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硫酸盐在混凝土桩中的扩散反应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和Danckwerts法,结合初始和边界条件,推导出扩散反应方程解析解.进一步考虑硫酸盐侵蚀过程中孔隙填充与膨胀裂缝对硫酸盐扩散系数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侵蚀劣化全过程有效扩散系数模型.基于硫酸盐扩散反应方程解析解和有效扩散系数模型,获得硫酸盐在混凝土桩中的浓度分布规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孔隙的填充对硫酸盐扩散的阻碍效果显著,而裂缝的发展促进了硫酸盐的扩散反应;水灰比越小,硫酸盐侵入深度越浅,浓度也越低.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 4种人工种植桉木改良硫酸盐 (深度脱木素 )法制浆的实验 .结果表明 ,改良硫酸盐法制浆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常规硫酸盐蒸煮法 ,改良硫酸盐法制浆可以生产出卡伯值非常低且强度很好的纸浆 .与常规硫酸盐蒸煮相比 ,改良硫酸盐蒸煮桉木浆的卡伯值低 5~ 6个单位 ,而纸浆粘度却高出 2 .8mPa·s.改良硫酸盐浆比常规硫酸盐浆的得率高 ,而且粗渣率低 .但是由于反应速度慢 ,改良硫酸盐制浆需要较高的H_因子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引种的南方湿地松和加勒比松进行了实验室改良硫酸盐法蒸煮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硫酸盐法制浆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常规蒸煮法,当卡伯值相同时,与常规硫酸盐浆相比,改良硫酸盐浆具有相近的细浆得率、较低的粗渣率和较高的粘度,在相同的抗张指数下有更高的撕裂强度。  相似文献   

4.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利用硫酸盐或其他厌氧化态硫化物作为电子受体来异化有机物质的厌氧菌。利用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盐的过程中同时可将重金属化学沉淀为难溶金属硫化物而去除。本文对硫酸盐还原法除去重金属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而说明该法对于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取代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是一类有效的有机杀菌剂.生产中采用硫脲半硫酸盐法和氰氨法合成,硫脲半硫酸盐法是以硫脲为原料,与硫酸二烷酯反应,反应中会产生大量带恶臭的硫醇,且收率较低。氰氯法,原料是氰氨化钙,精制十分困难,产率也不高.因此,我国目前生产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主要是以烷基异脲半硫酸盐为中间体进行合成.但该中间体目前主要靠进口,为此,我们研究了以尿素为原料,经烷基异脲半硫酸盐合成2-笨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的路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西北地区输变电工程对于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和导电性的特殊需求,以硅酸钠和膨润土作为囊芯、乙基纤维素作为囊壁,物理法合成微胶囊。外掺氧化后石墨烯充当导电介质,制备混凝土复合材料标准试件。随后对试样进行硫酸盐浸泡和干湿循环试验,分析了硫酸盐侵蚀后混凝土的表观特征、质量损失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抗硫酸盐性和自愈性,含有乙基纤维素包封的胶囊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抗硫酸盐性和自愈性。  相似文献   

7.
人工种植桉木深度脱木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4种人工种植桉木改良硫酸盐法制浆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硫酸盐法制浆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常规硫酸盐蒸者法,改良硫酸直帽浆可以生产出卡伯值非常低且强度很好的纸浆。与常规硫酸盐蒸煮相比,改良硫酸盐煮桉木浆的伯值低5-6个单位,而纸浆粘度却高出2.8mPa.s。  相似文献   

8.
<正>对柠檬桉木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蒸煮黑液进行了化学成分全分析,测定了两种黑液浓度与总固形物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黑液粘度与温度、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黑液固形物中碳、氢、氧、氮、硫、钠等元素含量和热值。从分析结果得到的数据看,柠檬桉木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蒸煮黑液可以采用传统的碱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们析金过程中采用的是老旧的氰化物提金生产技术,这个技术在生产中会产生我们所说的三废现象,导致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在此情况下,我们采用了新的析金技术,硫代硫酸盐法无毒浸金技术。本文在提出硫代硫酸盐法无毒浸金技术的背景下,对硫代硫酸盐法无毒浸金技术作了概述,并结合实验案例分析了析金措施,最后得出在25℃~85℃温度之间是最好的无毒析金黄金温度。  相似文献   

10.
弯曲荷载与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冻融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损伤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冻融损伤变量,采用超声波法进行混凝土冻融损伤的测试,选取弹簧加载系统对试件施加弯曲荷载,系统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在弯曲荷载、硫酸盐、氯盐复合因素作用下的冻融损伤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弯曲荷载不仅加剧混凝土冻融损伤,而且改变了混凝土的破坏形式,表现出突然的脆性破坏特征;3.5%氯盐溶液、5.0%硫酸盐溶液和3.5%氯盐 5.0%硫酸盐复合溶液均减缓混凝土冻融损伤.  相似文献   

