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86-87
1、1990年,直销进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广州雅芳公司成立 1990年1月23日,雅芳投资2795万美元,与广州化妆品厂合资成立“广州雅芳有限公司”,以雅芳在中国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直销模式正式进入中国内地。随后安利、攻琳凯、完美、仙妮蕾德等直销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直销在中国开始大范围出现。  相似文献   

2.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既禁止了“团队计酬”的奖金制度,又将直销人员的奖金上限订为30%,让直销公司和直销人员在销售的奖励制度上没有太多的弹性运作空间,原来上下级直销商之间“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也随之消失;上级直销商辅导下级的经济动机不存在了,理论上“直销团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但是很多成功的直销团队,其成员之问已经有多年共吲奋斗的经历,团队成员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些直销团队是否会自然解散呢?它们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值此直销公司努力争取直销牌照的关键时刻,直销团队的未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本文试着从直销团队的功能和价值来探讨直销团队的存废问题。  相似文献   

3.
“直销”一词,在2003-2004年可谓风行于市。一本《直销趋势与特训》挟销量突破数十万册的骄人业绩,窜红至2003年《中国图书商情报》“非文字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九名,引起海内外直销业界的广泛重视,开创了“2003年直销图书热销现象”。籍此东风,专业直销理论和实践类杂志风潮也热腾腾地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第四季度起,中国股市持续走高,从2003年的熊市一举跃升牛市,引起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与参与。投资或者投机,各种心态皆有。无独有偶,2002年至2003年,直销面临立法的紧要关头,也是掀起了一波“直销回归潮”,市场上关于直销的谈论与纷争也持续不断。本文通过讨论直销与股票的共性与差异,来区别投资与投机的各种心态,树立良好的从业意识,无论直销还是股票,利伤皆存,都要平和视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谈到中国的直销行业,绝对不能错过天津的天狮集团;谈到中国的直销企业,更不能不谈到内资直销企业的翘楚——天狮集团。天狮的崛起,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人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应该居功至伟。然而,天狮似乎也不能避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1995年成立至今的11年间,一大批优秀的直销人受天狮吸引而加盟,继而在天狮中成长,最后却基于各种因素离开天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很多的传统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试水直销,然而直销行业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于是一些原直销团队的领导人摇身一变,就成了某直销企业的CE0、总裁等。一时间,像“开盘”、“操盘手”等成为了业界流行的名词;市场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却又传出直销经理人频频跳槽的消息。当直销人跳槽已经成为行业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作为公司管理层的直销经理人也频繁跳槽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7.
直销在中国市场跌跌撞撞,蹒跚而来。1998年那“一刀”,把康宝莱的直销模式扼杀在摇篮里,在中国仅为一家经营传统模式的企业,时至今日,中国加入WTO的“三年直销之地”早已到期,中国直销市场早已闹得风生水起,这块“处女地”变得触手可及,康宝莱顺势归来!  相似文献   

8.
《当代地方科技》2007,(1):52-55
2006年岁末,各行各业都在盘点,本刊于2006年12月针对国内直销状况策划了《2006中国直销风云榜》(第二届)对2006年中国大陆的直销进行了盘点,而美国著名直销杂志MLM insider近日也隆重推出了年终盘点,这里本刊特别转载“2005-2006年度直销商选择最佳直销公司”、“2005-2006年度编辑选择最佳直销公司”两个部分,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18-20
珍奥 2004年9月10日的直销立法厦门座谈会上,面对从未涉足过直销的大连珍奥代表,直销界人士惊呼“珍奥来了”!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直销法规的高门槛和严格限制下,内资直销企业的经营成本与法规风险也大幅增加,一些企业因为“吃不消”而放弃直销转型传统;也有一些企业很看重直销的经营模式,对直销行业始终不离不弃,坚守国内阵地;另外一些企业面对国内直销政策难以获得重大突破的情况,它们最终选择了出兵海外。  相似文献   

11.
衮动之灾     
《当代地方科技》2006,(8):50-53
自《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高悬于商务部网站上,在中国的各种粤销和传销公司都在思考如何应对,一直饱受非议的“滚动制”却乘机卷土重来,在最敏感时期的中国直销市场上兴风作浪。目前的滚动制以“卖二赠一”的模式现身炒作,乒圣与其它直销制度嫁接,演化出各种变种,但其带来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却是直销界所始料不及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要从信念中获取力量,让信念指给我们方向。”这是直销人原野最为推崇的格言。他能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直销门外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做到某直销公司的较高级别,也正是源于信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05年的“直销试点”开始,雅芳公司就成为了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这样的关注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雅芳是业界惟一一家采用单层次的企业;另外,在顺利获牌后,准直销企业们更是希望从雅芳的一举一动中,借鉴到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2006,(5):82-83
2005年-2006年,是中国政府对中国直销市场及国内外直销企业调整及规范的立法年: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中国直销市场势必将会出现许多“灰色企业”(没有能力拿到直销许可牌照、非法传销不敢做);那么,新的“新型分销”的出现就成为必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但黄师傅我却一向对此言嗤之以鼻。不信?你看我在这直销村开了10几年茶馆,来游说我做传销做直销的没有一个营也有一个连了,我却硬是一直“守身如玉”到现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06,是中国直销行业关键的一年,众多直销企业在国家政策的风云变幻中,实现着变革、转型并力图冲出重围。这一年里,不断地有传统名企踌躇满志地加入到直销阵营中来,誓言要在直销行业立稳脚跟,将直销这块饼做强做大;也有在直销领域搏杀数年的企业,因不堪重负陆续转投别途;而直销人鳄如安利、如新等老牌直销军团们,为了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痛下决心整顿经销商队伍、调整奖金制度,以配合中国政府对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17.
1990年,雅芳以“传销”(当时Direct Selling一词的中文译名)申请在广州注册,标志着直销正式进入大陆,广州处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理环境优越,吸引了众多直销公司前来投资。  相似文献   

18.
包装的真谛     
直销条例一出,各家直销企业不论实力如何,获牌的欲求怎样,都为如何包装自己绞尽脑汁。N公司2003年就正式营业了,但它从来不说做的是“直销”;A公司取消了零售利润,把原制度各级拨出的百分比变了变,就宣称自己是“单层次”。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公司,它在直销行业的经营历史仅次于百年雅芳;这是一家神秘的企业,来到中国不到1年半便取得了直销经营许可证;同样它更是一家来势汹汹的企业,号称“全美排名第一的天然营养补充品公司”。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1日,最具历史意义的中国直销双法——《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高悬于商务部网站上。其中,“8000万元的注册资本+2000万元保证金”的硬杠杆,宣告中国直销开始走入资本时代。 在中国境内运作的直销公司,从此被打上了“亿元户”的身价签,得以光明正大地走进中国直销围城。这也注定中国直销的围城之内,不是一个由穷变富的心灵修炼之处,而是一个“弱肉强食,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场。这里,不存在穷人(企业)财富缓慢积累,只存在富人(企业)财富升级倍增。中国直销,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和耐力。 中国直销市场,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直销市场,是个只容纳“亿元贵族”的俱乐部,从其正式浮出水面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与资本市场密不可分。为此,特撰写此《中国直销与资本市场》系列文章,以记录中国直销资本市场的光怪陆离和浮华悲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