罗杰斯开始购买朝鲜金币,而且胃口很大:有多少买多少。现年70岁的罗杰斯在上世纪70年代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去年他就买下了展销会上出售的所有朝鲜金币。罗杰斯说,“硬币和邮票是我可以投资于朝鲜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文化中分辨出什么属于中国,什么属于朝鲜,对朝鲜和中国各自的文化内涵进行重新定义,这一过程一直还在延续,至今在朝鲜半岛也没有结束。在长达500多年的朝鲜王朝(1392~1910年)中,两班贵族精英总是根据中国这个大陆邻国来确定自己的地位。朝鲜向来自称“东国”或“海东”,甚至就简称为“东”(今韩国仍有“东国大学”)。正如东国这个名字所暗示的那样,  相似文献   

20.
(1)英国吉尔伯特于公元1600年发现,除琥珀外,其他许多物质摩擦以后均能吸引轻小物体。他在著作中首次使用“电”的名称。同年,奥托用硫黄球制成摩擦起电机。(2)英国格雷于1729年发现电荷可以传输,并且第一次用铜丝做导体。(3)法国杜法伊于1734年发现摩擦玻璃律和用同样材料去摩擦胶木棒产生的电不同;同电相斥,异电相吸。(4)德国克莱斯特和荷兰马森布罗于1745年分别发明莱顿瓶。同年,俄国利赫曼发明了静电计。(5)富兰克林受英国学考斯宾士电学实验表演的启发,于1746年开始研究电学。1751年他出版了《电学的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