11.
植物内生细菌及其生防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细菌定殖于健康植物体内,与寄主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和谐联合关系,对寄主植物具有防病、促生、固氮和生物修复等生物学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植物内生细菌进行基因改造,增强了内生细菌的生防潜能和综合防治效果。笔者从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分类鉴定方法、与寄主植物的互作等方面概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着重探讨了内生细菌的植物修复能力和内生细菌在农林业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细菌生理类群数量及酶活性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分布在O~15 cm表层土壤,其数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降低.随季节性水热状况的变化,表层0~15 cm和15~30 cm土层微生物和酶活性各月差异显著(P<0.05),具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各类群变化规律并不完全相同,细菌、真菌、氨化细菌、好氧固氮菌、硝化细菌、有机磷分解菌、好气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及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8月最高,而放线菌、无机磷分解菌、反硝化细菌与嫌气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则6月最高,各微生物及酶活性均4月最低.底层(30~47 cm)土壤各微生物和酶活性总体上季节动态不明显.各季节中,氨化细菌、好氧固氮菌、反硝化细菌、有机与无机磷分解菌是8种细菌生理类群中的优势菌群,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少,表明林线交错带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3.
解钾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钾长石粉为惟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茵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钾元素的细菌.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筛选,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和细茵细胞内的钾含量,以筛选出高效菌株.结果表明:dk8、dk7、dk14在解钾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良好,以dk8分解钾长石的能力最强,可作为制作微生物肥料备选用菌.  相似文献   

14.
用液体培养,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的光密度、细菌数量和氨氮,测定了不同浓度Hg2 对蚕豆和银合欢两种根瘤菌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根瘤菌对不同浓度的Hg2 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蚕豆根瘤菌可以耐受10ppm浓度的Hg2 ,而银合欢根瘤菌只能耐受4ppm以下的Hg2 ,但蚕豆根瘤菌的延滞期比银合欢根瘤菌相对要长.两种根瘤菌总的生长趋势是:Hg2 浓度越高,延滞期越长.蚕豆根瘤菌在10ppm以下的Hg2 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固氮活性,而银合欢根瘤菌在Hg2 浓度大于4ppm以后,固氮活性呈现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固氮菌和根瘤菌在城市污泥中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氮苗和根瘤菌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有效菌,研究成功地对固氮菌和根瘤菌进行了驯化,试验表明,固氮菌可以在城市污泥中生长;根据瘤菌在80%城市污泥中生长较好,在100%城市污泥中可以生长,但受到一定的抑制,驯化菌和原菌在土壤中的适应性无明显差异,驯化菌在各种污泥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应用常规分离鉴定技术,对西宁市某特种珍禽养殖场92日龄濒死和病死乌骨鸡进行禽霍乱病原分离,并与多杀性巴氏杆菌质控菌株进行生化特性比较。结果显示:分离株与质控菌株间有一定的生化差异,但符合禽型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物筛选,选取中介和敏感药物进行交替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反硝化细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反硝化细菌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反硝化细菌在水体除氮中的研究;阐述了反硝化细菌在养殖水体中的应用,以及作为微生态制剂的成分之一,反硝化细菌在配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对养殖水体实现氮素污染原位修复的研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武汉东湖异养菌(HB)及7种细菌生理类群(产淀粉酶细菌(AB)、产蛋白酶细菌(PB)、产脂肪酶细菌(LB)、有机磷细菌(OPB)、无机磷细菌(IPB)、硝化细菌(NB)及反硝化细菌(DNB))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HB、AB、LB、PB、DNB彼此呈正相关,而这几种类群与NB、IPB、OPB呈负相关。根据异养性细菌生理群与HB比值的百分率,LB可谓东湖春季优势生理群,AB为秋季优势生理群。  相似文献   

19.
从细菌生物膜与真菌、其他细菌、原生动物及噬菌体4个角度对其作用进行了综述。在细菌与真菌之间,生物膜不仅是细菌的拮抗手段,也可介导两者之间的共存。在应对异种细菌时,其作为一种物理防御手段与入侵者竞争。遭受原生动物捕食时,生物膜的致密程度上升以应对原生动物的冲击,或是减少生物膜形成,形成不易被掠食的微菌落。而在抵抗噬菌体侵染方面,生物膜的作用包括使菌体紧密排列,调节本身化学成分变化及群体感应功能,抑制噬菌体感染。  相似文献   

20.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与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采用微藻深度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质能源是一大热点。针对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以活性污泥为固定化细菌,采用小球藻和栅藻,分别比较了固定化藻菌、固定化微藻,以及悬浮态微藻在藻体生长、污水脱氮除磷和微藻产油方面的差异,拟实现对市政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同时实现微藻油脂的诱导富集。结果表明,固定化藻菌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固定化微藻和悬浮态微藻,且固定化藻菌中微藻油脂质量分数最高。当市政污水NH4+-N 和PO43--P 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25 和3 mg/L 时,固定化栅藻菌培养4 d 后能够完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而固定化藻菌中小球藻的油脂质量分数可达到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