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广西荔浦、平乐、来宾3个锰矿恢复区的土壤和农作物进行调查和重金属含量分析,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方法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锰矿恢复区土壤Cd含量远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3锰矿恢复区农作物中Cu、Zn、Pb、Cd和Cr的含量分别是0.02~9.56、0.24~36.73、0.08~23.47、0.03~2.04和0.05~9.20mg/kg;受Pb、Cd和Cr污染较重,污染率分别为93.5%、80.0%、64.5%(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受污染率高达100%,重度污染率达93.5%)。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表明,3个锰矿恢复区居民通过食用当地农作物摄入的Pb、Cd对其健康存在较高潜在风险。因此,在矿区废弃地上,若土壤不经过特别的修复,不宜直接种植可食用农作物。  相似文献   

2.
六安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15份土样中的Cu、Zn、Pb、Ni、Mn含量,调查了安徽省六安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土壤中Cu、Zn、Pb、Ni、Mn的含量分别在8.15-32.45 mg·kg-1、20.1-95.15 mg·kg-1、45.75-61.6 mg·kg-1、39.1-73.1 mg·kg-1、91.45-275.25 mg·kg-1之间.以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计算出各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结果表明:以土壤背景值为标准评价,各调查区普遍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综合因子评价已达中度污染,表现为复合污染,普遍受到Pb和Ni的污染,Pb的污染最严重;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为1.43,是Ni引起的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3.
对某钒冶炼厂周边土壤和植被进行现场采样,共采集到高等植物20科29种,土壤样品7个,采用ICP- MS和ICP-OES分析本土植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冶炼厂周边土壤普遍存在V、Cr和Cd污染现象,重金属V和Cr的污染问题突出.29种植物体内均检测到V、Cr、Cd和Pb,其中V含量相对较高.本土植物蜈蚣草体内重金属V含量最高,其地上部分V积累量为86.51 mg·kg-1,地下部分为814.25 mg·kg-1;野胡萝卜对Cd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含量分别为18.56 mg·kg-1和5.66 mg·kg-1.两种植物表现出对钒冶炼导致周边复合重金属污染极高的耐性,可作为钒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4.
广西荔浦锰矿区优势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复垦20余年的荔浦锰矿区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室内分析.该矿区共有高等植物22科36种.矿区土壤和13种优势植物内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表明,土壤可能已受Mn污染,局部区域受到Cd污染,但Cu,Pb量较低.矿区植物的Cu,Pb量正常,但部分植物的Cd,Mn量超出正常范围.板栗、商陆对Cd和Mn的生物累积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均大于1,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适用于锰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但作为此矿区主要经济作物的板栗,其果实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超过中国食品卫生标准,不宜食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长春市农安县陈家店村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以该区域土地为研究区域,运用“S”型采样法,采集12个样点,整理土样数据,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锌、铬、镍、铜、镉、铅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的pH值为6.43~7.70,主要呈中性;Zn、Cr、Ni、Cu、Pb和Cd的平均含量为:60.91 mg·kg-1、54.98 mg·kg-1、24.22 mg· kg-1、22.56 mg· kg-1、19.06 mg·kg-1和0.101 mg·kg-1.陈家店村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广西锰矿废弃地优势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了广西平乐、荔浦、八一3个锰矿区废弃地植物,对13种优势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白茅、马唐、飞蓬、苍耳、耳草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木荷、商陆是Mn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物种;地瓜榕是矿渣、尾矿坝等严重污染区良好的恢复植物。人工复垦种植的果树和经济作物,其食用部分ωPb、ωCr、ωCd均超标,故矿山恢复早期不宜直接种植果树和食用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7.
广西某喀斯特流域土壤重金属Cd分布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某喀斯特流域内土壤和岩石样品中的Cd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流域内土壤重金属Cd的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土壤中Cd含量变异较大,为0.10~33.00 mg·kg-1,插值图显示流域中游地区土壤中Cd含量较高;流域内岩石中重金属Cd含量范围为0.19~1.08 mg·kg-1,流域土壤中Cd元素具有较高的地球化学背景值。研究表明,流域内土壤重金属Cd的主要为自然地质源,其次是人类活动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六安市蔬菜地土壤及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六安市5个主要蔬菜产区土壤和蔬菜中的重金属(Cu、Zn、Pb、Ni、Cd)含量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Cu 15.86 mg.kg-1,Zn 43.61 mg.kg-1,Pb 56.37 mg.kg-1,Ni 54.17 mg.kg-1,Cd 0.355mg.kg-1。Ni和Cd分别超过国家环境二级标准的35.43%和18.33%,多数土壤已经受到了重金属Ni和Cd的轻度污染。蔬菜总体评价尚好,仅有部分出现超标现象,表现为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土壤和蔬菜中的Cd含量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宿州市朱仙庄煤矿区采集土壤和黄豆作物样品各15个,通过分析测定其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和Mn含量,分别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黄豆作物的食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煤矿区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Cd和Cu污染,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中等;黄豆作物中Zn含量最高,为48.220mg/kg,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对比,认为作物中存在一定程度的Pb超标现象。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食用黄豆作物摄取的重金属元素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很大,而Cu是构成其食用健康风险的最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花牛村苹果种植地区某一果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d、Cr的含量,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Pb平均含量为31.25mg·kg-1,Cd的平均含量为0.427mg·kg-1,Cr平均含量为24.75mg·kg-1.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可以安全地进行农业生产,土壤中的重金属不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